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4年波兰总统抱怨中国一青年:他会引起三战!周总理闻讯啥反应

2024-01-08历史

1954年4月,周总理前往日内瓦,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也都派出了代表,参加这次会议,会议规格相当高。

在会议间隙,同为社会主义的兄弟国家波兰总统亚历山大·萨瓦茨基找到了周总理,对周总理吐槽起来。

「你们中国在朝鲜的首席谈判代表是个危险分子!也包括谈判组的其他成员,他们只讲原则,不会妥协,这非常危险!难道你们就不考虑这样做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面对萨瓦茨基的抱怨,周总理表示理解,不过他的内心却对这个首席谈判代表有了不一样的态度。

不久后,周总理回到了国内,他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叫做丁国钰的代表给叫过来。

那么这个「能引起三战」的丁国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在朝鲜谈判时都做了哪些事才让波兰总统如此吐槽呢?周总理把丁国钰叫到中南海又有什么目的呢?

闹革命的小石头

1915年,丁国钰出生在安徽的一处小山村,他的祖父曾经在当地当过教书先生,所以丁国钰能识很多字,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是个当地闻名的小机灵鬼。

1929年,我党在豫南、皖北、鄂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丁国钰的家乡恰好也在根据地里面。

不久后,红军浩浩荡荡,来到了丁国钰的家乡。

丁国钰的父亲、哥哥全都参加了革命,丁国钰自然跟随家人加入了革命的队伍,这一年,他才13岁。

别看丁国钰年纪小,但他能言善辩,也为他后来加入外交部埋下了伏笔。

当时,丁国钰是乡儿童团的活跃分子,有一次,丁家埠苏维埃政府召开了一次大会,丁国钰作为儿童代表,要求他上台讲话。

大家都觉得一个小屁孩,能说出什么高论,没想到丁国钰竟然一鸣惊人!

在台上,丁国钰如是说道:「同志们,我们干革命,就好比建房子!你们县区的苏维埃、赤卫队就好比大石头,而我们儿童团,就好比小石头。大家都晓得,盖房子只有大石头是不稳固的,小的缝隙必须要让小石头来填平才牢固!我们儿童团的作用极大,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积极努力工作,共同为扩大苏区、建设苏区而不懈奋斗!」

丁国钰的这番「石头论」一出,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他鼓掌,大人们也对他另眼相看,不久后,他就升任为儿童团大队长,14岁就成为了当地儿童团体育部部长兼任宣传部部长一职。

1931年,丁国钰已经15岁了,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为了当地保卫局侦查科的一员,不久后调任中共皖北道委机关书记。

此时,国民党对鄂豫皖边区展开了围剿,时任红二十七师副师长的徐海东来到了丁国钰所在的地区,进行武装斗争,丁国钰从此跟着徐海东闹个敏。

在一次战斗中,我军和敌人展开了艰苦的白刃战,丁国钰一连击杀了多位敌人。

有一个国军士兵抓住机会,从后面给了丁国钰一枪托,接着用刺刀朝着丁国钰的心脏扎去。

丁国钰被打的失去了意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是他的战友及时赶来,给了那个人一枪,这才让丁国钰虎口脱险!

类似的战斗场景还有很多,作为一个红军战士,受点伤在所难免,丁国钰在参军时期,受伤十几处,他的小手指都被敌人削掉了!

战争锻炼了丁国钰的意志,丁国钰成为了一个硬汉,他不怕苦、不怕累,作战勇武,喜欢冲锋陷阵。

1934年,红二十五军进行长征转移,丁国钰也在其中。随着抗日战争的来临,丁国钰进入了陕北抗日军政大学深造。

在这里,丁国钰两次见到了毛主席,让他终身难忘!第一次见毛主席是在1938年,那时陕北边区并不算太平,毕竟胡宗南、马步芳的部队都在这附近盘踞。

丁国钰也清楚应当团结这些力量,所以经常送点礼品给马步芳,毛主席对他的统战意识感到很满意。

第二次见毛主席是跟着肖劲光、贺晋年二人,那时三个人坐在院子里聊天,贺晋年说到:「最近不太对劲啊,老百姓有房子住,有粮食吃,可我们只能吃黑豆,还出现了征粮困难,现在老百姓欺负我们了,我看这样不好!」

屋里的毛主席听到了外面的谈话,赶紧走出门来,笑着说道:「这其实是个好事!自古以来,都是当兵的欺负老百姓,没听说过老百姓欺负当兵的!你们说现在你们被老百姓欺负了,这正是我们革命的目的!老百姓不怕当兵的,说明我们纪律严明,让老百姓放心,你们要从这个角度看问题!」

一旁的丁国钰听完茅塞顿开,他也不禁感慨,毛主席看待问题的角度总是很透彻。

毛主席又补充道:「如果总让部队吃不好、没地住,也不行,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接着毛主席签发了一条命令,提出拥军优待的原则,这才慢慢解决了此类现象。

负责朝鲜谈判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丁国钰就被组织派到了东北地区工作,担任杨靖宇支队政治部主任,后担任4野第五纵队13师政委。

