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战国时期知名说客,合纵连横的发起人,因联合六国抗秦,被六国国君奉为上宾,执六国相印。
但苏秦一开始出外游说,并不是冲着六国去的。
毕竟,说动一国国君和说动六国国君的难度不成正比。如果能抛开六国,直接说服秦国国君的话,后面的路可就顺畅多了。
为什么口才极佳的苏秦偏偏说不动秦国国君呢?
1.
苏秦,东周洛阳人,师从传奇名师鬼谷子。
同很多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一样,苏秦毕业后游历多年,混得一直不咋好,后来甚至沦落到了要露宿街头的地步。
为了「曲线救国」,苏秦顶着全家人的冷嘲热讽回到家中,以「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悟出了成就大事的诀窍后,决定再次出门大展宏图。
苏秦先去求见的不是各诸侯国国君,而是同在洛阳的「老乡」周天子周显王。他希望,能帮助周显王号令群雄,重新夺回属于周王朝的至尊荣耀。
很可惜,周王室的衰败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周显王身边的人看不起苏秦,另一方面,周显王自己也不信他。
可怜那么厉害的苏秦,竟然被人当成骗子对待。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没办法,只好把目光转到了地处西陲的秦国头上。
此时,秦国已经通过商鞅变法大大提升了国力,在各国中地位抢眼。
尽管秦孝公死后商鞅遭了殃,但对商鞅恨得咬牙切齿的新上任的秦惠文王并没有废除新法,秦国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费了一番周折后,苏秦来到秦惠文王身边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秦国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是真正的天府之国。凭借秦国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实力,完全可以称帝而统治天下!我有连横之策可助大王一臂之力!」
秦惠文王打量了苏秦半天,无法掩饰内心的反感。对于他来说,一个商鞅那样的「天天搞事情」的说客已经够让人烦心了,现在好不容易解决了商鞅,怎么又来一个说客,还劝自己称帝,这人的忽悠水平简直比商鞅还厉害。
于是,秦惠文王也毫不犹豫地赶跑了苏秦。
方诛商鞅,疾辨士,弗用。——【史记·苏秦列传】。
2.
返回中原的路上,苏秦十分沮丧,如果周王或者秦王肯重用自己,那大家一定是可以双向成就、各取所需的。
奈何这两位有眼不识泰山,白白错过机会。既然如此,那就走那条最复杂的道路:游说列国抗秦吧!
接下来的苏秦,来到六国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层层剖析,终于说服了六国国君,开启了合纵之路。
因为有苏秦的合纵,秦国十五年没敢出兵函谷关,六国合纵取得了显著的功效。
那么,为什么苏秦能说动六国国君,偏偏说不动秦惠文王呢?
第一、时机不对。
秦惠文王19岁即位,即位第二年改「公」为「王」,成为秦国第一王。
在秦惠文王当政期间,他通过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等军事行动,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样一位霸气的秦王,人生目标和苏秦提出的以「连横」战略吞并六国的「提案」,是存在高度一致性的。按理说,两人应该一拍即合才对。
但问题是,秦惠文王刚即位时的秦国,虽然通过商鞅变法提升了国力,但并没有具备发兵东进的实力。
一旦冒然出兵,很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到头来赔了夫人又折兵。
秦惠文王的打算是:安稳内部,继续用商鞅变法来强秦,等到军力强盛、时机成熟时,再出兵扩充地盘。
而苏秦恰恰撞在了秦惠文王准备砸牢基础的时间段,秦惠文王又怎么可能会在此时重用他呢?
第二、缺乏外力刺激。
苏秦没能办成的事儿,后来被他的同学张仪给办成了。
史载,苏秦通过合纵之术取得六国国君的信任飞黄腾达后,落魄的张仪以连横之术,前去求见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听完张仪的连横之策后,高兴到手舞足蹈,当场决定重用他,给他至尊的荣耀。
其实,张仪和苏秦的连横之道异曲同工,顶多就是比苏秦讲得更详细更有深度一些,为什么秦惠文王偏偏就能听进去张仪的话呢?
那是因为,在张仪去往秦国之前,苏秦已经通过合纵战略,联合各国几次攻秦,给秦国施加了无数压力了。
此时的连横之道对秦惠文王来说,已经不是一统天下的战术,而更像是解决当下秦国困境的「绝招」。此时再面对苏秦、张仪这类说客时,秦惠文王当然不可能再像之前那般反感。
这就像是你给一个初中生家长推销高考用书,磨破嘴皮也卖不出去,而孩子到了高三呢?是不是不用怎么讲就达成合作了?
3.
综合来说,苏秦能够说服六国而说不动秦国,不是因为他能力差,而是出现的时机不合适。
老同学张仪能在秦国受到重用,不是因为张仪的能力远远超越苏秦,而是因为有了苏秦的合纵术给秦国施加压力,张仪的连横术才显得那么雪中送炭。
其实在生活中也是这样,有时候你倾尽全力去做的事,却没有办法取得应有的成果。
有时候你的举手之劳,获得的成功却超越你的想象。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时也,运也」。
苏秦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挫折时不要先怀疑自己、贬低自己,有时候真的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时势的问题。
人生在世,我们既要顺势而为,也要保持一定的钝感力,学会看淡、看长远。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保证自己一直行走在良性的轨道上,柳暗花明,或许就在下一个十字路口。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