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被轻视的曹真:南下败吴,西挫诸葛,令司马氏一族「不敢妄动」

2024-02-07历史

他真的只是一介庸将吗?

是什么原因导致曹真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轻视?这名为曹魏效命的名将,是否真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那般不堪一击?让我们来深入探究历史,寻找真相。

曹真本是曹操麾下大将秦邵的儿子。秦邵追随曹操征战时战死沙场,曹操为缅怀老部下,收养了年幼的曹真,视如己出。在曹操的悉心教育下,曹真逐渐成长为一名威风八面的猛将。

建安末年,曹真开始跟随曹操征战沙场。在与刘备的汉中争夺战以及与马超的河西战事中,他表现异常出色。尤其是在激烈的定军山之战中,曹真奋勇杀敌,为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这让曹操对他的才能和勇武之心倍感欣慰。曹真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校尉,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军。魏文帝曹丕继位后,他继续辅助新主,屡建战功。

222年,魏文帝曹丕亲率大军南下征伐东吴。这次战役的先锋大任,便落到了时任大将军的曹真身上。

曹真深知先锋的重任,一个闪失可能会葬送整个战役。因此他全力以赴,首战便大破东吴名将孙盛,接连击败鼎鼎大名的诸葛瑾。很快,曹真的军队攻至江陵,与东吴猛将朱然展开激战。

这场战斗异常惨烈,朱然死战不退,与曹真僵持多日。最终,曹真机智地切断东吴援军,才将朱然的部队生擒。曹真立下首功,为魏军夺取战役主动权奠定了基础。

此役之后,曹真一战成名,声名远扬。当时的人都说,他必将是下一代的张辽、典韦,是曹魏未来的主心骨。曹丕也对他刮目相看,加封其爵位,让他成为手握重兵的超级大佬。

6年后,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领军北伐。此次北伐势大如潮,轻松占领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曹魏朝野为之震惊。明帝曹叡意识到必须派出猛将前去应战,遂向时任大将军的曹真求援。

曹真当即带领老部下张郃等人前去抵抗蜀军。由于熟悉诸葛亮的用兵策略,他采取分兵两路的战术。一路令张郃突袭诸葛亮手下将领马谡,将其大破。另一路则亲自率主力与蜀将赵云大战。

在箕谷一战中,曹真尽出浑身解数,连番猛攻,终于击溃赵云,逼得诸葛亮只能丢盔弃甲而逃。安定人杨条见大势已去,也率领百姓投降。至此,曹真成功收复三郡,全歼蜀军一部。

但是曹真深知蜀汉丞相绝不会善罢甘休。为防其卷土重来,他特意令大将郝昭、王生加固陈仓城防。果然,第二年春天,诸葛亮再次出兵袭击陈仓。然而郝昭早有防备,将蜀军的攻势尽数挡住。这次北伐再次以失败而告终。

两次大败聪明绝顶的诸葛亮,曹真的名声达到顶峰。当时的人都说,能])),和诸葛亮鏖战不下风的,只有曹真一人而已。

不仅在军事上,在政治方面,曹真也有相当突出的建树。曹丕临终前,他与陈群、司马懿并称为四大辅臣,辅佐新君曹叡。其中,曹真与同为曹氏宗亲的曹休结盟,共同限制司马懿的权力扩张。

曹休去世后,权倾朝野的司马懿终于找到机会,意图扩大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然而,曹真却成为他登峰造极的最大障碍。因为曹真出身曹氏宗室,又有军功在身,在朝中受到广泛拥戴。

在政治斗争中,曹真可谓心计过人。面对司马懿的步步紧逼,他巧妙利用明帝的信任,将曹氏宗族中的能臣一一提拔重用,联合在一起共同对抗司马懿的势力。在他的精心运作下,朝中形成了以曹氏一族为主导的政治联盟。这为稳固曹魏王朝的统治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可见,正是曹真在一步步布局下,司马懿才无法得逞。正是他的奋力角逐,曹氏王朝的根基才得以巩固。若没有他在政治上的英明领导,曹魏恐怕难逃被司马懿篡权的厄运。

