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57年王震出访日本,违背禁令带回两样东西,周总理却夸他干得好

2023-12-20历史

前言

1957年,出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张震,奉命率领代表团前往日本进行访问。

想到王震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绩,以及当时中日两国还没有建交的大环境,有人开玩笑的问王震

「你去日本怕不怕?」

王震还没说话,毛主席就替他回答了:

「他这个人,没有怕的东西!」

一生敢为开路先锋

1927年,王震从一个饱尝下层艰辛生活的民众,正式变成一名共产党员,开始革命工作。

短短几年时间,王震在斗争中逐渐成熟,纵横湘赣苏区,成为屈指可数的人物创下辉煌战果。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军委决定让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西征配合中央红军反「围剿」。

很快,他们就踏上了西进的征途。出发前,王震与萧克决定给敌人来一个「声东击西」,以牵制敌人,主力秘密突围西进。

王震

胜利突围后,王震担任军团政委,萧克担任军团长。

蒋介石得知后大吃一惊,立即调集部队对红军部队进行追击。何健还下了封赏令:

重创王震一个营,赏3000块银元。歼灭王震一个团,赏800块银元。谁能捉住王震,就让他当司令长官!

王震他们得到情报后,立即加速行进步伐。期间,他们曾连续11个昼夜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当他们准备西渡湘江时,何健的9个兵团已经在湘江沿岸展开,占领有利地势,构筑工事。

这个情况下,如果红军强渡湘江,无异于自我毁灭。

于是王震大胆向任弼时等人建议:

放弃在零陵的渡江计划,迅速向东南方转移,进入阳明山地区。

当王震他们率领部队进入黄西灌阳东北地区时,敌人又蜂拥而来,王震等人绝地反击,一举击溃敌军8个多团。

之后,他们顺利渡过湘江,向越城南岭急行军。

任弼时

随着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敌人开始减轻对王震他们的「追剿」力度,王震等人趁机率领红六军团与贺龙的红三军会师,胜利完成长征先遣任务。

任弼时开会时称赞王震:

「我军胜利突围,胜利渡江,王震同志立了头功!」

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后,王震担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

1937年10月中旬,王震率领359旅到达山西崞县以西的贺家店。期间,王震指挥717团,在王董堡附近设伏截击80辆日军汽车。

虽然日军有4架飞机配合作战,但是八路军在王震的指挥下,依旧成功击毁日军30辆汽车,毙伤敌人300多名,沉重打击了日军由平型关至忻口的交通运输。

听到捷报,贺龙高兴的亲自跑到旅部向王震道贺:

「王震让鬼子震动了!之前你们攻击平社车站受挫,得找机会出出气。现在每天都在传八路军大胜仗,就是看不到活俘虏,你们这次再去攻平社车站,少缴获几支枪不要紧,一定要给我抓几个俘虏回来,抬也要把他们抬过来。看他们还骄横不骄横!」

贺龙

贺龙的话,逗得王震与战士们哈哈大笑。

当天晚上,王震就带领战士们顺利拿下平社车站。

随后,他们越战越勇,攻占关城镇,活捉10多个俘虏。

看到俘虏,贺龙笑着说道:「王震总是不会让我失望!」

次年6月,王震又挥师挺进晋察冀边区,先后进行了70多次斗争,歼灭敌人2000多人,建立了雁北抗日根据地。

此后,他又指挥了30多次战斗,歼灭敌人3000多人,全歼敌人田中大队,有力配合了晋察冀边区军民,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攻。

1939年,王震又率部击毙了敌人常冈宽治旅团长。越战越勇、捷报连连的王震,很快震惊了侵华日军。

王震的部队也因此获得八路军总部与边区政府授予的「模范党军」「百战百胜铁军」荣誉称号。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结束后,王震又率领部队驰骋大西北,成为彭德怀的拳头,屡立战功。

王震

拍桌子大骂苏联总领事:绝不签「卖国条约」

1950年,毛主席与斯大林商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决定在新疆创办合营公司。

商谈签订合作协议期间,苏联总领事向王震提出:

新疆基础条件太差,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限,最好是将合资的大型企业建在靠近苏联一侧的地方。

双方合作开采石油与铁矿,由苏联方面以很低的价格购买土地、油田等,具体的开采工作由中方提供劳动力,将原油与矿石运到苏联冶炼加工。

另外,两国合作修建的新疆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直接接轨,但是由于两国铁路标准不一样,新疆铁路的轨距必须按照苏联的标准修建才能接轨。

王震一听心想:

这哪是援助中国建设,分明就是趁机敲竹杠嘛!中国出钱出力,还要出卖主权,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王震表明态度后,苏联总领事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态度很是强硬:

「现在是你们有求于我们,就只能按照我们的要求签订协议与合同!」

王震

王震生气不已,怒拍桌子开始骂人:

「老子打了一辈子的仗,现在我们胜利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绝不签订卖国条约!」

苏联总领事试图吓唬王震:

