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美作家出书披露宋美龄:访美时态度傲慢,白宫员工对她很是不满!

2024-02-06历史

宋美龄在她的生涯中经历了无数辉煌的时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次轰动一时的美国之行。1943年,正当抗日战争处于关键时刻,宋美龄肩负着争取美国援助的重任,开始她的首次秘密访美之旅。

七个月后,她成功完成了任务,以"抗战夫人"的美誉震动了国际政治舞台。然而,这看似圆满的外交行程,却为宋美龄日后名誉埋下了隐患,直接导致她第二次访美时遭到了冷遇。

美国总统对她的态度骤变,美国民众似乎也不再支持她。这一切的转变究竟是怎么回事?那次访美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1941年,当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刻,宋美龄被邀请赴美。那时候,中方和美方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中美的同盟关系已经十分明显。

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能够阻断日本对美国的攻势,因此美方有意向我国示好。邀请的对象正是宋美龄,而罗斯福及其夫人亲自发出了邀请。

宋美龄的赴美之旅,充满了荣誉和高调。

在那个时代,宋美龄无疑是最适合访问美国的人选。她1897年出生于上海,年少时便赴美求学,获得威尔斯利学院的学士学位,精通英语。

宋氏姐妹在国际政坛上有着响亮的名声,美国政府对她的到来非常重视。1942年11月,蒋介石派人秘密将宋美龄送上专机,临行前一晚,夫妻二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蒋介石非常重视这次外交活动,因为他希望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这也是宋美龄访问美国的真正目的。

宋美龄抵达华盛顿,引发了美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在他们眼中,宋美龄的黑色旗袍和相称的首饰,以及面带微笑与民众挥手示意的姿态,无不展现出了东方女性的独特气质。

这样的欢迎仪式,让宋美龄的访美之旅开始的十分顺利。甚至总统罗斯福与其夫人埃莉塔,也亲自在白宫门口迎接宋美龄,这也充分展示了美国政府对宋美龄的尊重和欢迎。

宋美龄下车时的雍容华贵,让第一夫人埃莉塔记忆犹新。回到白宫后,他们核对了接下来的行程,发现蒋介石为宋美龄安排的行程已经很满,而美国这边的行程更是密实。

尽管如此,宋美龄依然觉得自己作为「座上宾」的身份十分尊贵,不再关心其他事情。宋美龄一口流利的英语,让美方感到亲切,谈话十分顺利。

她的聊天方式很「美国」,埃莉塔事后回忆,宋美龄并不像中国人那样客气谦虚,反而很享受别人的赞美。

宋美龄在美国国会会议上发表了长达二十分钟的演讲,她以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谈到了对民主的热切期盼和对美国制度的高度认可,甚至引用了一些专业术语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此外,她还谈到了珍珠港事件,展示了她的历史学识。这场演讲结束后,宋美龄的才智和见识再次震撼了整个美国。

【纽约先锋论坛报】第一时间赞扬了她的表现,各大报纸也不断更新关于赞美她的文章。在美国的各大会议上,她频繁出现,包括在好莱坞露天剧场,她以其出色的演讲能力和深厚的学识,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而美方还专门安排她回到母校参观,让她有机会与曾经的学生们交流。宋美龄知道,美国人对她有着极高的好感,所有的前期铺垫都已经做好,现在是她开始实现自己任务的时候了。

在一次晚宴上,宋美龄与罗斯福并肩而坐,有人问到中国为何在抗日战争中没有投入更多力量时,她抓住了机会,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缺乏足够的武器和装备。

她提高嗓门,刻意让罗斯福听到。罗斯福果然接过话头,表示愿意考虑支援中国,并且最终也确实采取了行动。宋美龄在美国待了七个月,这段时间暴露了她的一些陋习,做派被美国人所厌恶。

据汉娜·帕库拉所说,她在那次访美期间,使白宫的工作人员对她非常反感。

当年在美国白宫任职的一些官员,在公开场合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在宋美龄眼中,除了国会议员和内阁大臣,其他人都只是服务她的苦力。」

这种态度源于宋美龄天生的奢华和傲慢。当她赴美时,携带的行李箱数量众多,其中装满了衣物和首饰,需要家中佣人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整理。

然而,美国人并不容忍这种做法。

她与外甥女孔令伟一同访美,虽然平时生活富足,但抵达白宫的阵容却让人惊讶,十多辆车组成的车队,大部分装载着行李,看起来更像是一次搬家行动。

宋美龄入住白宫,享受着外宾的最高待遇,但连带着工作人员也累得不行,甚至开始对她有些微词。宋美龄视此次出行为建立个人影响力的机会,同时也在展示自己的服装品味。

她的行头,就是她的心思。宋美龄总是衣着光鲜亮丽,珠宝首饰的搭配别具匠心,连鞋子都镶有宝石。起初美国人认为她注重礼仪,但后来发现她的衣着频繁变换,几乎每天都不重样。

这让美国人感到困惑,心中嘀咕「她不是来寻求援助的吗?」宋美龄对埃莉塔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她习惯以貌取人,对对方的仪表和穿搭并不欣赏,因此每次在有埃莉塔的场合,她都会精心打扮,以压倒对方。

