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脚怎么成了「鹅掌」?其实是鹅足肌腱炎

2024-07-15健康

脚怎么成了「鹅掌」?

其实是鹅足肌腱炎

疾病知识科普

引言

七月的蓝天白云,正是户外徒步的好时节。想必不少人已经踏上了几次户外徒步之旅,欣赏过翠绿的草叶,走过阳光洒满的小径,感受清风拂面的惬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然而,户外徒步虽好,却也需适量。

有些人一看到假期,就迫不及待地安排了多个徒步行程,匆匆忙忙出门,疲惫不堪回家。第二天一早,发现双腿疼痛、肿胀、酸麻,简直不像自己的腿。尝试休养几天后,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加严重,甚至感到膝盖越来越痛。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通过问诊和查体,给出了初步诊断—— 鹅足肌腱炎 。听到这个诊断,许多人都吓了一跳,心想这脚好好的怎么就成了「鹅掌」了呢?

什么是鹅足肌腱?

许多人对「鹅足肌腱炎」这个名字充满了疑惑,这到底是哪里发炎了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在字面上——鹅足肌腱。

鹅足肌腱是由 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 构成的,在胫骨内髁下方汇聚,位于胫骨内侧副韧带的浅层。通俗来说,就是在膝盖的内下侧。这条肌腱为什么叫「鹅足」呢?原因也很直观,因为它的 形状非常像鹅的脚 ,所以得到了这个形象的名字。

鹅足肌腱炎病因

听了前面的介绍,大家对鹅足肌腱有了初步的了解。不过,新问题又来了:这个鹅足肌腱为什么会发炎呢?以前好像没听说过这个病啊。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像我们干活多了会腰酸背痛一样,膝关节活动过多也会引起一系列相应的症状。鹅足肌腱炎正是因为 膝关节的反复活动,使肌腱受到摩擦和挤压,进而导致充血水肿,引发无菌性炎症 。具体来说,以下几种情况都可能引起鹅足肌腱炎:

01

重复性活动

如多次或长时间的站起蹲下等。

02

不正确的运动方式

长期高强度运动、突然增加运动量、长期穿高跟鞋等会影响姿势体态。

03

肥胖

体重过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

04

合并其他膝关节疾病

如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损伤、膝关节内翻等。

至于为什么没听说过这个病,其实很正常。因为大家平时即便活动多了一些,最多也只是引发轻微的肌腱炎,休息几天就好了,也不会太在意。可能平时喜欢打球、跑步的年轻人对这个病比较熟悉。

鹅足肌腱炎症状

鹅足肌腱炎的症状和我们常见的腰酸背痛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具体来说:

01

疼痛

最主要的症状是 膝内下侧疼痛 。在活动时,如站立、半蹲、行走和上下楼梯时,疼痛可能会加重。

02

肿胀

局部会出现肿胀,可能会伴随疼痛感。

03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患者可能不敢大幅度地屈伸膝关节,从而导致活动受限。

然而,上述症状并非绝对。有人可能只会间歇性发作,表现为活动时的突然疼痛,但是继续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会逐渐减轻。还有些人在睡觉时因伸直膝关节而感到疼痛,导致失眠,不得不前来就诊。

鹅足肌腱炎治疗

介绍完鹅足肌腱炎的症状,自然要讲讲治疗方法了。这才是患者们最关心的内容。鹅足肌腱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类: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即保守治疗,分为三类: 健康教育、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治疗的基础。鹅足肌腱炎常因重复性活动、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和肥胖等因素引起。通过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可以大大降低疾病复发的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运动和体重增加。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消炎药(如洛索洛芬钠、布洛芬)来减轻疼痛和炎症。还可以通过局部注射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和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来缓解症状。

此外,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兴疗法—— 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 ,通过抽取自身血液制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再进行局部注射,以促进肌腱愈合和组织再生 (详见上期内容)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拉伸和电疗等方法。这些治疗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减少肿胀,并增强肌肉功能和柔韧性。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严重的鹅足肌腱炎情况,如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仍反复发作且严重,或者发生肌腱撕裂等。手术可以通过切除炎症部位、修补肌腱等方式来改善症状和功能。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即可得到改善,无需担心必须进行手术。

写在最后

讲了这些,大家对鹅足肌腱炎应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不过,膝盖疼痛不一定就是鹅足肌腱炎,也需要与其他膝关节疾病进行鉴别,比如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软骨损伤、滑膜皱襞综合征等。如果不确定,请及时就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