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专家支招!这里有一份高温天气健康指南

2024-06-22健康

最近多地持续高温, 在户外出行时该如何预防中暑?已经出现中暑症状后该如何应急自救?有哪些好的消暑办法? 6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夏季防暑消暑建议。

夏季户外作业时要及时补充电解质,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在发布会上表示,夏季开展室外露天作业,还有一些室外活动,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对于可以调整作业时间的,应该适当调整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的时段进行作业,还有外出活动。

「对于外卖小哥这些难以调整作业时间的,在外出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穿戴一些防晒服、遮阳帽,避免阳光直射皮肤。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樊晶光说。

樊晶光建议,在户外作业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多喝一些淡盐水、含有电解质的清凉饮料,要少喝含糖或碳酸的饮料。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起居,平时要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一些含水分比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且要规律充足的睡眠,这样可以让身体得到放松,也有利于防范中暑等。

「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还有一些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最好不要从事高温室外的露天作业,避免引发意外。」

若出现皮肤灼热、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即刻就医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感觉自己中暑了,应该通过哪些表现辨别自己是否中暑?樊晶光表示,中暑一般有由轻到重的渐进过程。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者活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头晕、头痛、乏力、口渴,还有面色潮红,这时候就要引起注意了,有可能就是中暑先兆。

「如果出现了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我们俗称为抽筋,可能就是因为钠盐丢失引起的热痉挛。」樊晶光说,「热痉挛一般发生在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者运动量过大的时候,大量出汗且仅仅补充了水分的人群。」

樊晶光表示,如果出现了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心率明显加快,出现这些症状,可能就是因为体液和钠盐丢失过多而引起的热衰竭。热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很可能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里最严重的。据介绍,热射病的典型症状是急骤高热、皮肤干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引起多器官的功能障碍。

樊晶光建议,如果是在高温天气户外工作或者活动时出现了中暑的先兆症状,要尽快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并补充水分。如果自己已经没办法走动,要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如果出现了肌肉痉挛,除了上面所说的处置措施,还要适当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饮料,比如含有钠、钾、镁这些元素的饮料。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存在,而且加重,要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了皮肤灼热、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甚至昏迷这些症状的时候,要即刻就医,呼叫救护车。

夏季宜食用绿豆、西瓜养阴清暑,生姜、胡椒补阳气

随着夏季气温的不断攀升,如何平安地度过暑热天气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近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少量适度的冷饮和科学正确地规范运用空调,是快速消除暑热、防止消耗人体正气的重要措施。

刘院长指出,夏令时节人体出汗较多,这种出汗容易导致人体脏腑内在偏虚,特别是肺和脾的功能。此时,如果过度贪食冷饮,如冰水、冰块以及冰冻的水果、饮料等,极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异常,出现积滞、积食、腹痛、腹泻甚至发烧等症状。特别是儿童、孕妇、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更应避免过度食用冷饮,以防疾病发生或慢性病急性发作。

刘院长还提到,每年4月至10月期间,肠道相关疾病及传染病易发,这与夏季过度贪图冷饮有一定关系。同时,夏季运动后大汗淋漓时,毛孔张开,突然进入过冷的空调房间或直吹空调、风扇,会导致毛孔闭塞,阳气郁闭,出现头痛、乏力、腹泻等症状,这也是中暑的一种表现。

刘院长强调,空调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是缓解暑热的重要工具,但应科学规范地使用。他建议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并根据个人体感调整。同时,要保持室内通风,确保温度适宜。此外,对于中午12点至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儿童、孕妇、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以防中暑。

在饮食方面,刘院长建议除了食用绿豆、西瓜等养阴清暑的食物外,还应适当补补阳气,如使用生姜、胡椒、花椒等调味品,以及山楂、陈皮等食材,有助于调整脏腑功能,使人体阳气宣发无障碍,气机运行顺畅,从而降低暑热对人体的影响。

刘院长表示,【黄帝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理念提醒我们,在夏季应关注保护自己的阳气,夜卧早起,中午适当休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若症状持续加重,应立即就医。

南方+记者 段江含

【作者】 段江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