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淮海战役后期,军委紧急调400万包香烟,80万斤猪肉发到战士手中

2024-01-15历史

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继辽沈战役后,在淮海战役再次取得了解放战争的空前胜利。六十多万装备简陋的解放军经过六十多个日夜,打败了八十多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这是三大解放战争中规模空前的「大战」,敌我双方参战总人数达一百四十多万人。

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刚结束不久,中国经济尚未来得及恢复,国民党却敢擅自撕毁【双十协定】,拉响国内战争的号角,为何尚未恢复元气的国民党会如此嚣张?

据资料显示,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军事装备,几乎都来自于美军的支援,原来是大哥撑腰,才有的胡作非为。

为了应战,共产党竭尽所能给六十多万解放军配上作战的武器装备。此外,解放军的军粮、保暖衣物等问题也亟需解决,一人哪怕是一碗白米饭、一件军大衣,一顿操作下来起码也得上亿元。

数量有限的军费究竟是购置先进装备,还是筹备战士粮食?没有装备的战士会丧命,不能温饱的战士也会丧命。

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1949年,我军是如何出奇制胜实现淮海战役胜利的?当年官渡之战,曹操两万大军大胜袁绍十万大军,凭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那我军呢,凭的是什么?

陈毅元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的小推车推出来的

1948年9月,济南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上书中共中央,希望允许率兵南下乘胜追击,继续歼灭国民党的黄百韬第七兵团。

为了最大可能实现解放战役胜利,毛泽东从大局出发,接连几天开展关于淮海战役的战略部署计划。最后,毛泽东电告粟裕以三个阶段通关淮海之战,力求借淮海战役解放整个中原地区。

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派出六十万兵力,从不同方向秘密进攻徐州。国民党收到消息后,立马调动华中剿匪总司令部的十二兵团支援徐州,此时,国军驻守徐州兵力也达到了七十万人。

虽然,我军战略部署充分,但是这场战役岂非容易。

6日夜晚,华东野战军按计划逼近黄百韬的战略要点,随后发起进攻。不过,由于国军在武器装备及地理位置上都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我军的炮兵部队又没跟上大部队,这导致在双方交战中,我军多次出现炮火支援严重不足的情况。

发起反击的前三天,我军非但没有什么进展,还导致了自身的严重伤亡。面对装备先进、兵力优越的敌军的威胁,中共的主力军队的士气非但没有降退,反而高涨。

早在淮海战役展开战略部署时,中共中央就曾对战役进行了详细分析:按照当前的国内形势与部队的思想情绪来看,我军胜利占绝对优势。

虽然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为数不多,但凡是胜利的皆是民心所向。论民心,中共军队无疑是百姓心中最受欢迎的军队,不管他们在哪里行军作战,都能获得当地百姓的援助,包括这次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中,老百姓的参战规模可谓是达到了顶峰。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确实,淮海战役的胜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半功劳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半功劳是老百姓的。

首先是后勤巨大物资供给问题。

战争中最害怕的是什么?不是战死沙场,而是饥寒交迫。由于淮海地区的粮食长期遭到驻扎在该地的国军抢掠,加上连年灾荒,所以当地的粮食储量根本不足以支撑近百万大军的巨大开销。

一旦淮海战役的战线拉长,军中将势必出现粮荒危机。

早在战略部署时期,中共中央就料到了淮海战役的物资供给问题。但是由于连年战争,中央财政早已入不敷出。为了集中力量支援淮海战役,11月4日,华东局组建了统一的最高支前领导机关——华东支前委员会,统筹战役后勤保障和支前工作。

毛泽东说过,战争的伟大力量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据史料记载,淮海战役中所需的物资基本上都是从华东、中原、华北等解放区的老百姓捐送出来的。当时,淮海战役还流传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佳话。

为了充分发挥百姓的力量,党领导解放区的人民积极开展「耕战互助」运动。发起之后,运动空前高涨,全国各地支持共产党的老百姓甚至联合发起「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物有物,全力支援前线」的口号。

为了保证前线战士吃饱穿暖,家家户户昼夜碾米抹面,筹备菜蔬油盐、赶做军装。据不完全统计,1948年到1949年间,三大解放区共筹运了九点六亿斤粮食,军鞋七百多万双,军袜两百多万双等。一些妇女因为连续长期做鞋,甚至造成手指残疾。

物资来源基本解决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将这些物资运送给前线的战士?随着淮海战役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人数不断增多,粮食的供给问题日趋艰巨。

当时保守估计,假设每人每天按两斤粮食计算,那么每天军营后勤部就要备上一千两百万斤粮食。这是什么概念?按目前中国最大吨位的货车(四十四吨)计算,每天最低要往返二十八趟,才能运完当天的粮食。另外,由于作战区域地形崎岖复杂,水网、平原、丘陵觥筹交错,运送粮食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时,部队的军粮主要是由临近战区的鲁中南四、五、六专区以及渤海、胶东后方调配过来的,总量超一亿斤。邓小平发话强调:「尽大力将弹药、粮食运到前线。」

该如何解决如此庞大的物资运输任务?这时中共想到了此前在山东解放战役中的民站建设。民站建设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大规模运动战的需要而建立的,是当时人力及物资调拨的重要中枢机构。

