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佛回寺·西山梵音空余响 霸府别都历苍茫

2024-01-24历史

01 霸府别都

东魏北齐时的晋阳,曾是高家的霸府别都,从北魏尔朱荣时代起,便以此地遥控朝政。这里,记录着北齐的崛起,伴着北齐的帝王们出生成长离去,亦见证了北齐最后的抗争。随着高欢之孙高延宗在晋阳力挽狂澜的最后那战失之毫厘,北齐的国运也最终走向尽头。

晋阳的西山,作为霸府晋阳城的一道天然屏障,抵御着当时西贼的进攻。在周与突厥来犯齐国时,这一片便有过诸多的故事。

兰陵王的神道碑中,记载过孝昭帝离世时,兰陵坐镇龙山防范周兵的景象。兰陵的兄长河间王孝琬惨死后亦曾被瘗诸西山。

西山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在晋阳以西,由北到南分布着蒙山,太山,龙山,天龙山。除了防御之外,这些山更承载着皇家的信仰,成为了礼佛避暑的圣地。【北齐书】中,就提及过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

除了几座现今知名的石窟外,这广袤西山中还分布着许多规模不大的小石窟。佛回寺便是其中之一。而这处石窟,是户外人士们徒步多选的路线,想来路程不算平坦。

并州的天气呢,因地理因素影响,就如孩子的脸,总是说变就变。不过这一次的我们似乎很幸运,达到晋阳城的那日,又是晚间突来了乌云暴雨。不过这场大雨更像是欢迎仪式,给我们带来了炫美的夕阳光影,跨越古今城市的彩虹,还有照亮天际的闪电,而此后的几日竟在大雨过后都是明媚的阳光。

佛回寺的行程,也因天气的转好得以成行。

02 古村残寺

一早,五人汇聚于一车,前往了晋阳的西山,又与久未见面的南山兄汇合,开启了今日的石窟寻迹。因为赶上了中元节,也是佛家的盂兰盆节,当地的不少车一早便排在了进山的卡点,要检查火烛后方能进山祭扫。

天空万里无云,沿途不少马儿在山上闲逛,让人感慨千年后的并州之地,仍是战力极高的。两侧的山峦陡峭,裸露的石壁上不乏煤炭的痕迹。

行驶中,还能途经一处崖壁附近的古村落——程家峪村。

其实关于佛回寺的记载,翻遍了县志,也只有「佛回寺在程家峪」一句。但从其年代来看,应该存在已久。或许在历史上,佛回寺是属于周边其他寺庙石窟的,只是年久荒废,联系斩断,才逐渐独立了出来。

佛回寺,按现今的说法,原名为福慧寺,是因晋源当地的口音而被称为佛回寺。其建造时间可能早于天龙寺。可以说,是西山一带饱经风霜的老者了。

很快,开到最后一处可以停车的地方。因为后续的路程难以车行,大家纷纷下车,拿上登山用具,准备徒步走完这最后一段。

一下车子,见南山兄拿出把菜刀,着实惊了一下…这才听说山上的路杂草乱枝多,心里不禁嘀咕起这路有多难行,更担忧起阳后久不运动的自己穿着汉服到底爬不爬得上去…

大约行了20分钟,突然发现了路旁躺着的石质屋顶残件。它似乎是什么石壁上脱落下来的构建,因为其中一面有明显凿过的痕迹,另一面则残存了庑殿顶的形制,看起来级别蛮高的。

不及探究它的来处,在同伴的催促下,我们继续赶起了路。

越往前走,道路越发狭窄,也多了不少马在前前后后开路。

直到,杂树越发茂密起来,此时 菜刀应该发挥作用了,然而同伴只是试着砍了下前方不到拳头粗细挡住路的树枝,不想,这刀的质量不太好,树上只留了一道浅痕,刀竟是直接就豁了口…开路工具瞬间报废成了废铁…无法下, 大家寻了他路,顺着脚下 潺潺流淌着的水道, 溯游而上,再用手简单拨开周围的杂树枝条,时钻时爬地前进。

