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火针点刺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温热下注型II期内痔的疗效怎么样?

2023-12-07健康

痔是由于直肠末端黏膜下以及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以及屈曲,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属于常见的肛肠类疾病。临床特点主要为便血、疼痛、痔核脱出。痔根据其发病部位及症状,在临床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在痔病中以内痔最为多发,并呈I到IV期渐进性发展加重。 本病虽不危及生命,但发病率高,症状的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不适,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内痔,I期内痔病情较轻,一般不需要外源性医疗手段干预即可自愈,III、IV期内痔往往需要依靠手术疗法。内痔生于肛门齿状线以上黏膜区,好发于结石位3、7、11点处,其主要表现为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

II期内痨患者症状较为明显,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且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非手术疗法往往成为首选,其治疗0的是以改善症状为主。 针灸疗法手段多样,在内痔的治疗上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长期疗效持久。 在临床报道中,单用针刺、火针以及针对痔点的物理治疗均被证实疗效确切,而将三者结合起来治疗本病的研究相对缺乏。

本研宂中采用的火针点刺痔点的方法是根据痔点的挑治方法所改进,较之挑治方法,本操作更简单易行,痛苦相对较小。 将湿热下注型I期内痔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后背痔点配合常规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 旨在观察两种方法对该病的西医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

以评价火针点刺后背痔点治疗该病的临床可行性及优越性,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祖国医学对痔病的认识与治疗历史可谓久远,其最早认识可源于【山海经】中「痨」的病名的提出, 现代医学中的内痔、外痒,并且在治疗方面首次提出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方法。

【黄帝内经】对于肛肠的生理解剖、痔的主要症状以及病因病机,做出了较全面的论述,饮食不节是痔的主要病因之一,概括其病机为络脉血管弛缓,血液瘀积成痨。这为痔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隋代【诸病源候论】对痔的分类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系统的将痔分为牡、牝、脉、肠、血五大类,多为后世医家所采用,并丰富了病因病机,提出了治疗的相关方药和导引疗法。

有关痒的别名,【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中记载:「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 以及【医宗金鉴】:「肠风,血清色鲜远射血散如筛。」「又有血箭痔,生肛门或里或外,堵塞坠肿,每逢大便用力,则鲜血急流如箭。」 此处「近血」「肠风」均是对痔疮主症便血的特点的概括,可视为痔的别称。至唐【外台秘要】贝撮早明确提出内痔、外痔的分类,指出内痔「但便即有血」。

及至明代,【外科正宗】对于外科治疗方法方面做出了总结描述。至此对于痔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另外,在中医经典古籍文献中对痔的论述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把人的机体孔窍中有小的肉状突出的疾病都统称为痔,二是所有与肛肠相关的疾病的总称,二即是现代医学中所认为的痔。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上升,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生活及工作节奏的加快,痔疮的发病率明显呈现上升的趋势。 历代医家对痔的病因病机认识不一,总结来说,痔疮的发生多与脏腑本虚、年老体弱、饮食失宜、久坐或负重久行、长期便秘或临厕久蹲、泻痢日久、妇人妊娠等因素息息相关,

其主要病机是各种因素所致的脏腑功能失调,风湿热邪侵袭肠络,瘀血浊气结滞不散,血液瘀积,气血凝滞阻于魄门,筋脉懈纵而成痔。 疮属本虚标实之病,脏腑虚衰、身体虚弱是本,多种因素所致的气血结聚肛门为标。 正如【丹溪心法】指出:「痔者皆因脏腑本虚,以致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

【医宗金鉴】:「久病咳嗽而后生痔。」先天脏腑虚弱、年老体弱或久病所致体虚,气虚固摄血液无力,导致脱出、出血加剧,气虚行血无力, 血行不畅而导致血液瘀于肛门局部,因而「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擗为痔。 」指出在外邪侵袭机体伤及脏腑的基础上,饮食不节而致筋脉驰纵而成痔。

与现代提出的肛垫内括约肌松弛断裂学说有相似之处。在外科著作【疮疡经验全书】中亦对此有相关记载:「饮食不节,醉饱无时,恣食肥腻,胡椒辛辣,炙馎酽酒,禽兽异物,任情醉饱*,风热下冲,乃生五痔。 」饮食过饱,过食肥甘厚味等滋腻之品,或过度饮酒等均使肠胃生湿积热,湿热下注于肛门使其气血纵横,经络交错。以上说法均明确指出饮食失宜是成痔的重要因素之一。

【外科正宗】云:「因久坐而血脉不行,……及担轻负重,竭力远行,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 又如【医宗金鉴】:「因勤苦劳累,负重远行,以致气血交错而成痔者。」明确指出痔的发生与久坐、负重、久行有关。 久坐久行导致血脉循疔不畅,气血运行受阻,浊气瘀血结聚肛门而生痔疮。

不良的如厕习惯以及大便失调,例如便秘燥矢或久泻久痢或临厕时久均可引起痨疮。【医宗金鉴】曰:「有久泻久痢而生痔者」,久泻脾气亏耗,亦损伤肺气,从而导致大肠之气不足,摄血、行血无力,气血、湿油结聚肛门。 日久便秘,粪便蓄积于大肠,致使周围血行受阻,血凝成团而生痔。临厕久蹲,体位因素致使肛门处血液回流受阻,气血趋下,流注局部而使筋脉横纵交错结于肛门。

