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70年代:最爱的「下酒菜」,你吃过几道?

2024-04-04美食

有人称赞酒为解忧良伴,一醉之下,千愁皆散;亦有人视酒为勇气之源,借助它能畅所欲言,释放内心的压抑。还有观点认为,酒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可以强化人际间的联系。然而,从古至今,酒桌上的伴侣——下酒菜,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老于的观点是,如果说酒是人们社交的桥梁,那么下酒菜便是人与酒之间的纽带。下酒菜的选择,与个人的口味偏好息息相关,那些与自己口味相投的菜肴,往往能让酒的味道更加顺口,易于品尝。我相信大家对此都有所共鸣。就如现在广受欢迎的小龙虾、麻辣口味的鸭货,或是各地的川菜馆和火锅店等,这些美食都与酒相得益彰,成为了下酒的好搭档。

尽管现在很少有人提及,老于今天却要为大家揭晓几十年前的经典下酒菜。这些菜肴在过去可是享有盛誉,是家庭招待尊贵客人的不二之选。事实上,如果你能认出其中的三种,那么你的年龄很可能已经超过了五十岁。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吧?那就请随我一同回顾,看看你是否也曾经品尝过这些传统美食。

【一、盐炒鸡蛋】

现在,鸡蛋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家每户每天都会享用。以我家为例,每天早晨,我们都会吃一枚水煮蛋,或者做些鸡蛋小饼来享用;有空闲时,我们还会煮些茶叶蛋,然后放在卤水中慢慢腌制,味道真是美极了!

然而,在过去,鸡蛋却是一种难得的珍品。那时候,鸡蛋主要是自家饲养的鸡产下的,除了少数用来出售换取金钱外,大部分都被精心保留下来,仅供家中的长辈和小孩享用。

再者,只有在家里来了客人时,我们才会用鸡蛋、小葱和几勺盐来炒制一道菜肴,作为佐酒的美味。这道菜,往往被视为荤菜与热菜的代表,其档次相较于咸鸡蛋还要高。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或是曾经品尝过这道美味佳肴。

【二、油梭子】

老于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是他年幼时的一个春节记忆。母亲吩咐父亲去割些五花肉回来,准备过年包饺子和炒菜用。然而,父亲却用相同的钱买了一盆满是猪肚皮肉的食材(不是猪板油,而是脂肪如网状分布的肉质,瘦肉寥寥无几)。因此,母亲狠狠地责备了父亲一顿。

最后,母亲经过精心熬制,将猪肚皮肉熬成了猪油,剩余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油梭子。每到春节,油梭子成为了包饺子的必备食材。当然,我们总会留下一些,等待有客人来访时,再次熬出猪油。新鲜的油梭子撒上少许食盐,便是一道诱人的佐酒佳肴,令人回味无穷。

【三、盐水蚕豆】

现在,人们常常提起油炸花生米,但在那个时期,花生米被视为重要的经济来源,舍不得用来自家榨油。相反,大多数家庭会选择在门口或自家的田地里种植蚕豆。一旦蚕豆成熟,他们会用盐水煮蚕豆,这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佐酒小菜,其地位类似于如今的小龙虾。

经过精心烹煮的蚕豆,口感绵密沙软,味道鲜美独特。每一颗蚕豆都饱满肥硕,轻轻咬一口,便能感受到其绵软的质地和浓郁的香气。搭配一口清爽的小酒,这种享受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即便是现在,老于依然会时常为自己煮上一份蚕豆,品味那份独特的美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四、辣炒猪肺】

实际上,品尝到油梭子并非易事,这完全取决于运气。只有当主人家中缺少油分时,他们才会考虑购买肥膘来炼制猪油。至于那些尊贵的客人,家庭会特意购买一整挂猪肺(在这里,「挂」指的是一头猪的左右两侧肺叶),经过仔细的清洗和煮熟后,再切成薄片进行香辣的炒制。

老于坚信,辣炒猪肺不仅是一道绝佳的下酒佳肴,其独特的口感也使其成为一道美味的下饭菜。尤其是猪肺的韧性十足,咀嚼时让人回味无穷。我个人特别喜欢其中的气管部分,口感酥脆,令人难以忘怀。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将猪肺彻底清洗干净。

【五、一酱蘸万菜】

老于是山东人,过去,在山东地区,家家户户待客时常常会有一道必备菜,那就是以面酱为主,搭配各种时令蔬菜的蘸酱菜。这不仅仅是因为那时候的蔬菜大多自家种植,供应充足;更是因为炒青菜在那个时代既费油又不太受欢迎,而蘸酱则能让蔬菜变得更加美味可口。因此,在夏季,人们通常会选择蘸黄瓜、辣椒等蔬菜,而到了冬季,则会转向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

【六、猪肉白菜炖粉条】

说实话,老于对这道菜的记忆尤为深刻。这道菜通常只会在过年期间出现在贵客的餐桌上,而在其他时候,即使再想吃,也难得一见。可以说,这道菜在过去可是绝对的主打菜,其制作方式也颇为讲究:猪肉常常被切成宽厚的片状,粉条则保持完整不断,而在炖制的过程中,往往会加入几大块肉、一大把粉条,以及大半棵白菜,使得这道菜的味道更加丰富和鲜美。

后来,老于向母亲提出了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何在过年待客时总会端上这道菜。母亲解释说,这道菜的制作方式非常讲究,几大块肉覆盖在海碗之上,看起来非常壮观,也显得非常体面。此外,粉条可以吸收汤汁,使人感到饱腹,而白菜则恰好吸收了肉汤,变得更加鲜美可口。因此,多做一些这样的菜,不仅可以招待客人,也能让全家人品尝到美味的汤菜,真是非常实用啊!

目前,这道菜的主要爱好者仍然集中在老一辈,如我的父母,以及一些与他们同龄的人。而在更年轻的群体中,对这道菜有喜好的人就相对稀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