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汉明帝怎么治理黄河?让黄河八百年不曾泛滥?他到底怎么做的?

2024-07-29历史

公元69年,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已经统治了十二年。

在过去的十二年中,刘庄严厉打压了勋贵和豪强,统筹管理全国的耕地与人口,大力推动生产发展。在他的治理下,东汉的国力不断增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已逐渐拉开序幕。

此时的刘庄觉得自己这些年来积累了一些财富,国库也相对充盈。因此,刘庄计划进行一项大型工程。

刘庄当时找到了一个名叫王景的人,当面向他询问了许多关于治水的问题。王景的回答让刘庄十分满意。因此,最终刘庄决定任命王景为负责人,前去治理黄河。

于是,历史上著名的「王景治水」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间,王景在汉明帝的支持和东汉强大国力的保障下,全力以赴地治理黄河水患。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黄河的水患问题终于被显著降低,达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

在随后的八百年里,黄河一直没有发生严重的水患,直至南北朝时期。将近一千年之后,黄河才再次泛滥成灾,但那时已是北宋时期了。

王景凭借一己之力,守护了中原地区长达八百余年!从这一角度来看,王景对历史的贡献实际上远远超越了那些王侯将相!

那么,历史上王景治水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位东汉时期的治水奇才究竟采用了什么方法,才使黄河得以安稳了整整八百年呢?

我们其实需要从黄河水患本身说起。

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几千年前,我们的先祖便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安居扎根,开启了文明的序幕。

自从我们的祖先在这一带定居以来,黄河的水患便一直困扰着他们。

黄河水患之所以难以治理,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会带走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在下游沉积,导致河床逐渐抬高,最终造成河水溢出原有的河道,淹没了黄河两岸的百姓。

实际上,世界上存在许多类似的河流。然而,问题在于,如果是一条较小的河流,即使发生溢流,最多也只能淹没几十里的范围,这样的损失是大家可以承受的。即使洪水来临,只要大家提前撤离,也基本能够解决问题。

然而,黄河却不行。

黄河水量极其庞大,一旦河水溢出,迅速便会淹没方圆千里。由于水患波及范围广泛,当洪水出现时,再想逃离已经为时已晚。

即便你家周围恰好有一座较高的山峰,洪水来临时,你也只能在山顶上避难一段时间。

侥幸幸存下来。然而,当你下山后,你会发现方圆几百里内的粮食全部枯竭,你完全没有任何食物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选择从更远的地方调运粮食。然而,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另外一种选择就是打包行李,迅速撤离。既然这里常年遭受水患,不如迁移到一个不会发生水灾的地方生活,这不就是更好的办法吗?

实际上,纵观历史,绝大多数民族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都会选择第二种应对方式。面对这种天灾,他们通常会果断撤离。毕竟,世界如此辽阔,总有一些水患较少的地区可以避难。

因此,在他们的古代神话中,当大洪水来临时,他们要么选择立即逃离,要么建造一艘大船,躲避在船上,静静等待洪水退去。

不过,我们的祖先相当固执。

我们的祖先认为,尽管天地辽阔,我们的家园就在这里。离开了家,即使其他地方再好,也不是我们的归宿。因此,接下来大家开始考虑如何治理水患的问题。

最初,一位聪明的智者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黄河水灾的根源在于河水溢出河道后淹没了周围的土地,那么我们不妨将河岸提高,这样河水就无法再溢出,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最早提出这个想法的人究竟是谁,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因为这实在是太久远了。

然而,在神话传说中,提出这一‘妙计’的人正是大禹的父亲‘鲧’。

接下来,当这个方案提出后,许多人也认为它是可行的。因此,我们的先辈们随即开始着手实施这个计划。

然而,我们的祖先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个工程量实在是庞大得令人难以想象!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完成这样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假设我们要治理黄河,需要将黄河两岸的河堤全部加高一米。考虑到黄河的全长,再加上两岸所需的土方量,最后得出的工程量至少相当于修建十条长城!

