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杨开慧牺牲27年后,毛泽东作诗缅怀,并说:其实,开慧可以不死的

2024-07-19历史

1957年5月的一天,烈士柳直荀的遗孀李漱一手中拿着一只大信封,快步地迈进了长沙市女中初三的教师,她兴奋地对同学们说:「 毛主席给我写信了!」

因情绪过于激动,李漱一的声音有些颤抖,甚至带着一丝哭腔。面对这个喜讯,同学们都有些愣住了,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老师李漱一。

随后李淑一从大信封抽出一个小信封,在信封的左下方是 遒劲、潇洒的三个字: 毛泽东!

此次李漱一之所以能收到毛主席的来信,是因为在不久前她给毛主席邮寄了自己怀念丈夫时所写的词作【菩萨蛮】, 并请求毛主席抄录当年送给杨开慧的那首【虞美人】作答。

收到信后的毛主席, 没有抄录当年的旧作,而是专门创作了一首名为【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作品,以此来缅怀妻子杨开慧。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李漱一饱含深情地朗诵了毛主席的这首词作: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此时,距离杨开慧牺牲已整整27年,她的遗愿「 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也已经实现…..

杨开慧是湖南长沙板仓人,出生于1901年,比毛泽东小整整7岁。

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后来杨开慧之所以成为进步女性,和父亲的影响有着莫大的关系。

杨开慧3岁时,父亲远赴重洋去留学,那会儿她只知道父亲去了很远的地方,却不知父亲所去为何,唯一的期盼就是希望父亲早日回家。

1908年,杨昌济从国外邮寄一封家书,在信中他叮嘱妻子:「 一定要将开慧送去读书,让她接受新思想教育。」

此时的中国虽然有许多进步人士,在他们的影响下新进思想开始蔓延,但女子读书上学并不多见。

随后,母亲将7岁的杨开慧送到了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读书,在当时的板仓还没有女孩子上学的先例,杨开慧开了风气之先,成为了这所学校第一批且年龄最小的女学生。

进入学校后的杨开慧,读书很认真,成绩丝毫不比男生差。三年后,杨开慧转学至储能学校,开始接受更高等的教育。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腐朽的大清王朝画上了句号,从此中国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已经接受三年思想教育的杨开慧,开始动员不认字的母亲向振熙也进校读书,之后母女二人一起转到了距离板仓20多公里的衡粹女校,母女同校读书在当时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一时间在当地传为佳话。

1913年,出国9年的杨昌济回到了祖国,并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杨开慧随父亲迁往长沙,并在这里结识了她此生挚爱毛泽东。

关于杨开慧和毛泽东的结识,有很多说法,流传最多的是杨开慧是先认识毛泽东的文章,后认识他真人的。

1914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杨开慧正在房中看书,突然听见父亲在外屋接连地说了几声:「好、好、好」。

好奇的杨开慧,赶紧放下书走出了内屋,只见父亲手里拿着一个学生的笔记,正坐在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 此学生将来必有大成就啊!」

能让父亲如此赞扬的人并不多,杨开慧就轻轻地走到了父亲身边,小声地问:「 爸爸,这是哪位学生的文章呀!」

杨昌济随合上笔记,递给女儿说:「 你看看,你好好看看!」

杨开慧接过笔记,只见笔记下面的署名写着「毛泽东」三个字。

随后,杨开慧打开了这本名为【讲堂录】的笔记开始仔细阅读,读完后她既钦佩毛泽东的学习态度,更是被他深刻的思想所吸引,心里萌生了想见他一面的念头。

这个愿望在一个星期后实现了。那日,杨昌济邀请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进步学生来到家中,正当大家说笑的时候,杨开慧来到了热热闹闹的客厅。

杨昌济跟大家介绍说,这是小女杨开慧,随后又向杨开慧逐个介绍了进步学生的名字,在这些人中,杨开慧最关注的就是毛泽东。

此时毛泽东年方20,身高一米八,非常的英俊。这次见面俩个人只是简单地交谈了几句,但会杨开慧还是13岁的女孩子,压根就没往男女之事上想。

这次之后,毛泽东等人经常来杨昌济家,和老师一起讨论救国之道,每次他们到来杨开慧都会热情招待,除此外她就静静地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大家谈论。

1918年,杨昌济前往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也跟随父亲来到了北京,此时的毛泽东也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来到北京,并前往看望恩师而暂住杨家。

在毛泽东的帮助下,杨开慧开始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如【新青年】、【新潮】等等,与此同时,毛泽东也会跟杨开慧讲国家形势,还有自己的理想抱负。

随着俩人的交往加深,杨开慧对毛泽东除了一种敬佩外,又多了一种异样的情愫,毛泽东对这个小师妹也如此,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急于表白。

后来,因为形势需要,毛泽东又回到了湖南。分别是,二人约定好要通过书信交流思想,刚到湖南的毛泽东就给杨开慧写了一封信,此时他们对彼此的称呼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 个称对方为「润」,一个称对方为「霞」。

1919年,毛泽东二次来到北京,同样住在杨家,此时他们的关系基本已经确定了,不过作为父亲杨昌济还是颇有担心,他曾对女儿说:「 以润之的抱负,将来生活必定动荡,你做好准备了吗?」

