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哪一个皇权的更替不是伴着流血事件呢,就拿明朝来说,最让人吃惊的得是「靖难之役」。
朱棣策划的政变里,有个十五岁的少年,就在要被行刑的前一刻,突然挣脱了绑着他的绳子,冲向刽子手把他的大刀抢了过来,一连杀了十几个人,好发泄心里的怒火。
他呀,叫刘超。
【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1399 年至 1402 年,这在明朝历史上是最为昏暗的几年。
这几年,明朝统治阶级老是出现兄弟相争的情况。当时的建文帝朱允炆,怕各地藩王势力太大威胁到皇权,跟自己信任的大臣商量完,就决定搞削藩政策。
说起削藩这事儿,那是明太祖朱元璋做的决定。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在各个地方划出一座城池,让他们在那里当藩王。
朱元璋过世以后,他把皇位传给了皇太孙,这人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当上皇帝以后,藩王的势力有点威胁到皇权了,于是他跟好几个信得过的大臣商量完,决定搞削藩的政策。
除了得把各地藩王的势力给削掉,朱允炆还得特别防着一个人,这个人不是旁人,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
朱允炆先把朱棣的好几批精兵护卫都调到塞外去驻守,就等着找个合适的机会,能一下子把朱棣的藩王地位给削掉。
燕王朱棣由于自身实力太强,成了朱允炆心里的大麻烦。
朱允炆的亲信大臣齐泰讲,「要是削藩的话,最先得对付的肯定是实力最强的燕王。」
但另一位大臣黄子澄可不这么想,他反驳说:「燕王有功,过错又少,不适合先拿他下手。」
经过多次商量,朱允炆决定最先拿周王开刀。
他选周王的原因挺简单,周王跟燕王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朱允炆怕他俩兄弟齐心,一块对付他,于是就削了周王的藩王地位,还把周王全家都扣下了。
搞定周王后,朱允炆可没机会好好松口气,因为后续还有好几位藩王在那儿虎视眈眈呢。
1399 年 4 月,朝廷着手对付各个地方的藩王,齐王藩位被削掉后,他生性骄傲,受不了削藩的屈辱,带着全家一块儿自焚死了。
齐王死了以后,朱允炆接着就冲着湘王和代王去了,把他们的势力给除掉,然后分别把这俩人关在不同的地方。
眼瞅着朱允炆对自己的兄弟们都动手了,朱棣哪还能稳得住。
1399 年 6 月,过了俩月,朝廷又朝岷王下手了,连着削掉了四个藩王之后,身为众藩之首的燕王朱棣可着急啦,他可不想这么容易就被朝廷削弱了实力,更不想一辈子被人软禁着。
燕王朱棣这人啊,天生就聪明有谋略,善于筹划。他当下就拿定主意,绝对不能干等着朱允炆来削弱自己的力量,那样太傻啦。
另一边的朱允炆心里也清楚朱棣可不是好惹的。
商量了一阵以后,朱允炆决定让耿炳文和李景隆带兵去攻打朱棣,同时,他借着祭天的由头,把朱棣的宗室名号给废除了。
不过呀,建文帝朱允炆那可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可他只有些小聪明,没啥大谋略,领兵打仗的大本事也没有,几番争斗下来,到底还是斗不过善于打仗的朱棣。
燕王朱棣索性啥也不顾了,他下了个大逆不道的决心,打着「清君侧、诛奸臣」的旗号,一下子就朝朝廷进攻,把建文帝身边支持削藩大计的朝臣给围剿了。
1402 年,朱棣带着兵打进了那时的帝都南京,当上了皇帝,被称为明成祖。
建文帝朱允炆,有人说他在皇宫里放火自个儿把自个儿烧死了,可到最后也没找着能证明是他的遗体。另外呢,也有人讲他早发现朱棣有谋反的心思时,就给自己弄了条地宫的密道,好方便自己跑掉。