我和果果两个人穿着汉服,便给裙子打了几个结,系在腰上以便行进。不过可能因为我的裙子重了些,没走几步就松垮地垂下来,加上一直不爱用登山杖,今日我又拿了,只得将裙摆搭在手臂上,再一手拿着相机,一手拄着无处安放略显碍事的登山杖。

疫情后身体比以前虚得多,从上山开始,我这种以前不怎么出汗的人,竟然汗如雨下,走一会就感觉洗了把脸,眼睛被滚落的汗水浸得沙疼沙疼,完全睁不开,步履比以往也沉重了太多,着实狼狈的说。此刻再看到比我年长许多的夏姐从容上下,真是自愧不如。

穿过密林,爬上大石,跨过树木,涉过浅滩,又登上残破满布青苔的楼梯,总算是到了佛回寺的遗址。

与其说是遗址,这里更像是重修的窑洞。三处窑洞,门外堆着后世的石磨等残件。内部的话,一个里面堆满了后世木料,墙被刷满了水泥。一个似乎成了蓄水之地。只剩下一个留了些古意的。

步入洞中,洞内正壁处,几尊露出了泥胚木架的佛像,东倒西歪。

两侧的墙壁上,尚存的壁画不时让我们惊喜,似乎还有叠加的痕迹在。

其中一壁,残存的画面上,红衣的刽子手持刀而立,正与地上裸着上身被反手绑缚的犯人看着一个方向。

他们视线所及之处,是一座庑殿顶的建筑,其内坐着一头戴幞头,身着官袍的人,或许是这里的地方官。他的两侧侍立有文书和小童,他们身着袍服,装扮偏明代。

他们所在的房屋上方,则是一腾云的女子,宽袍大袖,红色半臂,眉目如画,云髻朝天,不知是哪方仙家降临此地?

不过我感觉这壁画的故事说得就是这位仙家普渡众生的故事,因为在这面墙上,她的形象出现了不只一处,并且头上是带光环的。

只可惜,其他的内容或剥落或被呢子覆盖,个别人物形象和为标注人物名字所留的红色格子中,均无法识别全貌和文字了。

对面的墙上,损毁则更为严重一些,图案无法辨识。唯有一株顽强的植物穿破了后世的材质,斜生在壁前,让这里多出几份生机来。

03 佛回未回

简单记录了这处洞窟之地,我们继续向上攀爬。站在寺外向山涧一望,这山还真有点沟壑纵横的眩晕感。

向上不多远,又是一头大汗,终于在大家被沿路各种蘑菇吸引去注意力后不久,看到了隐秘在密林中的石窟。

先是一阵骚动和惊叹,紧接着大家便安静了下来,耳边只有秋日的虫鸣与风过的草木之声,还有「咔咔咔」的快门声。

这处大石倾倒于山间,三窟的佛头均已残损,多是斑驳的痕迹,但它就像是这密林深处的守护神,千年来,始终守在原地,即使原本的坐席都坍塌了…

翻看县志时,看到宋仁宗时期,太原发生过一场地震,不知道这处石窟是否也是因为那场地震才断裂成如今这般样子。

不忍破坏眼前的美景,大家静静拍了许久才走上最后的一个缓坡,走近这处大石。

中窟中的大佛,善跏趺坐端坐于窟中,身着袒右式袈裟,左手扶着衣角,置于膝上,右手施无畏印。

大佛两侧的细节值得留意,一是风化的狮子头。

二是两侧的两层的造像,整体设计应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结构。

东侧上层造像不知何时遗失了,亦不知其形,下方为弟子,交脚弥勒及菩萨像。

弟子身着袈裟,双手合十胸前,面貌和发型都是胡人的样子。交脚弥勒的样子与洛阳龙门的无异,很可能是北魏晚期的产物。

外侧的菩萨像头戴桂冠,身有飘带,双手交叉于胸前,手中握着什么。

西侧上层为一交脚弥勒。下层则是弟子像,结跏趺坐的小佛与菩萨像。

大家分析着此处北魏造像的可能性,听得我越发兴奋起来。若是北魏末年到东魏初期的造像,不知会是尔朱家的手笔还是高家的?这处造像群的个头偏大,细节也做得极好,其建造的背后,想来定是一位有钱的出资人在帮忙营建,考虑到西山的防御之能,以及后期高欢的行宫所在,这位出资人的身份也定然不一般。诸多思考让我更加欣喜于见到此佛。