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这样的工程量几乎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在后来的神话传说中,鲧完成这类任务并不是依靠人力,而是偷取了天上的息壤,利用息壤直接打造了河堤。

换句话说,在古代人的眼中,这样的工程量根本不可能依靠人力完成,唯有天神之力才能实现。

然而,问题在于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像息壤这样的东西,一切工程都必须依赖人力来完成。那么,这个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呢?

接下来,便有人提出了一个更加简化的版本。

虽然我们无法对黄河两岸的所有河堤进行全面加高,但我们可以集中精力提高那些较为低洼的区域。只要发现河岸低于其他地方,我们就应当优先对这些位置进行加高处理。

根据这套简化版本,工程量瞬间减少到了原来的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够顺利完成这个工程。

然而,工程的简化版本完成后,大家很快发现其效果也大大折扣。尽管对一些较低的区域进行了加高处理,确实能够稳定几年,但几年后,河水依然会从其他地方溢出。

最终,漏洞只会越来越多,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庞大!直到某一天水量激增时,整个黄河将会全线泛滥,之前修复的所有工程都将被冲毁。

这该怎么办呢?

于是,大家开始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最终,大家发现根本原因在于黄河携带的泥沙。黄河中的泥沙沉淀后会抬高河床,因此即便加高河道两岸,短期内似乎解决了问题,但几年后,随着泥沙的逐渐淤积,河床会不断升高,水位再次上升。

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始终用提升两岸高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这项工作将永无止境!

因此,随后有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构思。

这种思路被称为「堵不如疏」。

请提供需要改写的内容。

根据这一新思路,尽管我们无法无限制地加高黄河两岸,也无法彻底解决水患,但我们可以采取引导措施。当黄河即将泛滥时,我们可以在旁边找到一条河流,让黄河的多余水量通过这条河流出去。这样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从史书和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是大禹。这一思路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治水的法宝。在随后的几千年里,直至今日,它始终是我们治理黄河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即便拥有了这一正确的思路,接下来的执行过程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由于这个项目的工作量实在太庞大了。

设想一下,几千年前,我们若想开凿一条新河,或是利用现有河流,将黄河的一部分水分流出去,并且确保分流出的水量不超过新河的河岸承受范围。这种难度,是极其夸张的。

最重要的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政权能够将整个黄河流域完全纳入其领土范围。即便是早期的夏、商、周三代王朝,他们的直辖领土也仅仅覆盖了黄河的某一部分。

这也就是说,他们无需治理整个黄河,只需确保境内这一段黄河不会泛滥即可。

然而,没有整体规划的施工方案注定无法解决问题。因为如果上游流入的水量过大,超过了下游的承载极限,就很容易引发洪灾。

因此,在秦朝之前,人们对于黄河几乎无能为力。最多只能利用某段支流,在夏季洪水高峰时,将黄河的一部分水流引走。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洪水的发生频率,但却无法彻底解决黄河问题。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出,他确实有治理黄河的意图。

然而,秦朝的历史过于短暂,以至于这个计划还未大规模实施,秦朝便灭亡了。再者,秦朝的首都位于今天的西安地区,其核心领地在关中。因此,在秦始皇时期,秦国的首要任务是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以及修建驰道以加强对帝国的控制。

关于黄河,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即使黄河再怎么泛滥,也不可能直接淹到咸阳。因此,这项工程注定要被推迟。

最终,由于拖延不决,秦朝尚未展开治河行动便已覆亡。

随后,到了西汉时期,情况也基本保持不变。

由于西汉的都城仍设在关中地区,即使黄河泛滥,也不会淹没长安。此外,在西汉前期刘邦在位时,主要任务是解决异姓诸侯王的问题。而在文景之治时期,主要任务则是避免兴建大型工程,鼓励大家安稳度日。