不只是在政治和军事领域,曹真的人品性情也相当出众。他待人和善,处事器量极大。这一点从曹魏明帝曹叡追思他时的诏书中便可见一斑。

诏书盛赞曹真「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没有利用与皇室的血缘关系作威作福,也没有因为手握重兵而目中无人。

曹叡在长期观察下,发现曹真并不仗势顶撞朝中元老,对下属也笑脸相迎,没有半点架子。这在当时身居高位的权贵中可谓凤毛麟角,故而深得皇帝的嘉许。

诏书中还赞扬他「劳谦其德」。这说明他工作勤勉,且谦虚低调。不弄权自大,也不居功自傲。曹叡见他处理政务,不分昼夜操劳,状似平常。故而极为欣赏他这种不矜功的做派。

曹叡如此高度评价曹真,足见真正的曹真为人温润谦和、品行正派。这与【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差距甚远。

在为曹魏效力30多年的过程中,曹真可谓忠心耿耿、恪尽职守。他先后侍奉魏文帝和魏明帝两朝君主,辛勤工作,立下赫赫战功。

即便身居高位,曹真也从未仗势欺人,机难他人。正如曹叡的诏书中所说,他「能守封盈位」,始终恪守大臣应有的本分。在朝堂上沉稳坚决,与奸佞小人划清界限;在战场上勇猛果敢,与蜀汉英雄争锋。他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忠义之臣,令曹叡极为倚重。

231年,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曹真终于不敌疾病,病逝于洛阳。曹魏明帝得知噩耗后,说自己「自幸曹真的第省视疾情」,意思是亲自去探望慰问过他的疾病。

曹叡还亲自前往曹真府第吊唁,对其功勋予以极高评价。并下诏褒扬他的功绩,使其永载史册。这充分显示出他对曹真这位大臣的亲近和信任有多深。

曹真终得明帝的亲自悼念、高度褒扬,他的儿子曹爽也得以继承其衣钵。这可谓是得君子之善终,忠心之士的最好归宿。追思他的诏书永载史册,流传千古。这是他那份赤诚忠心的最好写照。

曹真的军事生涯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无论是少年时期在曹营磨砺,还是壮年时在沙场杀伐,他都彰显惊人实力,令敌人胆寒。

尤其是一鸣惊人的定军山之战,更是彻底奠定他猛将的地位。当时刘备势如破竹,几乎要吞并整个汉中。形势万分危急之时, 曹真挺身而出,英勇抗敌。他亲自带领曹军猛攻,大破蜀军,斩杀敌司马,终于击溃刘备军势,保住汉中最后一线生机。

而228和229年两次北伐中,他更是发挥出异乎寻常的指挥才能。面对如日中天的诸葛亮,曹真不惧其威名,两次击败其北伐大军。使蜀汉丞相深感自己面对的是个难缠的硬角色。

可以说,正是有了曹真这位猛将坐镇边关,多次击退蜀军进犯。这才使得后方的司马懿有喘息之机,稳固内政;这才使得曹魏数十年基业得以长久延续。

所以,曹真对曹魏王朝的历史贡献,绝不亚于司马懿。在军事上,他可谓当仁不让,当之无愧的一代枭雄。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正史中的曹真实力强大、政绩卓著,不该被严重轻视。他两次战胜当世第一名将诸葛亮,政治上稳固局势、制衡权臣,为人也温润谦和、正直可嘉。

他忠心耿耿,恪尽职守,最后被明帝亲自悼念、高度褒扬。这名为曹魏效力一生的猛将,名副其实是当之无愧的忠义之臣、武林至尊。

所以我们有理由断言,曹真不是庸将,而是一介大将,一介奇才。历史早已给出公正的评判。我们也需要摈弃偏见,重新审视这位被不当轻视的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