不过呢,正史上的朱允炆最后到底去了哪儿,是在靖难之役里死了,还是隐姓埋名活着,谁也不知道。
建文帝不再在历史舞台上之后,朱棣当上了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可当时朝廷里的多数人都是朱元璋的嫡系,好多人都不认可这个「篡权夺位」的朱棣。
朱棣这人向来心狠手辣,要是有人不服他,那就赶紧杀了了事。
他差不多把朝廷彻底清洗了一遍,居然还弄出了从来没有过的「诛十族」这种酷刑,每天刑场都鲜血直流,那股血腥味好多天都散不掉。
由于朱棣特别残忍,后来大家就把这次的流血事件叫做「壬午殉难」。
据史书记载,朱棣杀了朱允炆的大臣一共一百二十人。可这还没完,像方孝孺、黄子澄这些曾经给朱允炆出主意的人,朱棣对他们特别残忍,不让这些老臣干脆地死,反复折磨,不光用酷刑,还把他们全家都斩了。
比如说那翰林文学博士方孝孺,他拒绝给朱棣写即位诏书,就因为他曾说「他就算诛我十族又能怎样!」,心狠手辣的朱棣,真就残忍地把方孝孺十族都给杀了,总共八百七十三人,全都丢了性命。
方孝孺本人呢,被朱棣逼着亲眼看着自己的亲族被砍头,而且他自己还被凌迟了。
据说朱棣让人拿小刀从方孝孺的嘴唇一直割到两个耳朵,接着用「磔刑」把他杀了,方孝孺英勇赴死,死状特别惨,可朱棣还不罢休,还把他行刑的地方定在人特别多的聚宝门外。
除了方孝孺,朝廷里还有好多大臣都让朱棣给杀了,可朱棣的手段越残忍,那些支持朱允炆的朝臣们就越不肯乖乖投降。
靖难之役那会,当时的帝都南京城充满了血腥,久久都消散不了。
但是朱棣仍没停下他的杀戮举动,他梳理那些已经为朝廷献身的朝臣的关系网时,突然在御史大夫景清身上,瞅见一个人,好像跟景清关系不一般。
【景清行刺失败,刘固一家惨遭牵连】
这姓刘的一家人,当家的叫刘固,之前在青州当教谕。他这人正直,还廉洁奉公,特别受百姓喜爱,就连当时当御史大夫的景清也很欣赏刘固的学识跟为人。
不过呢,这刘固那可是相当孝顺。他觉得自己老妈岁数大了,得有人一刻不离地伺候着,他一直都是个孝顺的主儿,不舍得让别人替他照顾老妈,于是就专门上了道奏折,请求回老家去。
这封信到了景清那里,景清想起刘固,觉得他人不错,当时明王朝正缺人才呢,于是他就给刘固回了封信,大概意思是让刘固别辞职,还说可以把他老妈和全家都接到南京来。
刘固收到信以后,琢磨了好多天,觉得景清的提议挺不错,景清也说了,会给他们不错的条件,能让刘固一家子过得安稳又舒服。
刘固这人本来志向远大,要不是他老妈病重得厉害,他才舍不得放弃自己喜欢的事儿呢。这时候,景清的提议可把他的难题给解决了,既能接着去追求理想,又能亲自照料老妈,多好的事儿啊,为啥不呢?
于是刘固同意了景清的想法,跟家里人商量完,全家就搬了,从青州搬到南京。
可是刘固一家刚在南京安顿下来,没想到「靖难之役」就突然爆发了,整个南京城变成了火海地狱,这时候的景清忙着处理政事,顾不上刘固。
朱棣带着大军打进了南京,建文帝没了下落,朱棣自己称是明成祖,把年后改成了「永乐」。
不过好多忠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人不肯顺从朱棣,景清虽是个文臣,心里却守着正统,他在袖子里藏了把利剑,想着瞅准机会给朱棣致命一击。
可景清哪能跟狡诈又多疑的朱棣比呀,朱棣很快就察觉了他想要行刺的心思,还当场就把他给摁在地上扣押起来了。
朱棣让人一颗一颗地拔掉景清的牙,活生生剥了景清的人皮,还把他全族的人都株连了,景清含冤而死。可杀红了眼的朱棣还没消气,觉得所有跟景清有牵扯的人都有反心,要把这些人全都杀了。
这场残忍的杀戮又叫「瓜蔓抄」,意思就是「顺藤摸瓜」,景清所有过往有过交往的人,不论关系亲疏远近,他全都下令给抓起来了。
在这当中,就存在曾经跟景清有书信交流的刘固一家人。
刘固难道不无辜?刘固确实无辜。
因为他跟景清实际上没啥密切的来往,就连他们的关系也仅仅停留在景清劝他来南京上任的那一封信上。