和大家插空看着眼前的佛窟,东窟正中为一立佛,着袒右式袈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自然下垂,头部也已消失。

其东侧,残存的佛像与线条感分明的强壮的力士,背屏轮廓依稀可见。他们有的手中托物,有的双手合十,有的也正施着无畏印。上方消失的小佛,似乎也是一个交脚弥勒。

西壁上共雕四人,有背屏者三人,应是菩萨像和佛像,一人合掌归一,是弟子像。

西窟主佛的保存,较之其他两窟,相对完好,但风化严重。

他着袒右式袈裟,一手自然下垂,一手因为残损,只能根据推测暂时当作无畏印。

小小的知了壳,挂在蛛网上,就这样在佛祖的肘部摇曳,而其内的蚕或许因这荫庇逃离了蛛网的束缚。

主佛两侧的石壁,两位胁侍菩萨在千年的光阴中磨灭了身形。

突然,一个响亮的歌声传来。不知何时,张老师找到了石窟后方的另一条路,正在那里唱着秦腔,古老的曲调在这处山野中的佛窟前萦绕着,满是隔世之味。

在大家的忽悠下,屏气凝神,在静谧的山林里,我也跳起了舞~为这倾倒于山间的大石,为这守护着山中芸芸众生的残像,也为那远去的时代。

视频:佛回寺

北朝时,或许因为生命的短促,几度的灭佛,造成了弥勒信仰的盛行,法灭之文布满石壁,人们在乱世里渴求着未来之佛的降临救世,渴求着那些经文在石上能与天地同寿。佛回寺的名字似乎便承载了这样的期盼,期盼着佛祖能早日归来…可最终佛未回魏,只是继续在这里,凝视着朝代更迭…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渴望永宁却终未安宁的洛阳永宁寺塔,更想到了当初被尔朱迁于晋阳、死于晋阳的魏孝庄帝元子攸。北魏末年的元家之人,是多么盼望佛回,来拯救这摇摇欲坠的江山呀…

佛回寺的三窟,虽无法确定是北魏末年还是东魏初年修造的,但它从那时起便守在了晋阳的西山,我想他一定见证了当初东魏的霸府与北齐别都的辉煌之景吧。

一曲终了,大家开始了分工,有的拿尺子测量着窟的高度,有的在山林里放起了航拍,有的继续记录着龛中的细节~

在大佛前合过影,南山兄超牛的徒手接住了果果悬停在降落处降不下来的飞机。大家这才纷纷退到坡下,借助着各种草木,创作起来。不想上山时的晴空,在我们在此玩耍时竟起了云,突然间太阳便躲到了云层之中。一时间,大家再度匆忙上前,希望记录下没有太阳阴影的它的样子。

不舍地离开,在此徘徊竟已过了两个多小时,回首处,佛龛被身后的草木再次遮掩,继续守着北朝的光阴,藏匿起来。

04 后记

上山容易下山难,不得已,我只得将裙子卸下来放进包里,没了裙子的束缚,腿脚轻快了许多,路也终于变得好走了些~

下山之路,见过了大佛的惊艳风景,周围的景色变得黯然失色起来。回到车边,启程离去,不想出口竟被车杆拦着,师傅诧异着我们是什么时候进去的,耗了一会才打开了拦车杆。

看起来,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佛回寺的召唤让我们这批有缘人一大早就进了山林,得见他的真身…回想一下,真的是一切都刚刚好,整整5个小时的徒步礼佛,点点滴滴,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晋阳歌·梦家国

北齐彭城太妃尔朱氏·帝王的女人

北齐朔州城·边关故月胡笳声

香坊石窟·雨染苔衣拂一身还满

川庄石窟·稻谷香里闻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