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清朝官场大揭秘:花钱买官的另类捷径 一个官职花多少钱揭晓!

2024-01-02历史

前言

在古代,做官有两条路,一条是正道,就是参加考试,过关斩将 ,考上进士以后就可以分派官职,派到县里面就可以做七品知县。考中进士,在清朝前期基本上都可以有一个官做。这个正途是很难的,道光之后 , 每3 年考一次,一次取 300来人,清朝 存续期间,平均一年101 个人都不到。

想要当官,又没考上,怎么办?那就走另一条道,称之为 「异途」 ,直白的讲就是花钱买官。当时的正统名字叫 「捐纳」 。一部分人通过科举取得功名做官,一部分人花钱捐纳买官。 正道和异途做官的比例在4:6左右,但是捐纳的官主要是中下级官职。

其实捐纳不是清朝才有的新鲜事,早在秦朝就有了 。到了汉朝,汉武帝在秦朝的基础上又加大范围,于是民间大众,纷纷响应。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有捐纳,到清朝捐纳成为制度。

朝廷缺钱才导致捐纳制度的盛行 。因为当时的钱,都是定收制的,收入和支出都是定数。但是收入定数是常态,可是支出除了固定外,意外的事项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 如战争、自然灾害,没钱怎么办呢,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捐纳。

清朝捐纳的特色

1、五统一。 一是 统一捐项 ,明确捐纳项目。二是 统一主管 。由户部捐纳局管理全国捐纳事宜。三是 统一入库 。捐的钱统一交国库,后来少部分下拨至各省。四是 统一政策 。就是哪些官可以捐,哪些官不可以捐。五是 统一资证 。捐官也须资格,乡邻要具结担保,附有连带责任。

2、明码标价。 对捐纳的官衔都按品数进行标准标价。以乾隆年为例,它价钱很复杂,就挑几个主要的说一下。 典型的五品官,标准价格是 9650 两纹银,六品官则要 4600两,同为四品官的道台和府台则分别为纹银 16400两、13500 两,就连七品芝麻官的知县,价格为银 4620 两。

到了清朝晚期,光绪年间, 五品郎中只要 2050两,六品就只是 1730 两,道员 4700 两,知府 3800 两,同知 1500两,知县999两。这知县由 4620 两,降到 不到1000两, 捐官越来越不值钱了。

3、人多坑少 。捐官的人多,真正落实到就职就少了。拿知县来说,到光绪年间,全国的知县是 1314个,康熙十一年到十四年 ,因为平息「三藩之乱」,捐了知县 500 多位。全国才 1300 多个知县,你这一下子就捐了 500 多个知县, 它那个知县原来都是有位置的,三年还考一次进士。知县没有空位子,你捐了官之后,你没有官做。最多的有捐了以后60年得不到位置,这人都死了,还没落实这缺儿呢,官多缺儿少。后来就捐监生,就是花钱买文凭。

4、捐纳泛滥。 它开始时,有例捐,有常捐。比如打仗,战争结束了,捐纳就停了;黄河决口,河口堵上了这捐就停了。后来很多例捐就变成常捐, 比如嘉庆、道光年间,监生捐了20 万人,全国参加会试多者16000人,是正常考试的10倍之多。 有人对捐纳进行了总结:捐官就是做官;捐复;捐升,就是升官;捐补;捐级,捐加级:捐衔,不捐官光捐衔;捐监,国子监的监生;捐正,副职捐正印:捐减,官犯了罪了,花钱捐了减等,或者减免;捐典,死了之后捐的封典荣誉,后来就不是官了,特别是有些官犯了罪了,革职了,捐点钱又复职了。 想升级,捐了钱以后就升级。这样就滥了。

捐纳制度的弊端

1、斯文扫地。 本来通过正规途径考上来的人都要等候,有了空缺才可以补位。 最大的年龄 59 岁考中进士再等个一两年,才能开始做知县,不是十年寒窗,是一辈子寒窗中一个进士,才可以做一个知县。 你花了点钱就捐了个知县,当上了还去捞钱。一些人苦读寒窗,穷经皓首,考个功名,你这花一点银子就得到一个举人、进士。 甚至还有白丁,花钱买了一个笔帖式,贪了钱,再花钱再买一个知县,捞了钱,再花钱买个知府,再捞钱再花钱买个道员这不是斯文扫地吗?

2、经济上的饮鸩止渴。 本来是为了弥补财政。但是这样的做法就相当于饮鸩止渴。比如,乾隆打大小和卓时,军粮告缺,就捐粮食, 捐个县官,只要40担米,捐一个京官 20担米。有些人,北京市有米,钱,用那个老陈米凑 20 担就捐个京官,凑 40 担就捐个县官 。当上后就想法捞钱,把捐官的钱连本带利的赚回来,对于这种弊端,建议可以采取别的办法,第一节省,第二搞贸易,增加收入来充盈国库,皇帝不同意,还是要捐。

3、贪污腐败成风 。 捐一个知县要4620两银子,知县的一年收入才 60 两银子 。他做了知县就贪,先把捐官的本金赚回,再贪,贪了再搞个知府,再按老办法继续圈钱,然后再捐个更高的官阶,恶性循环,吏治腐败,贪污成风。不仅如此,捐官还肥了居间人。据考,一个中间人,来做这个事情,查出来的交通关节得到的银子, 是白银 20 万两 。所以清朝有人说:「 部院衙门大弊,无过于捐纳一事」 。

4、丧失民心。 因为贪官比较普遍,贪污比较严重,贿赂比较猖獗,这个事情天长日久,从南到北,从地方到中央「,最后就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了。所以清朝人他自己说了句话,他原话是这样子,他说,盗贼之起,由于吏治之坏,吏治之坏由于捐纳之滥。 贪官太多,贪得无厌,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官富民反,就变成政治问题了。

这么严重的问题不是没有人提,有人提。 乾隆期间有一个姓贺的书生,写了一篇文章,大举捐纳之弊。 他所在县的未阳县知县知道了,就把他抓了,严刑拷打,问他,你说捐官,谁捐官了?由于没有明确其人.他是笼统地揭发捐纳制度的弊病。县官呢? 就给他加了一个罪叫「妄诋朝政,肆其悖逆」, 完了就上奏,要求对其本人处于凌迟之刑, 16 岁以上的家属男丁处斩,16 岁以下和妻子给功臣家为奴,奏章上报中央刑部,最后三司会审,和坤等 40个大员签署同意,最后报到乾隆那儿,乾隆皇帝还是心软, 改批斩首,还是处死了。对弊政不检讨不解决,反而把提出批评的人杀了

结语

清朝的皇帝没有吸取正确的意见,废除捐纳制度,而是对批评捐纳制度的人以杀头来进行回答,结果,问题愈来愈严重, 朝政腐败,民心丧尽,再加上闭关锁国,内政凋敝,清朝200多年的基业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