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小儿急慢惊风会是现代的哪些疾病?

2024-03-15健康

小儿急惊风与慢惊风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明显的病理特点和治疗差异。

急惊风主要病位在腑,多因风热之邪侵袭,特别是手厥阴心包络和足少阳胆经受累,加之小儿心胆气弱,易于受惊吓,如突见异物或听到巨响,导致气机不畅,气滞化痰。急惊风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呕吐乳食、眼球上翻、抽搐、筋肉跳动等。治疗上应以散风清热、安神平肝、清痰开窍为主,可选用薄荷、荆芥、杏仁、茯神、远志、钩藤、黄芩、连翘、丹皮、桑叶、橘红、半夏、南星、天虫(僵蚕)、石菖蒲、通草、灯心草、竹卷心(淡竹叶)、甘草、大苏梗等药物,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使用。同时,也可以借助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玉枢丹、琥珀抱龙丸等。此外,推拿按摩对于小儿急惊风的治疗也非常重要,虽然病情凶险,但如果处理得当,病情好转也较快。

至于慢惊风,起初可能只是轻微的寒热不适,或持续发热,或伴随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治疗得当,不一定都会进展为慢惊风。然而,有的医者不明辨患儿体质虚弱,脉象虚弱,盲目使用霸道猛烈的药物,如石膏、黄连、枳实、大黄等,可能会使原本体质较弱的小儿脾胃更加受损,最终导致病情恶化,出现角弓反张等严重症状。提醒家长,不是所有病症都需要猛烈的药物治疗,尤其对于体质较弱的小儿,过强的药物反而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直至木旺土衰,即肝气过旺而脾胃极度虚弱时,病情变得极为危重,难以挽回。

在治疗小儿慢惊风时,我首先会采用理表清热、消导的方法,连续服用3剂左右,随后转换为培补脾胃、平肝柔肝的治疗,如使用异功散加桑叶、丹皮,或者补中益气汤加麦冬、生地、白芍等,通常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借此机会呼吁天下所有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疾病时,一定要细心观察,谨慎选择治疗方法,切不可盲目追求强烈的药物效果。

中医所说的小儿急慢惊风,在现代西医中大致可以对应如下:

- 急惊风:主要与西医中的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中毒性脑病等疾病相关。西医诊断通常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头部影像学(如CT或MRI)、EEG(脑电图)等来鉴别。治疗上,西医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如降温、抗感染、解毒、抗惊厥治疗等。

- 慢惊风:可能与癫痫、脑发育不良、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西医诊断同样需要全面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以及脑电图、头颅影像学、基因检测等特殊检查。治疗上,西医主要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控制,针对不同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辅以康复训练和生活护理。

预防方面,西医强调预防原发疾病的发生,如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及时治疗发热性疾病以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对于有遗传倾向的疾病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筛查,以及儿童期定期体检,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对预防各类疾病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