后来,丁国钰跟随大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丁国钰晚年回忆辽沈战役时,总是神采奕奕。

「我们和蒋介石主力打了50多个日夜,消灭了近50万人,那时夜晚的天空都是红色的,听不到别的声音!都是枪声、炮声!那仗打得真痛快,可是没时间睡觉,困得厉害,老睁不开眼睛……」

丁国钰跟随大部队参加了一系列的战役,一直打到了四川境内,此时,国家决定抗美援朝,丁国钰又跟着大部队,马不停蹄的赶赴朝鲜前线,和美国人厮杀起来。

丁国钰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在朝鲜战场上,成为了外交人员,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离不开一个人的推动,这个人就是李克农。李克农在抗大时期,就听说过这个丁国钰能言善辩,为人刚正不阿,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和他聊聊。

后来部队上了前线以后,丁国钰任42军政治部主任,一直打到了汉江南,来到了汉城脚下!

1951年,我军希望能和美国进行和谈,和谈小组包括的成员需要有中朝两国代表。

其中我方代表要有外交部人员和军方人员两大方面构成,军方刚开始由邓华将军担任,但是邓华没有时间来开会,还要忙着打仗,所以必须另派人手。

而丁国钰被李克农看中,以将军的身份(事实上,丁国钰也达到了授衔标准)来到了谈判小组工作。

刚开始谈判小组由李克农、乔冠华、邓华等组成,后来这个小组就变成了李克农、乔冠华、丁国钰、黄华等人组成了。

到了1954年的时候,丁国钰担任谈判小组副组长,杜平同志是谈判小组组长。

杜平经常要回北京,只要杜平不在,丁国钰就全权负责谈判小组的一切事宜。

谈判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和美国人谈判。

用乔冠华的一句话来说:「我方为了争取战俘问题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硬是同敌人多打了一年多的仗!

其实,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中美板门店谈判是发生在1954年,但双方的和平谈判早就从1951年开始了!毕竟谁都不愿意打那么久的仗,劳民伤财,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可是有一个问题,却卡在了双方谈判的节骨眼上,就是谈不成,这个问题就是战俘问题。

美国人对战俘问题的条件很多,心眼子也多!他们不愿意把我军战俘放回来。

美国人这样做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不想让战俘回到中国。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道:「如果把包括投降在内的战俘送回‘铁幕’,对将来是很不利的!」

美国人认为,不把战俘放回来,是「对共产党最有力的威慑」,因此对方在战俘问题上绝不让步。

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台湾,给蒋介石扩充兵源。要知道,此时蒋介石和美国人走得很近,他天天叫嚣「反攻大陆」,可是有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人手不够。

台湾岛就那么些人,蒋介石总不能指望美国人派大部队来实现他反攻的目的,所以他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扩大自己的兵源。

战俘对于蒋介石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手段,毕竟美国俘获了不少志愿军战士,如果能为蒋介石所用,这无疑壮大了蒋介石的力量。

出于这两个目的,美国方面迟迟不肯放人,我们就只能继续打,打到他们服气为止!为了战俘问题,志愿军又打了两年的仗!

丁国钰咄咄逼人

为了和美国人进行谈判,我国外交人员可没少下了功夫。丁国钰是将军的身份和敌人谈判,为了这个目的,还专门给他制定了一套将军制服。

美国人对丁国钰这个将军很敬重,不过他们对战俘问题,表示绝无谈判的可能。

这引起了丁国钰的不满,丁国钰强硬地表示:「那就继续打!我们不怕你们!」

对方一看我方的态度,不禁感到些许胆寒!丁国钰声音洪亮,铿锵有力,能镇得住场子。

谈判的花样有很多,丁国钰没少想了办法,只要他不满意的方案,丁国钰就会一言不发,不表态。

美国人一看我们不表态,也知道我们是不满意的,可他们又不能让步,就一直僵持。

最长的一次,双方僵持了整整130分钟,最终美国人憋不住气了,才说可以回去考虑一下。

还有一次,美国人拿出了新的战俘交换方案,朝鲜代表很生气,说:「你们这是换汤不换药!」

美国人腰板硬了一次,说:「那没什么好谈的了,我们不谈了!我宣布无限期休会!」

接着美国人拿起文件就往屋外走去,这是丁国钰学着京剧里的模样,对着美国人哈哈大笑,接着我方代表、朝方代表都跟着哈哈大笑。

美国代表被笑的全身不自在,他感觉被这些亚洲人给歧视了,气就不打一处来!

高傲的昂撒人,怎么能被亚洲人如此嘲笑呢?他赶紧回过身来,继续给我们谈判,内心别提多受屈辱了。

这是丁国钰给美国人准备的套路,为了这个哈哈大笑,丁国钰提前排练过,没想到真的奏效了!

丁国钰每次都能据理力争,驳的敌人哑口无言!为什么我们能底气十足?这是因为我们站在了道义的一边!

