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5年,刘少奇提议取消陈毅的元帅军衔,却遭到了周总理的反对

2024-07-23历史

【前言:】

1955 年,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的筹备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经过反复讨论,中央高层初步确定了十位开国元帅的人选。

在最后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出人意料地建议,反对将陈毅评为元帅,而是提议让粟裕担任元帅军衔。

这话说完,大家又开始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周总理直接否决了他的提议,还是维持原来的候选人名单。

刘少奇为何想让粟裕取代陈毅的元帅军衔?周总理拒绝的原因是什么?

【亲密无间的好战友】

刘少奇提议撤销陈毅的元帅军衔,把元帅军衔转授给粟裕,这并不是因为刘少奇和粟裕关系好,替他说话。

实际上,刘少奇与陈毅的接触比与粟裕的接触更早,他和陈毅的关系也挺好。

1941 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损失惨重。为了稳住局面,党中央派刘少奇去新四军做政治工作,后来又让军事能力很强的陈毅过去帮忙。

刘少奇和陈毅在苏北会合后,立马开展了军队的整顿和部署工作。在此期间,刘少奇被陈毅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所折服,他觉得现在的新四军就需要这样能主持大局的人。

工作完事后,刘少奇向中央建议,想让陈毅当新四军的总司令,后来新四军重建时,他还积极地向毛主席申请,让陈毅当军长。

陈毅很感激刘少奇对他的帮助,后来在一次战斗胜利后,缴获了很多军队物资。为了表示感谢,他特地从战利品中挑了一件军大衣和指挥刀送给刘少奇。

由此可见,刘少奇十分认可陈毅的军事指挥能力,在之后的战斗中,他们紧密配合,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为啥刘少奇大力举荐粟裕当元帅呢?

【出奇制胜的大将军】

刘少奇之所以支持粟裕,是因为粟裕打仗总能出其不意,他的作战指挥能力非常厉害,连毛主席都称赞他是最会打仗的人。

新四军重建后,粟裕接替陈毅担任江北总指挥,他和刘少奇是上下级。

粟裕一到部队,就领着大伙儿在黄桥跟敌人干了一仗。那时候敌多我少,形势挺紧张。可粟裕一点儿也不慌,沉着冷静地指挥,最后用很小的代价,消灭了一万五千多敌人。这一仗打得漂亮,是咱解放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粟裕为了能应对战场上的复杂情况,常常把自己关在家里研究作战计划。要是作战方式不符合预期,他能连续几天不出门,连饭都忘了吃,觉也忘了睡,直到想出新的作战策略,才会出门放松一下。

他对研究战术非常痴迷和渴望,那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也给刘少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少奇还常常称赞粟裕是新四军中最会打仗的人。

【陈毅和粟裕的不解之缘】

陈毅和刘少奇并非竞争关系,他们在工作中相互配合,为党的革命事业共同努力。

陈毅了解粟裕爱钻研战术,便时常与他探讨作战方案,推演战斗流程。陈毅还时常叮嘱下属,别在粟裕看地图时打扰他,免得影响他的思考。

有时候粟裕钻研战术都忘了吃饭,陈毅就会给他把饭菜端过去,还非得看着他吃完才让他继续工作。

1948 年,组织想把陈毅调到中野当司令,粟裕知道后,极力挽留,坚持让陈毅留下。毛主席考虑到他俩的合作,就答应了粟裕。

粟裕曾察觉军队战略部署有不妥之处,于是致电许世友,希望他尽快调整。然而,许世友觉得这对后续作战并无太大影响,故而一直推诿,不愿再耗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调整。

陈毅知道后,马上给许世友打电话说:「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好好执行,别拖拖拉拉的。」

解放战争时期,两人常常并肩作战,以至于战友们打趣说:「你们俩真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啊!」就连毛主席也说:「他们要是分开了,工作恐怕都会受影响。」

陈毅和粟裕不仅是亲密战友,他们的友谊还延续到了下一代。陈毅的儿子和粟裕的女儿自幼相识,两小无猜。1975 年,在双方长辈的应允下,他们喜结良缘,陈毅和粟裕也因此从战友变成了亲家。

【周总理的反对理由】

刘少奇之所以反对授予陈毅元帅军衔,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时陈毅已身居高位,身份和地位都较为特殊,刘少奇觉得军衔对他而言已没那么重要了。但这恰好是周总理反对他的重要理由。

陈毅打小就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家庭,家里人给了他很好的学习条件。1919 年,陈毅获得了去法国留学的机会,在那里他遇见了周总理等有进步思想的人。

那个时候新中国才成立,国内事情很多,外交工作也非常重要。

陈毅是少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他不仅在战斗指挥方面有出色的能力,在文学外交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组织决定将他培养成外交工作的核心力量。授予他元帅军衔后,他能在国际社会中更有作为,也能更有信心地开展工作。

此外,授予军衔有很多评定标准,其中授予元帅有一条重要指标:这个人必须是红军创始人,各个时期的职位也必须达到一定水平。

粟裕的资历比不上陈毅,而且陈毅在军队中的地位一直很高,也没犯什么大错,所以让粟裕取代陈毅的军衔不太合适。周总理不赞成刘少奇的观点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后来粟裕听到刘少奇的建议后,连忙拒绝说:「我打仗的时候从没想过要得什么荣誉,元帅还是留给别人吧。」

粟裕一表态,大家也不争了,组织最后还是决定给陈毅授元帅衔。

【打破中外隔阂】

周总理讲过,陈毅当元帅后,在外交工作方面做得很好,有很多建树。

在解放金门的战斗中,陈毅作为外交官,在与苏联和美国打交道时,他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为祖国争取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战后,中日关系一直不太好。为了加强中日合作,日本代表松村谦三来中国访问,陈毅也友好地接待了他。

在聊天时,陈毅得知松村谦三喜欢下围棋,便热情地邀请他一起下棋。

这次访谈让松村谦三感受到了中国的友好,也对陈毅高超的围棋技术心服口服。之后,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围棋心得,探讨新的围棋战术。

陈毅趁机提议,希望中日两国在围棋界深入交流,这一提议得到了松村谦三的认同和肯定。1960 年,松村谦三回国后,派遣日本围棋选手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正式开启了「围棋外交」的活动。

周总理对陈毅在外交上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陈毅在外交上有一套独特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