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抗战初期国军战力还算可以,为何后期战力下滑严重?真实原因有三

2024-07-23历史

在那个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国军民同舟共济,举国上下一往无前,奋勇抗击日寇入侵。然而,在战火硝烟弥漫的年代,我们的国军战力为何会出现明显下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让我们追溯历史,剖析其中的原委。

国军战力消长的轨迹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革命军经过激烈的上海保卫战和淞沪会战,虽然最终被迫撤离上海,但表现出了顽强的抗击决心和坚韧的战斗力。随后的武汉会战和徐州会战,国军虽屡战屡败,但仍未被彻底击溃。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国军开始执行"怀柔持久战"战略,把战场转移到西北内陆地区。在这一时期,国军战线暂时得到短暂的喘息。但日军决心全面占领中国腹地,于是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试图切断国军生命线。

1939年,国军在昆明会战、南昌会战以及武宁会战等多场战役中遭到重创。尽管在阳新会战、潘阳会战等局部战役中取得些许胜利,但总体上,国军已渐露疲态。大批军阀旧部逐渐解体,战斗力锐减。只有精锐的中央军和陆军新编师仍保持着较强的战力。

1941年,战火蔓延至英属缅甸,国军参与英军作战,但在滇缅公路沿线遭遇惨败。直至1944年,豫湘桂战役爆发,国军几乎已无力阻挡日军在中南部地区的横扫。仅在衡阳一地,国军第十军与美军空中支援,死守数月,勉强阻挡了日军进攻。

总的来说,在漫长的八年抗战中,国军战力出现了明显的起伏曲线。由最初的坚决抵抗,到中期的战略转移,再到后期的日渐颓势,这种变化折射出了国军长期作战能力的确有不足。那么,究竟是哪些深层次因素,导致了国军战力的逐步下降?我们将在后文中一一道来。

蒋介石战略决策的影响

抗战爆发之初,蒋介石作为最高统帅,对于如何应对日军入侵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与此同时,他也未能完全抛开对国共内战的忧虑。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妥协,接受共产党和民主人士的一些诉求。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待共产党力量的态度开始趋于谨慎。虽然在正面战场上,国共两党原本存在着一定合作,但蒋始终忌惮共产党在根据地不断壮大。

这种担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蒋对战略决策的判断。他本可以将更多的兵力调遣至正面阵地,全力对抗日军,但却有意留下相当大量的军队力量,用以防范共产党可能的突袭和扩张。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国军在正面战场的实力。

基于对共产党的忧虑,蒋另一重大战略决策是采取"守沿海,舍中西"的方针。这实际上意味着国军主力开始逐步远离沿海城市和交通要道,转入内陆腹地。

这种决策最初是基于蒋对战略进攻和决战的审慎考虑。他认为在当时军力悬殊的情况下,若坚持在沿海地区同日军决战,恐难以取胜。因此选择了"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

然而,这一决策也为日后国军战力的逐步消耗埋下了祸根。一方面,内陆地区的后勤补给更加困难,武器弹药的运输受到极大影响;另一方面,国军退至内陆腹地后,又常常遭到日军猛烈空袭,重要交通线更是屡被切断。这加剧了国军的装备短缺和生存压力。

综合来看,蒋介石战略决策中对国共内战和决战考量,虽有一定现实原因,但终归在很大程度上为国军战力的后期下滑埋下了隐患。

军队指挥体系的缺陷

在漫长的抗战年代里,国军军队指挥体系的种种缺陷日渐显现,这直接影响了它们的整体战斗力。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缺乏战略层面的统筹协调。

作为最高统帅,蒋介石虽然负有全面指挥权,但在具体作战层面,常常无法对分散的多路兵力做出高度协同的指挥部署。各战区和野战军往往是自成系统,相互之间缺乏默契配合,这严重削弱了国军的整体战斗力。

譬如在1938年徐州会战中,京沪和平苏三路军队的失利,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们在作战中未能形成合理兵力集中和相互支援。而在1939年的武宁会战时,由于疏忽大意,国军更是几乎全军覆没。

此外,蒋介石对陆军的指挥系统也存在改革不彻底的问题。虽然他试图扫除旧军阀割据体制,组建新式陆军师团编制,但许多旧军阀仍旧拥有庞大的私属武装,对中央命令屡屡置之不理。种种分崩离析的征兆,无疑加剧了国军整体战斗力的低下。

正所谓将无戎马革,即便拥有人数众多的军队,如果军纪涣散,军心士气低落,终将会大大折损其战斗力。而在抗战后期,军纪涣散和军心问题的确成为拖累国军的一大祸根。

长期作战、伤亡惨重、装备匮乏等因素导致国军军纪日趋疏浪,逃荒遁离的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一些投机分子趁机劫掠百姓,加剧了军民关系的紧张状态。军心涣散在所难免,这严重影响了国军在各大战役中的士气和斗志。

即便在某些精锐部队中,军纪尚能勉强维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督励和奖惩机制,官兵们依然难以信服蒋介石号召的"持久抗战"方针,唯恐战事无终止日。直到抗战最后阶段,这种懈怠情绪更是大行其道。

此外,国军军令系统中还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隐患,那就是蒋介石对将领任命把关的力度不够。

作为最高统帅,蒋固然拥有任免军官的最高权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他却常常出于种种考虑而放纵部分无能将领的存在。这不仅影响了国军的作战效率,也埋下了重大隐患。

