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这5千俘虏

2024-07-27历史

据袁宏所著的【后汉纪·明帝纪下】中记载:「佛者汉言觉,将悟羣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

这段文献所记载的,便是佛教主张不杀生的理念,而所谓的「杀生」,在佛家之中所指的便是杀害一切生灵,这在佛门十戒之中位列第一。

佛教的这种不杀生,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其实经过了长时间的传播之后,在如今这个和平友爱的社会之中,已然成为了大部分人的主张。一切生命即便再弱小,也拥有着生存的权利和自由,就像我们人类会因死亡而感到恐惧一般,其他的生物也同样如此,因此肆意的杀生成了人们所鄙夷唾弃的行为。

即便是在残酷的战争之中,也同样如此,对于敌军的俘虏往往也是不会进行残害的。然而,我国曾有一人,他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将俘虏铲除!他就是宋哲元。

一、乡村书生毅然从军,宋哲元号称西北军五虎之一

宋哲元在1885年10月30日的时候,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小村庄里,由于宋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文人家庭,并且宋哲元的父亲宋湘及也是一个学识广博且多才的文人, 因此从小便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的宋哲元也对于文学颇为向往。

然而,由于宋哲元的父亲并不擅长于农事,因此在他成婚之后就只能外出去谋生,在宋哲元才刚刚出生几年的时间里便家道中落,一家人只能够艰难的维持着生活。

等到宋哲元长大之后,由于从小学到了很多的文学知识,因此青年的宋哲元便在村庄之中教私塾。 然而,虽说当时的宋家非常的贫困,但是宋哲元的私塾并没有收取那些贫苦人家的钱财,也正因为这样的高尚品德,让宋哲元临近乡里非常的受人敬仰。

而当时的宋哲元虽说在举办私塾,但是在当时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他的内心还是非常的向往着习武参军的,于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宋哲元毅然投笔从戎,选择了参军的道路。

在1907年从军之后,,宋哲元便在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进行学习,而等到他从学堂毕业之后,他便去到了冯玉祥的部下。之后,由于宋哲元的能力出众,因此职位屡次晋升,在1922年参加直奉战争的时候,宋哲元已然是一名旅长了,同时还被誉为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

当时的宋哲元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地位,可是靠的实打实的能力,因此没有人敢于去小瞧这个书生出身的军人。

而对于当时的宋哲元来说,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剿匪了。

二、宋哲元率众剿匪,用计拔除匪患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可谓是非常的动荡的,其中特别是以陕西为主的部分地区匪患严重,让当地的百姓们不堪其扰。

而在陕西的众多土匪之后,有一个名叫党玉琨的土匪头子。实际上,此人本身也是军旅出身,在被其靠山被冯玉祥击败之后,他便带着手下的一众败兵逃到了陕西,在那里抢劫财货,扩大势力,还招募到了不少的流氓土匪,让其部队渐渐的成为了一只土匪军。

甚至于党玉琨为了提供军需,还指使其手下在陕西地界开展了大规模的盗宝活动,而由于陕西地下埋藏的宝物众多,因此不断的收获让党玉琨不禁喜出望外,这不仅让陕西百姓无比痛苦,更是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到了1928年5月的时候,冯玉祥终于对陕西土匪的所作所为忍无可忍,于是他指派了作为西北军五虎之一的宋哲元为陕西省主席,让其率领三万人对陕西地区的土匪进行围剿。 而在当时来说,在陕西地区风头最盛的土匪无疑就是党玉琨了。

在宋哲元讨伐了陕西省内的多数土匪之后,他便将目标放在了党玉琨的身上,然而由于当时的宋哲元对党玉琨的实力并不了解,因此在起初的战斗中吃了苦头。

因为党玉琨本就是军旅出身,因此即便是在成为了土匪之后,他也仍旧懂得如何打仗,再加上他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命,而在领地内存放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同时还有大量的粮草,以保证能够长时间作战。

所以,对于宋哲元来说,做好了万全准备的党玉琨决定算得上是一个强敌。于是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宋哲元决定用计击败党玉琨,而他的计策就是挖地道!

在经过半个多月的挖掘之后,宋哲元的部下成功的将地道挖到了党玉琨领地的下方,并在里面埋下了整整四千公斤的炸药。

等到合适的时间时,宋哲元一声令下炸弹被导火索被点燃,在炸弹爆炸的时候,宋哲元便指挥部下同时发动炮火进攻,顷刻间党玉琨的部队无处可藏,于是宋哲元抓住机会将党玉琨的部队一网打尽,而而党玉琨也在乱枪之中毙命了。

经过了这场战斗之后,党玉琨的部下战死两千多人,并且还俘虏了五千多人, 而在面对数量众多的俘虏时,宋哲元的部下向他请示该如何处置,而宋哲元的回答令人们感到非常的惊讶!

三、宋哲元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5000俘虏

在谈及俘虏的处置方式时,宋哲元斩钉截铁的说:「全部杀掉!」这样的回答无疑是让其部下感到非常震惊的,毕竟屠杀如此数目的俘虏,可是要背上千古罪名的!

然而,对于属下的好心提醒,宋哲元却依旧坚定的说,他宁愿自己背下这千古罪名,也要将这5000俘虏杀掉,于是最终在宋哲元监督之下5000多名俘虏被尽数斩首。

实际上,在历史上对于俘虏往往都是不会采取全部斩首的处置方式的,特别是像数量如此庞大的俘虏,一般来说不是将其编入军队的话,就是会在教育之后遣散,让其回去当农民。那么,为何宋哲元要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呢?

这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当时陕西地区土的匪众多,因此宋哲元需要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以此来震慑陕西省之中的其他土匪。与此同时,这些土匪若是将其放了的话,估计后面还会为害一方,因此宋哲元在经过深了思熟虑之后,才会宁愿背负骂名也要把这些人全部杀了。

而在如今看来,宋哲元杀俘一事的确是有功也有过的,而究竟是更加偏向哪个方面,就要看各人的评判了。

小结

即便是在残酷的战争之中,人们往往也遵循着不杀俘虏的规矩,也因此像曾在二战时期残杀俘虏的德军以及日军等,被国际社会所不容。

不过,虽说宋哲元将俘虏斩首的这一举动并不符合道义,但是他的出发点却是好的,为了老百姓们未来的安危考虑,宋哲元不顾自身名声,也要为民除害,因此在历史上也并没有对宋哲元有太多的诟病,甚至于他不仅没因此而成为千古罪人,反而还有不少深受匪患所害的民众们为其拍手叫好,也正是因为宋哲元不顾自身杀俘虏,才让百姓迎来了安稳的生活。

所谓乱世用重典,像宋哲元杀害陕军五千俘虏的事情,也是在非常时期才会使用的非常手段,对于那个民国乱世来说,若是宋哲元不用如此极端的做法的话,那么之后由匪患所引发的惨剧可能要更加的骇人。只是,像这样的案例,不在那样的特殊时期里便不应该存在了。

参考资料:【后汉纪·明帝纪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