部分基础民站已经有了雏形,但是谁去运输呢?这可不是百千人就能解决的运输任务,依据当时运输及交通条件,没有上百万人的运输团队根本难以保证支前任务顺利完成。

于是,我党在群众中开展了发动工作。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投身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中去,从而引导和激励了千百万人民群众加入了支前队伍。据不完全统计,淮海战役先后共动员了五百四十三万人民群众投身支前工作,包括随军常备民工二十二万、二线转运民工一百三十万,后方临时民工三百九十一万。

当时农民组织了劳动互助组,村里上上下下出现了青壮年出征支前,后方群众在家生产的壮观景象。

为了最大发挥民夫的后勤保障作用,中共在原有民站的基础上继续扩建站点,大站与大站之间相隔三十里,大站中间十五里再设立一个分站。据统计淮海战役前后,仅是山东运输线上就设有一百七十多个民站站点。这些民站都是支前民工为保证淮海战役的后勤运输工作,夜以继日赶出来的工程。

尽管这样,运输的民工队伍还要长途跋涉近千里才能将物资运送到前线。淮海战役期间,为保障前线供给,纵横交错的运输网上每天都会出现民工如流水般井然有序地推着小推车通往淮海战场的身影。

经过与敌军殊死搏斗,我军终于在第一阶段以全歼黄百韬的十万兵团宣告胜利。此时,国名党高层正内讧不断,蒋介石一边担心淮海战况,一边又害怕李宗仁等人篡位。

眼看国军在淮海战场逐渐失利,为挽救局面,蒋介石不得不电请国民党一级将军白崇禧出战指挥。但是蒋介石之前得罪太多人,当时党内外不少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白崇禧也存心拆台,婉拒不去,还制约蒋介石从华中地区调兵增援。

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我军人数、民工、俘虏人数直线上升,总数达到一百四十万人。为满足前线军粮等物资的供给需求,徐州解放后,我军又新增加了两种运粮方式——汽车运输和火车运输。

有人可能会问,为何到这个阶段才采取火车运输?我国之前的交通条件极其简陋,大部分地区并没有轨道支持火车通行。此次成功开通火车运输,全仗支前民工日夜赶工修筑铁路轨道。

新的运输方式投入到粮食运输上后,短短十六天,支前民工就成功将四百多万斤粮食从徐州运到萧县,顺利完成了对追击部队的粮食供应任务。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结束后,粟裕,陈士榘,钟期光,张震等华野将领认为前线部队连续作战,日夜不停,经常吃不到油盐,应该好好慰劳一下,于是建议华东局组织慰问。此事被军委知道后,周副主席亲自致电华东局:凡我华东,中原参战部队,一律慰劳以香烟5包,猪肉一斤,凡不吸烟者,以其他等价物品代替。

当时中野和华野的部队已经增加到了80多万人,每人一斤猪肉,五包香烟,就是80万斤猪肉,400万包香烟,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当时香烟好弄,华东局自己就有卷烟厂,但是猪肉却不好弄。

为了筹措80万斤猪肉,华东局一面组织干部统一收购老百姓的猪肉,一面到集市上以四斤麦子换一斤猪肉。那些天从城镇到乡村,到处都在屠宰生猪,收购猪肉,很多群众宁愿自己不吃猪肉,也要把猪肉贡献出来给前线的将士。80万斤猪肉仅仅用了十余天就筹措完毕,运输到了前线战壕里,让战士们过了一个好年。

由于军民团结,前后方配合顺利,我军在淮海战役中节节胜利,大败蒋介石威风。国民党兵官是越打越悲观,打到最后甚至丢盔弃甲,各自逃命。除此之外,国民党还遭到了各路百姓的打压。杜聿明回忆说:「徐州附近的人民对于国民党实行了严密封锁,国民党特务只能派出,无法返回。」

淮海战役进行到中后期,国民党的金主爸爸美国,也逐渐对国民党失去了信心,拒绝再向蒋介石提供任何增加援助的请求。

随着战线拉长,国军的储备物资逐渐开始出现缺口,每人每周分不到一斤粮食,为了争夺空头食物,甚至开始了自相残杀。

战役发展到第三阶段,可以说国民党在这场战役中已经完全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他败了人民解放军,败给了广大人民群众,也败给了自己。

当时共军已经消灭了国军三十四个师,同时包围了邱清泉第二兵团和李弥第十三兵团的二十二师。为了配合平津战役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共军提出暂缓对杜聿明部的进攻,休整二十天。最后,被包围的杜聿明部,粮尽弹绝,战士士气极度低迷。

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宣告胜利。

临近淮海战役结束前十天,邓小平曾亲自到支前总兵站——河南商丘,当时呈现在邓小平眼前的是数不尽的支援物资,如炮弹、炸药、粮食、布匹、服装、军鞋等。看着眼前那些从仓库堆到车站站台的大片物资,邓小平笑得咧开了嘴。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国军的失败远非是战败那么简单,即使他凭借美国的援助胜利了,其胜利的果实也不会持续太久。

据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回忆:当他以解放军俘虏的身份出现在临涣集集中时,他看见市集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解放军和当地百姓有说有笑。然而,反观当年他率兵同样是经过这些地方时,当地却连一撮猪毛都没看见。百姓看见国军就如看见狼一样,躲得远远的,大气也不敢出。由这样的统帅统领国家,谁又愿意追随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正如淮海战役中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一直以来,共产党都是人民群众的强劲后盾,而人民群众也都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希望「小推车」精神更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