【日内瓦战俘公约】是国际认可的、关于战俘的最高法案,当年美国人是这个公约的发起者之一。

如今丁国钰研究透了这本法律,只要谈判稍有不对的地方,丁国钰就拿出来公约,质问对方:「你这是不合法的!你怎么能这样干呢?」

美国人用公约把有利于自己的奉若真理,把不利于自己的置若罔闻,这双标的嘴脸暴露无遗!

可是西方各国也不会想到,自己当初商量出来的条约,却成为了中国代表的谈判利器,颇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美国当然知道自己理亏,想耍小聪明却找不到应对的办法,最后无奈答应了我国的条件。

1953年,历经747天艰苦谈判,中美双方终于就朝鲜战俘问题达成了一致,彭德怀、李克农、乔冠华、丁国钰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协议这样写道:「在本停战协定生效后60天内,各方面应将其收容下的一切坚决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各方应将未直接遣返的其余战俘,从其军事控制与收容下释放出来,统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

虽然美国和中国达成了一致,但美国还是玩了一手阴的,志愿军被俘2.2万人,其中有14000人被美国秘密运送到了台湾。

这笔账至今美国都没有还清,着实令人气愤!美国人的无耻也显露无疑。

在战俘交接的时候,其中有一批被俘的志愿军战士,一共38人,却连10条大腿都凑不出来!

他们在战俘营遭到了美国人的虐待,有病也不送去治疗,最终无奈截肢,令人惋惜不已!

波兰总统的吐槽

战俘交接任务完成以后,丁国钰继续在朝鲜负责善后工作,一直干到了1954年7月。

1954年4月,周总理代表新中国,出席了日内瓦会议。会议上,各国就印度支那问题、朝鲜问题展开了唇枪舌战。

周总理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到今天都还是各国外交地基本准则。

分别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周总理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突破西方资本主义层层封锁,对外结交朋友的重要依据,为国际新型关系的建立做了突出贡献。

会议结束以后,各国都对周总理的「中国方案」佩服不已,甚至就连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很认可周总理的倡议,不少国外的首脑、外交大使过来找周总理庆贺,其中就包括波兰总统萨瓦茨基。

萨瓦茨基端起酒杯,和周总理闲聊起来,作为社会主义的兄弟国家,波兰对朝鲜问题一直很关注,对朝鲜战争中的趣事也有所耳闻。

其中,丁国钰想尽办法和美国人谈判,搞得美国人没脾气的种种举措,让萨瓦茨基敬佩不已。

他对周总理说道:「你们中国在朝鲜的首席谈判代表是个危险分子!也包括谈判组的其他成员,他们只讲原则,不会妥协,这非常危险!难道你们就不考虑这样做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萨瓦茨基所说的这个人正是丁国钰,周总理以前没见过丁国钰,不过一听萨瓦茨基都这样说了,内心也难免会对丁国钰产生兴趣。

周总理也理解波兰总统的态度,并不是他胆小,而是他真的害怕会把美国人惹急眼。

毕竟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又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头子,美国要是失去了耐心,很有可能会扩大战争,让自己的小弟投入作战,到时候就是世界大战的规模。

萨瓦茨基对丁国钰的强硬立场,感到佩服的同时,也难免会引起忧虑。

周总理宽慰了萨瓦茨基,并和他聊起了其他的故事。

回国以后,周总理非常欣喜,我党正需要丁国钰这种有态度、有立场的外交官。

他马上把丁国钰叫回了国内,并让他第一时间来中南海报道。

丁国钰还以为周总理找自己,是为了工作上的事,结果见到周总理后,周总理和他唠起了家常。

丁国钰和周总理唠完家常,就再次返回朝鲜,和大部队撤离,而金日成给丁国钰颁发了朝鲜共和国一级勋章,以示对他的嘉奖。

回国以后,丁国钰留在了军队,担任总政治部政治委员,突然有一天,领导告诉他要被调走了。

丁国钰说:「我打小就爱穿军装,我不走!」对方告诉他是周总理的意思,丁国钰这才改变了态度。

1955年1月,丁国钰成为了驻阿富汗大使,随后担任驻巴基斯坦大使。

当时巴基斯坦还不是如今的「巴铁」,还是亲美政权,丁国钰没听中央的指挥,和巴基斯坦搞好关系。

刚开始,丁国钰还被陈毅批评了一顿,嫌他乱弹琴,不过后来中巴关系改善了,陈毅、周总理都高兴地笑了。

很快,在丁国钰的推动下,两国签订了【中巴友好条约】,为如今的「巴铁」打下了重要基础。

此外李宗仁回国时,也是丁国钰负责的,后来中印边境矛盾,也是丁国钰出面的,他为祖国西南边陲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0年,丁国钰担任了驻挪威大使、埃及大使,在外交岗位上奉献了一生。

2015年,丁国钰走完了自己光荣的一生,享年99岁。

丁国钰从红军到外交官,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作为一个机智的外交官,丁国钰为祖国外交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位「差点引起三战」的老人值得后人的敬重,我们向丁国钰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