比如,1944年的黄桥决战期间,国军八路军对阵日军便大败而归,主因就在于中央军指挥官贺耳大错失了时机,令优势兵力无法集中。抗战结束后,军统长期监视着共产党,导致视野狭隘,错失很多战机。

这些将领任命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国军的最终战斗力表现。因而,这也是导致国军战力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

物资与装备的匮乏

在抗战艰难岁月里,国军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物资装备的严重匮乏。这种匮乏的根源,首先源于当时国民政府所面临的经济封锁。

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就开始实施对华经济制裁。作为主要出口大国,日本当局禁止了对中国的钢铁、机械等战略物资输出,给国民政府军火采购带来沉重打击。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沿海大部分地区相继被日军占领,国民政府还失去了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加之西方国家对华局势保持观望态度,并未给予实质性的物资援助,国民政府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危机。

缺乏资金,又遭遇制裁封锁,国军自然无法大量采购武器弹药。虽然国民政府仍寄希望于内陆地区的军火工业,但由于产能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抗战需求。这使得国军在整个作战过程中,装备程度一直低于日军,武器弹药严重缺乏。

与此同时,即便在有限的情况下,国军若想运输来自西南地区的武器弹药,也会遭遇日军飞机的严重袭扰。

当时国军主要依赖的是川滇黔线、太原汾渭线等陆路交通线,然而这些线路都曲折遥远,极易暴露目标。一旦遭到日军飞机的发现和袭击,不仅补给运输会遭到严重阻断,沿线地区也会陷入瘫痪。

例如在1939年至1940年间,日军对川滇黔线连续进行空袭,将这条运输线切断长达一年有余。随后日军又将攻击目标转向太原汾渭线,切断了这条联系国军西北根据地的命脉。

面对如此严重的空中威胁,国军难以有效反击。军火弹药的补给越发捉襟见肘,无法保证正面阵地的消耗需求。这不啻是雪上加霜,加剧了国军后勤短缺的危机。

最后,即便依赖内陆地区军工的生产,但由于当时中国整体工业水平低下,同样难以满足日益高涨的军需。

自1937年至1945年,国民政府虽然竭力发展军火工业,将重工业重心逐步转移到内陆地区,并在重庆、昆明等地兴建了一批军工企业。但由于基础条件所限,产能和质量仍然无法满足军队需求。

以枪弹生产为例,国内生产的步枪子弹主要类型就只有"七七"和"八九"两种。即便如此,产量也常常入不敷出。据统计,到1944年,国军单单就缺口径7.92毫米手枪子弹就达到30亿发。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当时中国工业整体落后,重型武器装备、火炮弹药等则更加捉襟见肘。直到抗战最后阶段,自给自足的局面才稍有好转。但在几年的军事对垒中,国军因装备匮乏所付出的代价则是不可估量的。

外援力量的匮乏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除了自身建军力量外,国军还渴望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援与协助,以振奋军心,增强战斗力。但现实情况却远远逊于预期,这成为导致国军战力下滑的又一重要因素。

自抗战爆发之初,蒋介石便企盼通过与英美国家的合作来获得实质性的军事援助。但遗憾的是,这一期望终未能如愿以偿。

尽管英美政府对日本的侵华行为口头上予以强烈谴责,但考虑到自身利益,它们在实际行动上却远远不够给力。从1937年至1941年之间,两国对国民政府的武器装备援助微乎其微,即便有所援助,多数也被困在装船港口无法运抵前线。

直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与反法西斯阵营,对华支援力度才略有加大。但即便如此,它们也更多将目光投向了同盟国大英帝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作战需求。

真正肩并肩抗击日军,则要到1944年中期之后的几场会战中。但时至今日,美军参战人数仍寥寥无几,更无法与数百万国军相提并论。

与期望英美实力来援的失望相映成趣,国共双方当初积极寻求苏联军事支援的希望,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作为被日本排斥在东北地区的盟友,苏联理应在抗日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实际上,由于斯大林对日本保持战略上的忌惮,苏联政府始终恪守着战略避战的原则。

除了在1937年初期提供过一些武器弹药外,苏联当局对于向国民政府提供更多战略性的物资援助一直避之不及。甚至有数据显示,1938年至1941年间,苏联对中国的军火出口总值仅为600万美元。

苏联强硬的中立政策,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军在装备方面的困境。早期抗战期间,毛泽东曾多次向苏联政府游说,寻求实际援助,但终遭拒绝。直到抗战最后阶段,苏联才更多地向共产党伸出援手。

除了寄希望于英美和苏联这些大国之外,国民政府当局还曾设想,通过拉拢更多中小国家的力量,来扭转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但实际情况依旧令人扼腕。

在漫长的八年抗战期间,除了美国、英国和苏联对华提供了少量的军火支援外,其他大多数国家要么嗤之以鼻,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如比利时、荷兰、丹麦等北欧一些民主国家,在道义上对中国颇为同情,但实际贡献微乎其微。

更有甚者,某些发展中国家还阴错阳差地"亲日媚日"。比如当时的泰国政府,为了换取日本的利益支持,不仅在1941年12月发动了泰缅战争,直接入侵英属缅甸,而且还出兵与日军对阵国军。

结尾

总的来看,这种国际孤立无援的局面,加之政治经济环境的诸多制约,都加剧了国军在物资装备等方面的战斗力下降。当国军最终一路抵御到全面胜利时,代价则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