久而久之,这位第一夫人埃莉塔察觉到了宋美龄的心思,开始与她疏远。宋美龄对待国母尚且如此,对待工作人员就更不用说了。

宋美龄和孔二小姐在白宫里以一种极为特别的方式「使唤」着工作人员。她们几乎从未用过卧室里的电话电铃,而是选择在门口拍巴掌找人。

这样的方式在美国人看来,是极度侮辱人的,大家都非常讨厌。但是宋美龄和孔二小姐却毫不在意,坚持用自己的方式。

即使这样,她们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对她们的评价几乎一致,认为她们非常无礼。

罗斯福夫妇听到了这件事,并在白宫居住了11天后,他们对这里的设施和人员服务感到不满,找了个借口搬到了希尔顿酒店。

在酒店里,他们的行为变得更加过分,完全把家里的习惯带到了这里,使酒店的工作人员也对他们感到不满。埃莉塔对宋美龄的评价是:「尽管宋美龄能够谈论民主,但她似乎并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它。」

这评价准确地揭示了宋美龄只是提倡「别人的民主」。

当罗斯福随意询问宋美龄关于工人大罢工的解决方法时,她竟笑着比划了个「杀」的手势,这让埃莉塔对她产生了反感。

这件事被记录在埃莉塔的回忆录中,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宋美龄「伪」民主的本质。后期的访美行程中,当地媒体曝光了她的奢靡生活,甚至提到了她犯烟瘾的事情。

宋美龄为了逃税,特意向美国政府请求豁免香烟税款,工作人员不敢怠慢这位贵宾,欣然同意。然而,香烟在运输途中耽搁许久,宋美龄因此致电白宫,想尽办法解烟瘾。

令人惊讶的是,此时的美国正在经历严重的饥荒,而宋美龄还在为香烟操劳。这种种的行为,让宋美龄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发生了逆转。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还施压给曝光此事的报社,要求解雇那位编辑。不过,这个事情最后并未取得任何结果,她的这一套在美国人那里并不受待见。

宋美龄的荒诞行程在1943年6月结束,她准备前往加拿大,但政坛的圈子总是循环的,加拿大已经听说了她的作风。

她在美国受到了款待,但在中国却造成了道路的阻塞。在1948年,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蒋介石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忽视了群众基础,他认为只要有资金支持,就可以继续战斗。

宋美龄再次决定访问美国,尽管国民党已经处于困境之中。她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决定在此次访问中保持低调。这次的访问并没有得到美方的邀请,也没有总统的接见,宋美龄是自行前往白宫的。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通知她,这次只能算作私人访问,并且他甚至因为不想见她而找借口生病住院。尽管如此,宋美龄还是坚定地前往美国,决心为国民党寻求帮助。

杜鲁门总统对待她的态度冷淡至极,不仅没有邀请她入住白宫,也没有安排会面。尽管宋美龄多次请求接见,杜鲁门才勉强同意见面。

见面时,杜鲁门直接表示给她半小时的时间,并没有过多的寒暄。宋美龄匆忙地表达了来意,杜鲁门冷笑一声,冷静地回答说,美国已经提供了40亿美元的援助,没有任何理由再提供。

宋美龄忙着解释,但杜鲁门直接结束了谈话。美方清楚地知道,之前提供的资金中只有一部分被用于战争,其余部分则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高层吞占,而且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严重不足。

宋美龄的第二次访美以草草结束而告终,这似乎预示着国民党的结局将难以避免。在这次外交活动中,美国媒体一如既往地煽动事态,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文章,嘲笑宋美龄的虚伪。

甚至连宋美龄曾说过的一句话也被美国人嘲讽,她曾经说:「我身上唯一具备东方特点的就是我的脸」。现在这句话听起来更加揭示了她的虚伪。

在晚年的宋美龄回到中国后不久,她便随着国民党的大部队逃到了台湾。

有人指责她在这件事上造成了负面影响,似乎成为了国民党最后崩溃的一根稻草。把失败归咎于女性,这种说法显得有些荒谬,但她的问题确实存在。

正如蒋家人的长期副官所言,她的性格坚定,对权力有着强烈的追求。在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然活跃于政治舞台,提升国民党的声望。

1965年,宋美龄因私事再次前往美国,【纽约时报】公开嘲笑她为蒋介石的第三任夫人,看来美国人很喜欢拿宋美龄消遣。

宋美龄十分愤怒,命令驻美大使解决这件事。

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甚至在对方「不尽如人意」时,她也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1975年,蒋介石在台北去世,宋美龄选择了在美国度过晚年。

虽然她的生活远离了政坛,但她并未因此而停下脚步,她与继子蒋经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归根结底还是权力的问题。

1986年,蒋介石诞辰100周年之际,宋美龄专程回国参加纪念活动,期间居住了5年。在这段时间里,蒋经国去世,宋美龄再次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智慧,希望能够为国民党政权做出贡献。

然而,此时的蒋家早已风光不再,民众对她的批评声音也日益增多。

1991年,宋美龄再次高调返回美国,带着97箱行李,发表了【我将再起】一书,试图重塑蒋介石的形象。在此期间,她一直与美国政府保持接触。

直到1995年,宋美龄才开始逐渐退出政治舞台,移居纽约曼哈顿的公寓,继续过着奢华的生活。2003年10月24日,106岁的宋美龄在曼哈顿家中安详离世,她的离世依旧充满了优雅和雍容。

按照她的遗愿,她的尸体被葬在了异国他乡。#2月图文动态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