因此,在西汉前期,黄河水患问题依然困扰着人们,难以解决。尽管国家设立了一些「河堤谒者」,并且许多地方每年都在加高堤岸,但这些措施最多只能起到缓解洪灾的作用。

实际上,最早开始动员全国资源来解决黄河问题的是汉武帝。

汉武帝在位初期,刚刚掌权时,曾考虑过解决黄河问题。然而,当时执掌朝政的丞相是他的亲舅舅田蚡。田蚡在黄河两岸拥有大量土地,这意味着一旦进行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必然会侵占田蚡的土地。

如果仅仅是田蚡一人如此行事,汉武帝或许还能铁面无私地强行开工。然而,在当时的情形下,汉朝的许多勋贵在黄河旁边也有土地。他们只希望加高黄河一侧的堤岸,任由另一侧决堤,这样反而能保护他们的土地。

这样一来,在面对众多勋贵的压力下,汉武帝也无法强行推动工程。毕竟,此时汉武帝正急于对抗匈奴,国家团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汉武帝决定将治河工程延期。同时,为了避免水患引发民众的不满,汉朝高层开始对外宣称黄河水患是天命使然,无法违抗。

当然,尽管如此,汉武帝最终还是顺便解决了他的亲舅舅,同时也削弱了许多勋贵的势力,从而减轻了治理黄河的压力。

二十年后,汉武帝彻底击败匈奴并在泰山举行封禅之后,才开始着手处理黄河水患。封禅仪式结束后,汉武帝亲自前往黄河决口的瓠子口,这一地点位于今天的河南濮阳一带。

随后,汉武帝动员大量人力,彻底封堵了决堤处。他还下令加固黄河沿岸的多处河堤。不久之后,黄河在河北馆陶一带再次决口。尽管此次水灾面积不大,却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这条新河道出现后,黄河的水患压力大大减轻。

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黄河的水患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直到数十年后,西汉后期,由于水灾的原因,这条新形成的河流最终断流。黄河因此再次开始泛滥。大约在汉成帝在位时期,他对这条之前冲出来的河流进行了疏通,重新分流了一部分水量,才得以缓解几年的洪水问题。

然而,汉成帝这次对黄河的治理并未持久。仅仅过了二十多年,黄河便再次泛滥。而这一次,正逢王莽掌权。王莽推崇古代观念,他认为黄河根本不应被治理!他认为黄河泛滥是天意,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

由于王莽长期无所作为,西汉时期修建的河堤几乎全都失去了作用。到了王莽执政后期,黄河水灾频繁,这也是导致王莽政权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后,到了东汉时期,由于无人治理,黄河的水患依旧在肆虐。甚至因为战争的缘故,许多人还企图利用黄河来进行战斗。

例如,当刘秀刚刚北上河北时,有人建议他拆除黄河大堤,以水淹赤眉军。如果刘秀当时采纳了这个建议,一声令下,可能就会导致上百万人丧命。幸好刘秀最终拒绝了这一提议,避免了成为历史罪人的命运。

等到东汉建立之后,刘秀完全统一天下时,才开始修复黄河。然而,东汉刚刚平息战乱,国力有限,因此在修复黄河时不敢进行大规模工程。尽管如此,不修复黄河又不行,因为东汉的首都位于洛阳,而非关中。

在西汉时期,尽管黄河水灾频发,也无法淹没长安。然而,如今黄河一旦暴涨,洛阳便会被完全淹没。

汉明帝即位时,国家经过一代人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显著增强。直到此时,汉明帝才有勇气提出修复黄河。在他提出这个计划后,有人向他推荐了善于治河的王景。

于是,王景治河的故事便慢慢地展开了。

在被汉明帝任命为治河总负责人之后,王景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作为一名水利专家,王景深知,要治理黄河,最理想的方法仍然是找到一条合适的河流,将黄河的多余水量分流出去。