杨开慧坚定地说:「 爸爸,我做好了一切准备。

这一年,杨昌济染病,杨开慧寸步不离地照顾父亲,在父亲的病榻前她不停地阅读进步书刊,思想进步非常快,她和毛泽东的感情也愈发稳定。

1920年,杨昌济不幸病逝, 毛泽东以半生半婿的身份参加守灵,帮助料理后事,此番举动让杨开慧感动不已,也做好了此生非「润之」不嫁的准备。

父亲去世后,杨开慧跟随母亲、哥哥们回到了湖南长沙,进入教会学校福湘女中读书。读书期间,已经受到新思想洗涤的杨开慧对学校保守的校规极其,她不但剪掉了长发,还加入学生组织,并和大家一起上街讲演,散发传单等等,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倡导大家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同时,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她联络福湘、周南两所女校的5名女学生进入岳云男子中学,成为全省男子中学中第一批女学生。

除了在学校里做出惊世骇俗的举动外,杨开慧的婚礼也轰动一时。时年冬季,她以「不作俗人之举」为由,在不坐花轿、不要嫁妆、不用媒妁之言的「三不」原则下,和毛泽东自由结合。

俩人的婚礼只花了6元钱,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从此后,杨开慧和毛泽东开始并肩作战,做好了同生共死的准备。

婚后,杨开慧先后为毛泽东生养了三个儿子,生活上她是贤妻良母,不但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更是体贴地照顾毛泽东的饮食起居,工作上她也是毛泽东的得力助手。

当时杨开慧主要负责和组织上的联络工作,同时主持一些图书馆的事务。因为革命斗争的需要,从结婚后杨开慧就一直跟随着毛泽东到处奔波,过着颠沛流离且充满危险的生活。

虽然生活颇为劳累,但杨开慧毫无怨言,她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辅助丈夫的革命事业,包括生命。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照组织上的指示,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杨开慧则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板仓开展地下斗争。

分别那晚,毛泽东向往常一样给儿子们讲故事,杨开慧屋里屋外的给他收拾行李,表面看似风平浪静,但彼此心中都很沉重,此次一别,不知何时相见,想想就让人心酸。

回到板仓的杨开慧,一边抚养三个孩子,一边和恶势力做斗争。当时板仓的环境并不乐观,敌人像疯了一样到处抓捕革命人士。

面对危险杨开慧并没有退缩,甚至在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坚持参与组织了当地的武装斗争。

在湖南参加武装斗争的杨开慧,无时无刻都在思念丈夫,但因为革命斗争形势严峻,她和毛泽东之间彻底失去了联系,白天她组织武装斗争,到了晚上她时常失眠,思念着不知在何方的丈夫。

1929年3月7日,杨开慧在报纸当看到了一则共产党人被反动派残忍杀害的噩耗,她预感到凶残的敌人不会放过自己,以一个母亲的本能,她预感到危险随时会降临。

此时身边有三个年幼的孩子,丈夫又不知在何方,她突然觉得那么孤独、无助,但她并不害怕,唯一担心的就是三个孩子。

最终,杨开慧含泪写下了托孤遗书,在遗书中她写道:「 我感受到死神要来临时,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3个孩子,所以我不能不早做准备。」

作为一名战士,杨开慧不畏惧死亡,但作为一名母亲,她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她字字是血泪,让人观之心痛,如临其境。

不幸果然发生了,1930年10月24日清晨,杨开慧在家中被捕,那天正好是长子毛岸英8岁生日。

世间万般苦事,无非生离与死别。杨开慧深知此次凶多吉少,想想自己的丈夫和三个孩子,她心如刀绞。

入狱后的杨开慧饱受酷刑,但她毫不畏惧,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高喊出:「 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 」的誓言。

敌人不仅抓捕杨开慧,还抓捕了8岁的毛岸英,懂事的毛岸英看到母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痛哭不止。杨开慧就一边教他识字,一边安慰儿子:「 岸英,你要学会坚强,永生永世跟着党革命。」

敌人一直逼问杨开慧,逼迫她说出毛泽东的下落,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关系,但杨开慧坚决不从,她坚定地说: 「牺牲我小,成功我大。」

被关押的日子里,杨开慧每天都会被提去过堂,遭到皮鞭、木棍的毒打,还被压杠子,被打昏后又用凉水泼醒。

杨开慧原本长得娇小柔弱,但面对敌人的疯狂的折磨,她却不哭不叫,意志犹如钢铁一般坚硬,

在监狱外,党组织和杨昌济生前好友曾多次想方设法营救杨开慧,但敌人哪里肯放过,最后迫于压力,他们竟然做出了直接处死杨开慧的决定。

临死前,杨开慧表现得从容淡定,只留下了「 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的遗言,就和人间诀别了,牺牲那年杨开慧年仅29岁。

当杨开慧牺牲的噩耗传到毛泽东耳中时,他悲痛万分,随即给杨家写信说: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多年以后,在回忆杨开慧牺牲的经过时,毛主席悲痛地说:其实,开慧可以不死的。

确实如此,当时只要杨开慧公开声明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她就可以不牺牲,而且她即便做出这个决定,也只是缓兵之策,大家并不会责怪她。

但她是革命战士,她对爱情忠诚,对党忠诚,哪怕自己牺牲,也坚决不会做违背组织和自己初心的事情,如此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精神品质让人敬佩。

当今之幸福来之不易,吾辈应该万分珍惜,唯有这样才对得起先辈们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