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回顾他拒娶宋美龄,辞去黄埔军校校长,把江山和美人让给了蒋介石

2024-01-21历史

他拒绝娶宋美龄,辞去黄埔军校校长,江山和美人通通让给了蒋介石

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孙中山先生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创立之初,提拔蒋介石担任了校长一职。实际上孙中山当时对黄埔军校校长的人选并非蒋介石。校长一职原本是预定给谭延闿的,甚至于想给他喝宋美龄牵个红线。

但是谭延闿两次婉拒了孙中山的好意。他不仅不愿与宋美龄成亲,更不愿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职务。

这又是为什么?

谭延闿生于1880年,他身世显赫,父亲谭钟麟是晚清重臣,曾任多个重要省份的总督。

在这个由等级和封建礼教制约的社会中,谭延闿的生母李氏只是谭钟麟众多妾室中的一个。妾室在当时社会地位卑微,甚至不能与丈夫同桌共进晚餐。

李氏深感对谭家的不平等,对儿子谭延闿说:「你一定要刻苦用功,将来要出人头地,争口气,让娘在这谭家也高高扬眉。」 她渴望儿子能够通过努力改变这种命运。谭延闿年幼时亲眼目睹母亲的遭遇,这让他对封建礼教的不平等产生了深刻的反感。

尽管谭延闿的心中充满了不满,但他明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家族中,他只能通过刻苦用功,默默读书,等待改变命运的机会。谭钟麟虽然未能给予儿子足够的关注,但对子女教育仍十分重视。他聘请名师执教,而谭延闿也展现出非凡的聪明和好学,逐渐在学业上脱颖而出。

1904年,24岁的谭延闿参加科举会试,奋发图强,高中贡士已在望。他的文章深得考官赏识,几乎被认定为高中状元。

太后一眼看到谭延闿这个姓「谭」的考生,就联想到曾参与维新运动的谭嗣同,由于两人同是湖南人,太后认为谭延闿可能也与「叛党」有关。于是,刘春霖被改立为状元,谭延闿的前程因此被断送。

谭延闿对这一结果感到愤怒和失望,但他并没有选择投身官场,而是退隐家乡,决心通过办学来回馈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湖南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清政府被推翻,权力真空,社会上急需一位备受尊敬的领导者。于是,众人的目光聚焦在了谭延闿身上,他被众人推选出任湖南的领导职务。

谭延闿的领导生涯并不平坦。随着时局的波动,他在这个职位上的任期并不长,很快就陷入了「下岗」状态。政治风云的变迁再次将他带回领导职务,展开了他的第二次「督湘」。

第二次「督湘」同样并不顺利。在短短时间内,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的人物,发来了一个看似邀请的「叙旧」函。背后的用意却是制约谭延闿,因为袁世凯担心他可能对自己的复辟计划构成威胁。谭延闿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他决定咬紧牙关,前往北京赴约。

然而,他未曾想到,袁世凯竟然如此绝情。一到北京就被投入大牢,经过一番波折才得以脱身。仕途的坎坷并未让他气馁,反而在1920年6月,凭借湖南广大人民的力荐,谭延闿迎来了他的第三次「督湘」。

这一次的经历让他有了新的思考。被亲如兄弟的人背叛后,他对「只守好湖南」的原先想法发生了彻底改变。在这个转折点上,谭延闿决定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他毅然前往上海,在短时间内见到了孙中山。

对于孙中山提出的北伐革命、三民主义以及对社会改革的观点,谭延闿深感认同,对孙中山也抱有崇敬之情。两人在革命征途上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不同于孙中山的计划,谭延闿却与孙中山的期待背道而驰。尽管深得宋母的喜爱,谭延闿却拒绝了将宋美龄娶为妻子的提议。

谭延闿在政务上的繁忙让家庭的责任主要落在方榕卿的肩上。然而,方榕卿从未抱怨,默默地为丈夫分担家务,关心他的身体。谭延闿对方榕卿的贤良深感满意,却也难掩愧疚之情。

民国成立后,谭延闿经常奔波在外,而方榕卿则坚定支持他的工作。即便谭延闿在政治上屡次受挫,方榕卿仍然默默耐心地安慰着丈夫。第一次督湘失败后,谭延闿沉寂在家中,而方榕卿看着丈夫的落寞,内心亦然着急。

为了缓解谭延闿的心情,方榕卿多次以诗文慰藉。这些善解人意的举动让谭延闿备感感动。然而,这段平凡而幸福的时光并不长久,1916年,谭延闿获得了第二次督湘的机会。此时,谭延闿母亲的身体出现问题,而方榕卿则独自负担起家庭的一切。

为了不影响谭延闿,方榕卿没有告知他母亲的病情。在照顾婆婆的同时,方榕卿渐渐消瘦。谭延闿的母亲最终去世,谭延闿得知消息后赶紧返回家中。看到清瘦的方榕卿,谭延闿既感动又愧疚。

两年后,方榕卿的身体出现问题,但她为了不打扰谭延闿的事业,没有告知丈夫。直到方榕卿病重,谭延闿才得知真相。赶回家中时,方榕卿已经病入膏肓。

「你为我母亲尽孝,我铭记在心,你有什么遗愿尽管说,无一不从。」谭延闿望着妻子的眼睛,真挚地说道。

「好好把孩子养大,不要续弦。」方榕卿提出了最后的要求。为了妻子的安心,谭延闿坚定地答应了。方榕卿去世后,谭延闿黯然离去,将自己深深埋入政务之中,留下方榕卿默默守护的家。


1924年,孙中山怀揣着创办黄埔军校的宏伟理想,最初希望由谭延闿担任校长。孙中山对谭延闿的品德和学识深感钦佩,认为他是理想中的人选。然而,谭延闿却谦逊地婉拒了这一重要职务,以自己对军事组织的了解不足为由。他坦诚自己是一位书生,担忧无法胜任如此重要的任务。尽管孙中山颇感惋惜,但他没有强求,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蒋介石。

虽然谭延闿未能参与军校的创办,但他与孙中山之间的革命友谊却更加牢固。随着时间的推移,谭延闿从最初的偏见误解中走出,逐渐理解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这段历史友情在各种机遇中不断升华,成为共同推动民主革命前行的重要力量。

随着岁月流转,1930年,谭延闿因病辞世,年仅48岁。他选择将政治舞台交托给了蒋介石,而自己则沉浸在美食和书法的乐趣之中,过上了圆满的晚年。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谭延闿并未忘记对蒋介石的嘱托。他真挚地嘱咐蒋介石善待自己的女儿和手下将士。作为对谭延闿知遇之恩的回报,蒋介石领导全国下半旗,宣布禁止娱乐活动三天,并在国民政府礼堂举行为期三天的悼念仪式,以表达对谭延闿的哀思和深切的缅怀之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