然而,以前黄河的几条支流都不适合,因为黄河含有大量泥沙,导致这些河流的河床普遍抬高。如果要进行修建,只能进一步加高河岸,这样成本会过于昂贵。

因此,王景决定将注意力转向寻找新的支流。理想的选择是那些曾经是黄河支流但现在已经断流的河道。这样,只需派人挖掘这些已存在的河道,然后将黄河水引入其中,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沿着这个思路,王景四处奔走,最终他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对象。

王景发现的这个目标被称为「鸿沟水系」。

正是当年刘邦与项羽平分天下的地方。

这些河流曾是黄河的支流,如今却有些已断流。其中最为杰出的支流叫做汴渠。虽然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可能不太陌生,但在随后的历史中,这条河流还有另一个名称——‘通济渠’。

几百年后,隋炀帝在位期间,将包括通济渠在内的几条河流通过人工开凿的方式连接起来,这便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

在那个时代,汴渠还具备一个更为重要的优势——这条河能够直接连接淮河。这意味着,即便黄河泛滥,多余的河水也能通过汴渠直接流入淮河。因此,黄河水患发生的概率显著降低了。

然而,若依此思路继续推进,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你凭什么要求黄河听从你的指挥?你能控制黄河流入汴渠的水量吗?黄河流进多少水,汴渠就刚好承受多少水?如果黄河水量过多,导致汴渠一带发生水灾,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要知道,汴渠距离洛阳更近!这意味着一旦汴渠发生洪水,洛阳将直接遭殃。而且,整个黄淮流域将化为泽国。届时,东汉全国的粮食产量至少会减少两成以上!国家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管理流量呢?怎样才能确保黄河流入的水量既不会超过汴渠的承载极限,又能适当地减轻黄河下游的压力呢?

最后,王景想到了一种称为「分段水门法」的新方案。

简而言之,在修复了整个汴渠水道之后,王景在汴渠与黄河交汇的地方修建了一道水闸,也称为水门。如果黄河流来的水量超过了汴渠的承载极限,就会关闭水闸,让汴渠暂时休息。而如果黄河下游的水量过大,则会打开水闸,让更多的黄河水流向汴渠。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水量,史书记载王景在当时每隔十里就修建了一道水闸。借助这些水闸,王景能够有效地控制汴渠的水量。

完成这个工程后,黄河的水患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大幅解决!当水量较多时,可以直接利用汴渠来疏导黄河多余的水流;而当水量较少时,则可以放下汴渠的闸门,使其河道排空。随后,大家可以直接在河床上挖沙,进行清理。

因此,只要每隔几年清理一次汴渠,其河床就能始终保持不变。这样一来,当汴渠能够顺畅地疏导黄河的多余水量时,黄河的水患问题自然就能得到解决。

这就是王景治理河流的方法。

然而,如果我们想更复杂地探讨这个问题,反而无法深入说明。因为后来的记录中,对王景治理黄河的细节,包括水闸的具体建造方式,以及它如何在黄河的水流冲击下保持稳固等内容,几乎都已经失传了。

因此,我们至今无法确切知道王景当时所制作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然而,有一件事情我们是明确的。

从这个工程完成之时起,直到南北朝时期,黄河整整八百年没有再改道。南北朝之后,由于南北长期对立和战争的影响,清河道的维护工作被荒废,双方甚至利用黄河作为进攻工具,这才导致了这个工程彻底失效,黄河开始再次大规模泛滥。

这便是王景治水的历史记载。

以凡人之身,抗击天灾,并取得胜利,保护了后世整整八百年。

在修复黄河之后,王景后来先后担任了徐州刺史和庐江太守。在任期间,他引导当地百姓从事耕作,推广牛耕和养蚕,极大地造福了地方。然而,最终王景的仕途止步于太守一职,未能晋升至三公九卿的高级职位。

然而,与王景相比,那些同一时代的高级官员和显赫人物,最终却鲜有人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