妇人由于妊娠期久坐或产时用力太过,导致余血渗于肛周,引起气血交错,血液凝滞而成痔。同时孕时由于胎儿压迫,气血循疔不畅,而致气血壅滞下坠瘀积成痔。 综上所述,本病的发生,内因于「虚」,兼因饮食失宜、大便失调、久行、久立、久坐、妇女妊娠或因外感风、湿、燥、热等邪气而致脏腑功能失调, 经络关格壅塞,瘀血浊气流注于肛门,结聚成团而成痔。

痔是临床中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肛肠相关疾病,其发病率位于肛肠疾病之首。民间说法「十人九痔」也反应了其发病范围之广,患病人数之多。 近次全国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为60%,而痔占所有肛门直肠疾病的87%。其中以内痔最为多发, 占肛肠疾病的53%。其病女性多发,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亦逐渐增加。

虽然痔病本身对生命甚少产生危及,但其肛门处的不适症状,却往往对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探讨痔的有效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对痔的成病机理的认识最早基于静脉曲张学说发展而成,认为痔的发生是由于直肠下端黏膜、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有一处或多处存在瘀血、扩张、屈曲而形成柔软的静脉团。

这一观点为现代医学所接受并沿用多年。随着对解剖、生理、病理研究的深入,所提出的「肛垫学说」对痔的本质性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痔即肛管和直肠处的一种组织垫,是人体所具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当该肛垫发生病理性变化并合并出血、脱垂、嵌顿、疼痛时方成痔病。 这一新概念的提出被目前学术界所公认,并在肛肠相关疾病的著作中被广泛应用。

基于对痔的发病原因的研究,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多种学说均有其可取和不足之处,目前较为认同的有以下几种。 该学说提出痔的形成主要由于肛管黏膜下静脉的异常扩张瘀血所致,造成静脉曲张的因素很多,由于门静脉系统及其分属静脉都没有静脉瓣,容易形成血液瘀积。

加之直肠上下静脉位浅,管壁相对较薄,以及末端直肠黏膜下组织松她都可以阻碍静脉回流从而扩张屈曲成痔。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证实痔的发生与门静脉压力增高无直接关系,并发现痔静脉会恒定性的发生生理性扩张,扩张的静脉属于正常生理结构, 而静脉曲张学说并不能对此作出充分解释,因而该学说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

该学说认为痔是肛管直肠下端的直肠海绵体组织化生而成,该海绵体属一种勃起组织 ,由直肠黏膜下端的动静脉及交通支、弹力纤维结缔组织以及平滑肌所构成, 该组织发生增生肥大则形成痔,这一学说的核心观点认为痔的本质是局部粘膜处血管增生形成的血管瘤。

然而按照该理论的观点,痔的形成是先有组织的增生肥大而后出现出血症状,显然这与临床表现并不充分一致。后来在相关的实验研究中,在痔组织的病理切片中也未曾发现血管增生现象存在 。这一学说因此受人质询。认为肛垫即肛门区的一种组织垫,属于具有高度特化性质的血管性衬垫,是人体的正常解剖组织,可以动态的调整弹性,对于肛门的自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了肛垫下移学说。 是固定肛垫的支撑性结构,由于盆底动力学改变导致的平滑肌退化、扭曲、断裂,弹性纤维减少,或靭带的损伤破裂,破坏了对肛垫的固定支撑作用, 就会出现肛垫的脱垂和下移,作用在肛垫上的不良刺激促使组胺被释放,致使局部吻合血管扩张,血液瘀积,血凝块形成,从而形成痔。这一学说对于痔的病因机理认识方面逐渐成为主流学说。

对内痔的形成原理作出了很好的解释,但对外痨的形成机制,又存在不合理性,因此无法概括所有的痔病的成因机理。结合各种学说并互相补充完善,对于内痔的定义,内痔是血管丛及静脉等肛垫组织的支持性结构吻合时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提出了恢复肛垫的生理位置是其主要治疗原则,因此几种学说相互补充对于痔的发病机理能够做出更完善的阐释说明。

随着对痔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宄与认识,在治疗理念上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的「见痔就治」的错误理念提出了纠正,现在认为,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只有当合并出血、脱垂、血栓、嵌顿时才需要相关医疗手段干预治疗。 传统治疗观点以消除痔块为目的,而今转变为复位、保护下移的肛垫,以消除临床症状为主要治疗原则。 承山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

【肘后歌】云:「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须下病无踪」,针刺承山穴既能清热祛湿以调理膀胱经经气又能疏调气血,使肛门部壅结的瘀血油气得以疏导消散。长强为督脉络穴,位近肛门,刺之可直达病所而宣通肛门部气血。 长强、承山相配也是治疗痔疾的经典远近配穴。次髎、大肠俞亦为膀胱经腧穴,足太阳经别自踹至胭,别入于肛,二穴合用可清泻肛肠湿热,疏导膀胱经经气而消瘀散滞。

二白穴属经外奇穴,古代文献中记载该穴有提肛消痔之效,【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记载:「或痛或痔或下血,二白穴在掌中寻」,针刺二白穴具有调整下焦气血之功效,从而发挥消炎、止痛、止血、活血等多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