景清劝刘固来南京,只是因为替朝廷着想,有爱才之心,没啥个人的心思。
但生性凶残的朱棣可不管这些,他觉得刘固是景清请来南京任职的,还在南京给他安排了活儿,而且他俩住的地方紧挨着,这么多巧合凑一块儿,刘固就算长八百张嘴,也没法跟朱棣说清楚。
他心里模模糊糊明白,就算跟朱棣解释,朱棣也不听,更不会信他。
就这么着,朱棣把刘固全家都给抓了,关进大牢,接着选个日子处死。
【十五岁少年愤而反抗,连杀十几人】
在牢里的刘固,满心都是深深的绝望跟无奈。特别是瞅见自己上了年纪的老母亲,以及弟弟刘国和才 15 岁的儿子刘超,心里一酸,猛地吐出一大口血。
老母亲天天哭个不停,弟弟刘国也六神无主,哪还有刚到南京那会儿的那股子精神劲儿。
这时候,刘国突然有了个想法,他叫哥哥刘固向朱棣投降,可刘固心里记着景清的帮忙,又想起景清死前遭的罪,一脸严肃讲:「建文帝没了,咱们本该殉国,咋能向一个贼人投降!」
一家几口人抱作一团,放声大哭,可年少的刘超却相当冷静,他心里虽说害怕,可更多的是马上就要喷发出来的愤怒。
过了几天,刘固他们一家人被押去了刑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重重的刑具,被刽子手摁在了断头台上。
残忍的行刑开始啦,刽子手拿着闪着寒光的鬼头大刀,往刀身上喷了口烈酒,接着双手使劲往下一砍,瞬间鲜血喷溅,一条生命眨眼就没了。
刘超眼睁睁瞧着自个儿家人被行刑,双眼都红了,他憋着一口气攒着力,冷不丁趁着旁人没防备,狠狠挣脱了绑着他的绳索,大伙就听见他朝着天空长长吼了一嗓子,那声音里全是不甘心和愤怒。
大伙都被这突然的变故给惊到了,可刘超没慌,很快就盯上了刽子手手里的鬼头大刀,在场的人就瞧见刘超身子一闪,毫不犹豫地朝刽子手冲过去了。
刘超跟一阵迅猛的闪电似的,才 15 岁的他,打小就学兵器武术,身子比一般小孩都结实健壮。
然而那刽子手明显也没反应过来,他手里那把沾着刘超家人鲜血的鬼头大刀,竟被刘超给抢过去了。
刘超瞅瞅四周,心里头的恨意一个劲儿地闹腾翻滚,他再扭头瞅瞅倒在地上的家人的尸首,只觉得一腔热血猛地往上冲,一下子就给他带来了使不完的劲儿。
「一定要报仇!」
这会儿的刘超,心里就一个想法:「我得给家人报仇!」
刘超简直就是被赶到悬崖边的走投无路的野兽,他一下子拔刀出手,毫不迟疑地把刽子手给杀了,那刽子手到死眼睛还瞪得老大,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命会被一个 15 岁的娃给要了。
杀红了眼的刘超再次举着大刀朝旁边的护卫冲过去,见着一个人就砍,人群一下子就像鸟兽一样散开,纷纷逃命。
这时候,刘超满心愤怒,他就想着,祖母、父亲和叔叔的命,得让这些人赔,就算下了阴曹地府,也多拉一个人给他们陪着。
刘超连续砍了十几个人,别人的血溅得他浑身都是,可他压根不在意。
不过刑场上的护卫可不是好惹的,最初受到惊吓后,很快就反应过来,一块儿冲上去把刘超给制服了。
常言说双拳难敌四手,刘超到底还是寡不敌众,在刑场上被护卫用力摁着跪到了地上。
回过神的大臣赶忙向朱棣汇报,朱棣听完底下人的禀报,一下子怒了,猛拍一下桌子,大喊:「诏磔之!」
可怜的刘超啊,最终在朱棣的指令下,被处以凌迟的极刑死掉了。
刘超被处死了,朱棣心里还是不平静。一个才 15 岁的小孩,临了居然有那么大的劲头,不光挣脱了牢笼和绳索,还一连杀了十几个人。
朱棣可能会琢磨,说不定刘固一家确实是被冤枉的,可这人都已经被处死了,如今再琢磨这些也没啥用,再说了,就这么几条人命,朱棣根本不在乎。
后来,【明史】里有这样的记载:「临刑的时候,仰头大喊一声,网绳全都断开了,还抢过刽子手的刀一连杀了十多个人」。
虽说刘超和无辜的刘家人成了朱棣政变的牺牲品,可像这样被冤枉丧命的可不少,不得不说,每朝每代皇权的更换,都得有好多人命搭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