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揭秘郑和下西洋叫停真相!赚钱神话还是赔本买卖?

2024-04-17历史

也不能凭借成化年间的兵部郎中刘大夏一句话,说三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纵得奇宝回国,于国家何益,咱就直接下定论,说郑和下西洋是亏钱的,这肯定是片面的。刘大夏说的不是实情,而是从自身利益考虑才下的结论。

别忘了永立年间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派人攻占交趾,迁都北京,修三大殿,修京杭大运河,经营东北控制女真,建哈密卫,再加上修永乐大典,就这些工程,换在别的朝代是100年以上的活儿,难道不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来支撑吗?这玩意在哪个朝代都是劳民伤财的,但是为啥历朝历代皇帝没有一个人能干得了这么多呢?

而且即使是永乐朝干了这么多的浩大的工程,既没有出现动乱,也没有出现过财政入不敷出。这就不得不让人考虑了,朱棣从哪儿搞这么多钱来支持这些工程和战争。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很明显除了正常的国家田赋税收之外,一定还有其他途径有更大的利润,否则你怎么理解他这些政绩呢?

明史专家田培栋先生认为,通过【明宪宗实录】的记载可以推断出,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共计赚近70多万两,白银1000多万两,其他珍宝香料,胡椒,苏木,不计其数,虽然推断不见得准确。实际记载这些财富到英宗期间才消耗殆尽,而且也不见得下西洋的耗费,宪宗时期就支撑不了,英宗时期正统六年就已经耗子制造了120只"下番海船",永乐时期也只不过是百只船,海船规模都差不多,这说明在英总时期仍然有足够的财力下西洋,花费根本就没有刘大夏说的那么夸张,而明宪宗励精图治他财力物力不见得比英祖时期差,完全有实力支持下西洋的活动。

稍微懂点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的人就知道,贸易这种事,就是我们家遍地都是的瓷瓶,到他们那儿就成了稀世珍宝,他们那儿白给都不愿要的象牙,到咱们这身价马上就翻100倍。这就是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利润,所以双方其实都能各取所需。

就以下西洋获得的大宗商品胡椒为例,郑和在原产地苏门答腊收购价是100斤一两银,而洪武年间胡椒的标价是100金20两银,坐地就翻了20倍,抛弃中间的物流成本,卖一个赚10个,也是轻轻松松。不过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当胡椒的数量越来大的时候,需求没有大的变化,就会导致胡椒的价格越来越低。

但这个时候朱棣干了一个事非常不地道,他把胡椒苏木折俸发给官员,刚开始这玩意儿卖的比实际工资都高,但是卖的越来越多就导致价格下跌,但朱棣不管那一套啊,直接以行政的强制手段,让胡椒苏木和员工俸银成固定比例兑换,这样朱棣就省了大把的银子,但是官员肯定是不乐意了。朱棣能这么干,当时肯定没人敢吱声,但是到了宪宗这里,刘大夏心里肯定一万只羊驼马狂奔呢!

心想好不容易把那点胡椒库存发完了,你现在又给我整这事儿,可拉倒吧!我宁可找一块豆腐撞死。从英宗开始就已经分内库和外库,内库归皇帝,外库归百官,下西洋花钱是从外库出结果,挣的钱都进了内库,百官不但没有从中获利,反而还要接受胡椒苏木通货膨胀,还得为外国朝贡的使节迎来送往,准备回赐品出工出力,所以说下西洋朝贡贸易本身是一个皇帝和朝廷主要获利者的垄断贸易活动,不能得到百官的支持,自然就无法延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