「这是我们中央的意思,我要向党中央报告……」

王震却一点儿没被吓倒,他厉声说道:「就是当着斯大林同志的面,我也绝不会签字!」

此事过后不久,王震就被周恩来总理叫到北京面谈。

虽然不后悔拒绝苏联方面,但是王震的心里有些不安,担心自己惹出外交麻烦。

没想到毛主席见到王震后笑着说:

「王胡子啊,你没签字就好!看来搞外交还得有几个武将。我们现在搞经济建设,要学会跟各种各样的朋友打交道,不仅要会打仗,还要会做生意、谈判……」

周恩来总理也肯定了王震坚持原则的做法,不过他也提出王震当时有点太激动了。

毛主席与王震握手

王震主动承认自己太激动,骂人不太好,并表示如果苏方遵守两国协议,不提苛刻的条件,还可以再好好谈谈。

毛主席让王震与周恩来总理商量一下,想一想别的办法。

鉴于当时美国准备封杀我们,我们只能通过香港对外联系的恶劣国际环境。王震大胆提出:

「是否可以从别的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

在毛主席与周恩来总理的同意下,王震利用缴获国民党的一批尚未上交的金子,通过香港从日本等国引进纺织、冶金等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

另外,王震也在想办法尽量与苏联搞好关系,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争取友好合作。

而领教了王震厉害的苏联总领事,也在主动改善双方关系,谈判中开始尊重中方,最终同意按照中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共同创办了几家公司。

周总理对王震说:没想到你还是违背了禁令

1957年,王震率领中国民间农业代表团前往日本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访问。

此次访问中,王震的大部分活动都安排在农村。他想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考察日本的农情,借鉴对方好的经验。

周恩来

因此,一路上王震一直都在细心观察。

一天,代表团乘坐的汽车路过一片刚收割过的稻田时,王震看到了一台正在忙碌的小巧农用机械。

这台机器,引起了王震的注意,王震马上示意司机停车,然后跳下车大踏步走近那台机器近距离观察。

通过询问才知道,那是一台手扶拖拉机。王震饶有兴趣的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还坐上驾驶座体验一下。

回去后,王震兴奋的对同行人员说:「这个机器,适合我们南方的水田地带!」

除了手扶拖拉机,王震在日本还发现了一样好东西——塑料薄膜雨衣。

王震看着在雨中劳作的日本农民穿着这样的雨衣非常轻便,不禁感叹:

「这比我们披着蓑衣干活轻便多了!」

通过与日本专家交谈,王震发现,这种塑料薄膜不仅可以当雨衣,在农业上还有更大的用途:

栽培反季节蔬菜、水果,抢先占领市场。育苗、育秧,显著提高产量。

王震在日本

听到这里,王震想如果这种东西能够被我们的农民用上该多好!我们发展农业也要用这个!

于是,王震回国的时候提出要从日本带一台手扶拖拉机与一些农业薄膜样品。

有人赶紧提醒王震:「不合适,这样会违背周恩来总理的禁令!」

原来,早在访问日本前,周恩来总理就叮嘱代表团:「去了以后,不要买日本的东西。」

对于身边人的劝说,王震不打算听从,坚决购买。他说:「这两样东西确实好啊,对我们的农业发展很有用!」

回国后,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笑着对王震说:

「我就知道你王胡子管不住自己,才会在临走前特别叮嘱,没想到你还是违背了禁令。不过,你买回来的这些东西很好嘛!」

随后,王震在向中央报告出访日本的情况时,针对接受外来新技术、开发、推广以及普及他带回来的这两样东西提出了具体建议。

王震(中间)在日本

没多久,手扶拖拉机就在中国形成了批量生产。由于其造价低、一机多用的特点,广受农民欢迎,被农民笑称「多面手」。

手扶拖拉机不仅是在中国南方,中国北方农村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先驱。

二十多年后,王震又从日本引进了地膜生产机械。

为了推广地膜技术,王震亲自打电话要求新疆垦区带头使用地膜。因为使用这种地膜栽培不但省水,发育早、杂草也长不出来,病虫害也少。

同时,王震叮嘱相关领导:「要注意回收再利用地膜,不行就回收再生,不要污染土壤!」

不过,由于没有亲眼见识过地膜的优势,王震在新疆推广地膜时,一位农场长担心太费工,不太乐意使用地膜。

王震耐心的向他解释:

「搞地膜可以翻番产量甚至是更多,利润非常可观,它是费工,但是你们有20多万的职工,劳动力非常充足,完全可以做到嘛!」

为了确保地膜得到推广,王震当场与那位场长签订了合同,还拉着农垦部副部长张修竹等人一起签字。

王震在兵团垦区察看水稻长势

为了调动职工采用地膜的积极性,合同规定:

达到第一项亩产指标150斤,每人可以获得超产奖金140元。达到亩产270斤,每人可以获得奖金380元。

半年多后,邓小平来石河子总厂一分厂视察时,看着将近一人高的地膜棉,连声称赞陪同的王震:

「王胡子,你来新疆带了个头,将地膜推开了!」

王震将军一生心系人民与国家,虽然只读过几年书,小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在之后几十年的工作中,他管一行、学一行,认真钻研科学知识,钻研业务。正因为如此,他的工作做的非常出色,受到了党中央与毛主席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