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井冈山,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也是毛主席一生军事传奇的起点

2024-04-14历史

1956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6年的井冈山,豪放地写下了【念奴娇·井冈山】一词,其中有一句「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足见当时的险恶处境。毛泽东从敌我形势出发,毅然决定带领队伍走上井冈山,正是从井冈山开始,革命有了一个立足点,从此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成就了毛泽东一生伟大的军事传奇。

为什么说上井冈山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量的革命组织和进步团体遭到查封、解散,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遭到捕杀。反革命政变的发动,也正式宣告大革命失败。这件事对毛泽东的震撼很大。他由此认识到,不能对敌人抱任何幻想,革命必须通过武装反击才能取得胜利,并在8月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决定在9月开展武装暴动。

9月,秋收起义爆发。这次起义的原定计划是在修水、铜鼓、安源同时暴动,待各路胜利后,合力攻打长沙。这里可以看出,最终的矛头指向还是「长沙」,此时并没有「上山」计划。

秋收起义一经发动后,实际上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当时起义分为三路,参加的农民不过5000人左右,并且除安源以外,很多地方的农民武装并没有组织起来。在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下,农民武装都遭到重创,最后起义人数已经锐减至1500余人左右。

眼看刚刚燃起的革命火种就要被扑灭,敌我力量悬殊,迫切需要找到一个落脚点。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集合革命武装召开会议,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向罗霄山脉南段挺进,初步决定是退守湖南汝城,以待时机。可以说,直到此时仍没有上井冈山的打算。

那么又是什么事情促成上井冈山?从外部原因来讲有两点。一是9月底,宋任穷带给毛泽东江西省委的一封密信。在信中,时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的汪泽楷透露,宁冈地区有党组织和武装力量,群众基础好,让革命队伍可以前往。

二是10月初,在南下过程中,毛泽东所领导的武装起义部队得到消息,南昌起义的叶挺、贺龙已经在潮汕失败。在当初决定南下时,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和叶挺、贺龙部队接应的打算的。此时,形势已经急剧变化。如果仍然沿袭占城的做法,最终只能招致灭亡。

最后,毛泽东力排众议,他展现出异乎寻常的军事战略才能,把目光落定在:井冈山。

为什么说上井冈山充分体现毛泽东独特的战略眼光?

毛泽东决定「上山」,实际当时受到很大阻力。他曾和前委剩下的几个委员商量。但是大家都不同意。最后,毛泽东用决断的口气说:「目前敌强我弱的形势,需要我们退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去。这件事,我负责,我会向湖南省委报告的」。足见当时他决心的坚定。

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优势,首先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即使围攻,也很难携带重型武器,而地远贫瘠,敌人又不可能在这里久留。

其次是地处湘赣交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里就是两省军阀争夺的「中间地带」,不论是湖南军阀还是江西军阀,想要进攻革命根据地,难免损兵折将,而又不一定能够拿得下,无论怎么讲,这都是意见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事实也证明如此,1928年,刚刚在井冈山站稳脚跟,蒋介石即严令江西军阀朱培德进剿,当时朱培德仅仅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完全就是应付的架势。

此外,就是群众基础好,毛泽东在上山前,在宁冈古城召开扩大会议,深入了解当地情况,正如1928年,毛泽东写给中央【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仍强调:「整个的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各部分比较起来,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选择井冈山,并不是毛泽东一时的想法,相反是经过很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反复思考。

最后就是争取到了王佐、袁文才领导的农民武装力量,使得当地的农民武装愿意和工农革命军相结合,由此工农革命军得以进驻茅坪,得到休养,同时也壮大了武装力量。

为什么说毛泽东选择「上山」是无比英明的决策?

同样是起义,也同样发生在一个时期,但是选择的道路不同,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州,在潮汕被彻底打垮,只有朱德、陈毅率领不到千人的残部,最后到达湘南,后又上了井冈山,才逐步恢复生机。

广州起义,由张太雷和苏联顾问亲自领导,骨干还是号称1300人的黄埔军校学生,起义后和坚守城市的强军对垒,最后不到三天就失败,几乎耗尽了这些宝贵的军事人才。

只有毛泽东超出常人的军事眼光和战略判断,毅然选择「上山」,深深根植于群众,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最后在重重围剿和封锁中,依然保存了革命火种,并最后建立了红色政权。

彭德怀后来也回忆说:「我当时就感觉,对天上有飞机,陆上有火车、汽车……且有电讯、电话等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的敌军作战,没有根据地是不行的。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对毛润之的敬仰」。

毛泽东「上山」的道路,其中原因固然是形势所迫,但更大的原因是毛泽东心中根植于人民、人民战争想法的必然选择。

自1928年10月开始到1929年1月离开井冈山,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工农武装斗争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在毛泽东几十年的征战生涯中,算得上是「弹指一挥间」。但是,这次「上山」的选择,是他把笔杆子、枪杆子、马克思主义的完美结合,他一直反对教条主义,一直强调要结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只有在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革命的火种才能保存下来;只有深深依靠人民,革命的这团火才能越燃越旺。

这一次在井冈山积累的经验,深深影响着他以后「人民战争」的军事战略思想,开启了独具特色的军事斗争道路,从此起步,经过曲折漫长的革命斗争,仅仅依靠人民,最终成就了一名伟大的军事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