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西双版纳撒撇

2023-12-11美食

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稀奇古怪的美食经常颠覆大众对食物的认知,「撒撇」就是其中一道,存在于版纳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在云南傣族文化中,「撒撇」是一种神圣的食材,代表着家庭的团聚和幸福。撒撇在傣语中的发音为「siap」,寓意「家庭和睦、亲情浓厚」。傣族人民相信,撒撇是造福人民的「活泉」,可以带来好运和吉祥。

从美食文化角度来看,「撒撇」是傣味菜的典型代表,「撒」翻译成汉语是「拌生」,「撇」是指「苦肠」,因此「撒撇」也就是苦肠水拌生之意;还有理解是用酸水或苦水拌食或蘸食的所有冷食,都称之为「撒撇」,酸的叫撒、苦的叫撇,合称撒撇。总之,从广义上来说,撒撇是用特制配料凉拌肉食的代名词。2022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历史渊源及传说

撒撇,这道独特的美食,是古老食物的遗存,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其述如下:「容南土风,好食水牛肉,言其脆美。或炰或炙,尽此一牛。既饱,即以盐酪姜桂调齑而啜之。齑是牛肠胃中已化草,名曰‘圣齑’。」[1]其中,唐代岭南人食用的「圣齑」即是现今云南傣族的「撒撇」。当时的「撒撇」以牛肠里的苦汁、牛肉为主料,可见其食苦历史渊源之早。

无独有偶,宋代也有「撒撇」的相关记述。「牛羊肠脏略摆洗,羹以飨客,臭不可近。食之既大喜。」[2]见于朱辅的【溪蛮丛笑】。这时的「撒撇」除了牛肠苦汁、牛肉外,食用范围扩展到了羊肉和内脏。而这种食物所引发的食客反应颇具臭豆腐的意味,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另据传说,傣族居住的地方离太阳最近,灼人的热气伸手就可以触到。于是,傣家人用冲凉和洗冷水澡来解热。但此法只能起到暂缓一时体肤之热的作用。为寻求解暑良方,他们选出一位年轻力壮的小卜冒外出求赐。小卜冒带着乡亲们的重托,不顾酷暑,头顶火毒的烈日,走了九十九天,过了九十九座桥,翻了九十九座山,终于在一百天时,在一乡村郎中家得知,动物的苦胆具有清热解暑的功能,小卜冒谢过郎中,火速返乡将良方转告傣乡人。一时动物苦胆短缺,小卜冒又想到牛苦肠,他第一个尝食。苦肠虽苦,但吃进嘴里,却极生津解渴,清凉解暑,于是,牛苦肠能清热解暑便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久而久之,经傣家后裔的不断改进,便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风味的「牛撒撇」。

二、技艺流程

技艺流程为:洗牛肚,先将洗过的牛肚放在开水锅中煮三分钟后捞出,快速刮掉牛肚表层上的黑色杂物,然后清洗干净;将洗净的牛肚、牛肝、牛心、牛脾放在锅里,放入盐,用冷水煮,为保持肉质的鲜嫩,煮熟即捞出,等待冷却,切成细条状;用纱布过滤苦肠水,将过滤好的苦肠水和苦胆水一同放在锅里,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煮约10分钟;将新鲜的牛肉剁碎。

用煮过的牛肚、牛肝、牛心、牛脾的汤再煮牛肉,煮至7分熟,捞出待冷却;把洗净的作料切碎,再将舂好的大蒜、小米辣、花椒粉、盐和切好的牛肚、牛肝、牛心、牛脾、牛肉放在一起,倒入事先做好的苦肠汁,搅拌均匀就可以食用。

三、吃法特点

撒撇的种类不同,用料也会随之改变。以三大地区分支钟爱的「牛撒撇」为例。蘸水的主料无非是肉泥、各种新鲜香草、调料、韭菜。取精黄牛肉为主料,切碎捣为肉泥,生撒肉泥直接备用;熟撒则将肉泥放入锅中「焙干」。煮沸过滤的牛苦肠水,加入肉糜,调配多种辛辣调料、韭菜末,制成「灵魂」蘸水。配菜上因地区的差异,略微不同。

用牛肚、牛脾脏、生菜、紫苏叶等,然后加细如丝的米线搅拌食之是德宏傣族的吃法;临沧傣族的风味是蘸水中再加入肉汁,将用水煮过的牛肚、牛肉、牛肠、牛肝、牛脾等切成肉末,在蘸水里直接拌食,;与前两地对比起来,景谷傣族撒撇略显简单,吃的不是米线和蔬菜,而是将煮熟的牛肝、牛杂等切成片在牛苦肠汁里蘸一下享用,或者直接拌食。

四、价值意义

古时获取牛肉不易,那时的「撒撇」是傣家难得的美食,如果以这道菜招待客人,便是很高的礼遇。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撒撇」获取途径多样,云南傣族人民聚居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售卖「撒撇」的小店,但它仍是傣族人民与朋友相聚、待客的首选。一道美食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口腹之欲,在品尝其滋味时不妨细品「滋味」,也许深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撒撇」,早已衍生出一种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难以割舍的独特记忆。如果你来到云南,一定要尝一尝「撒撇」的美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