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明明都要停战了,为何志愿军还对韩军重拳出击,发动金城战役?

2024-01-24历史

在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在前五次战役之后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大规模的攻势作战。整个1951-52年,志愿军都一直在三八线和美军对峙,虽然战事打的很胶着,但基本上已经没有开战初期那种大开大合的大兵团作战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军师级别的防御战,和小规模的阵地战,比如1952年志愿军一直开展冷枪冷炮运动,和坑道作战。

可就在1953年,在停战协议签署前半个月,志愿军却一改常态,集中5个军的兵力直接对联合国军,特别是韩军重拳出击。

那么为何明明是战争快要结束了,志愿军冒着巨大的伤亡风险,发动一场看似毫无意义的战役呢?

志愿军和韩军在作战

金城反击战,对韩军重拳出击

1953年6月,在各方都已经准备在庆祝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韩军代表却在公然退出谈判,并且叫嚣着「如果志愿军在半岛,那这里将没有和平」之类的嚣张反动言论。

而为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韩军,志愿军决定在1950年7月专门针对其展开全面进攻,既然他们挑起事端,就必须受到惩罚,即使这样做会暂时推迟停战协定,志愿军也在所不辞。为此,彭总还就地对主席汇报

停战谈判需推迟至月底似较有利,为加深敌人内部矛盾 ,拟再给韩军以打击……

彭总对韩军的态度

在国内的主席也立即复电告诉彭总:

「停战签字必须推迟 ,推迟至何时为适宜 ,要看情况发展方能作决定 。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

志愿军前线司令部,在这个基调之下,也不断研究地图和进行前线侦查,确定作战目标和地点。并最终决定以金城方向为主要目标,发起1953年第三阶段战役—:

金城反击战。

主席指示要打击韩军嚣张的气焰

而为了准备这次战役,志愿军提前准备了一个月。

在志愿军司令邓华后勤司令洪学智上将的调度下,志愿军在金城主攻方向上准备了5个军(20兵团和9兵团第24军),并且还配属了超额的队属炮兵,据不完全统计:

此次战役,志愿军81mm以上迫击炮以上重炮弹的1400门,其中军一级的105mm\122mm\152和155mm以上重炮为440门,火炮多,志愿军的炮弹也和充足,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为前线部队调来了7000吨的弹药,合计将近70万发炮弹,这个弹药量已经超过了我军三大战役期间的总和。

而除了炮兵之外,志愿军还破天荒的派了20辆坦克参战,就前线对峙双方来说,兵力对比为3:1,而火炮对比则为1.7:1。

在隐秘赶往金城方向的志愿军

1953年7月13日,金城方向志愿军在将近10公里的正面上准备了1150门大炮,120门/公里的火炮排布密度,就算放在二战也是属于高级标配,相当于苏德战场一线苏军的平均水平。晚上21点,数千门火炮一起将16万发的炮弹直接砸向前线的韩军,这么长时间的炮火准备在我军历史还是头一次。

事实上,炮兵的表现确实在这场战役中可圈可点。在突破中的炮火准备,破坏敌军工事达 30%~40%,在打敌反扑中,敌军的冲锋约40%左右是志愿军炮火击退的。

显然对面的韩军已经被志愿军的攻势吓破了胆,纷纷逃出掩体往后方撤退,截止7月16日,志愿军在金城一带的战线直接往前推进了15公里,其中最南的一个军向前突出了18公里以上,处于金城方向的韩军首都师团、第3、6和8师团,均遭到志愿军的重创,其中韩军之花——首都师团的白虎联队,被志愿军直接歼灭了指挥部,缴获联队旗(时至今日,这面联队旗还一直展现在我军的博物馆)。

奇袭白虎团的憨豆英雄杨育才等人

在7月17日,取得突袭的战术效果之后,志愿军已经将战线往前突出了150平方公里,并就地转入防御作战。而从慌乱中的韩军在美军的支援下也开始疯狂的反扑,但压根就没有什么效果。不仅如此,志愿军还借助防御地形不断展开反击守住阵地的同时,还不断消耗进攻的韩军,而韩军虽然收复了部分地区,但防线被打穿的事实依然无法改变。

而志愿军20兵团等部的英勇表现,也得到了军委的电报嘉奖。

据不完全统计,金城反击战志愿军消耗1.9万吨弹药,相当于前五次战役总和的2.2倍,一共毙伤俘联合国军7.8万人,缴获坦克50辆,摧毁汽车300辆,火炮350门,缴获各种强制8000支,收复了200平方公里土地。

至此一战直接将韩军重新打打回了谈判桌,不到2天后,双方都宣布停战。

被志愿军大面积俘虏的韩军

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虽然获得了胜利,但同样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根据志愿军在战后的统计,此战中朝军队合计伤亡3.3万人,敌我伤亡比例为2.3:1,其中志愿军伤亡2.4万人。在战后很多人在复盘这次战役的时候,都认为在停战前不到10天的时间段,认为都快停战了,志愿军用2.4万人伤亡的代价,去争一口气,打一场毫无意义的战役,是典型的劳民伤财。

对于这样的观点,雨田君只能说,这种看法太过于肤浅。从战后的分析上来看,志愿军这一仗奠定了整个半岛将近60年的和平,为啥这么说呢?

金城战役前的韩军

志愿军消除韩军的威胁

有关志愿军最后一战之所以冒着巨大的伤亡为代价,也要打这一仗,其实在背后考量是现实和深远的。

首先,是当时环境下的现实原因。

一方面,要敲打狂妄的韩军。

韩军太嚣张了,让其一直都是和谈的绊脚石,嚣张的他们甚至连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都不放在眼里,克拉克曾说过——「让志愿军教训一下狂妄的韩军吧」。

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

所以对韩军的作战,也是关系到和谈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只有将韩军打疼,打怕他们才能老实的回到谈判桌继续进行和谈,也只有让韩军认识到他们和强大的志愿军之间的差距,才能让他们摒弃掉再次越过三八线的妄想。

在战争后期,克拉克的回忆录中,他自己也提到

「在我的心中毫无疑问认为,这次人民军的主要原因,假使不是惟一原因的话,是给大韩军陆军一个迎头痛击,并向他们及全世界表示「北进’是说易行难的事。」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美军话事人艾森豪威尔的认可。

艾森豪威尔也对韩军不满

另一方面,也是对1953年志愿军实力进行一种检验。

而且因为1952年一整年的时间,志愿军都没有很系统的进行大规模作战,再加上白马山等战役的失利,导致志愿军对韩军的评估在内部出现了偏差,毕竟全面换装美械装备的韩军,相较苏械装备的志愿军到底差距是多少,这一点尤为重要。

而这一点都需要通过一场战役来考验。

志愿军打这一仗的深远原因,就是为了人民军,是作为大国以及老大哥的担当。

志愿军和当地群众关系

在那个革命战争年代,淳朴的我们体会过太多战争的艰辛,在志愿军入驻半岛期间,就感受到人民军辖区内百姓生活因为战争所受到的颠沛流离之苦。所以志愿军早在入朝时期就和当时的人民军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很多当地老人都将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们当成是自己亲人。

那,这和志愿军军打这一仗有什么关系呢?

都知道在当时美军和志愿军都不想打的情况下,虽然韩军一直在叫嚣但其实他们并不能阻止和平的步伐。但暂时的停战是否就能换来永久的和平呢?

答案是未必。

因为志愿军虽然也是保家卫国,但毕竟是客军,这里的主人是人民军,停战协议之后,就意味着百万志愿军将要回国,毕竟战争给我们造成的军费和人力负担也不小……。

战争前期精锐的人民军

而志愿军一旦回国,就意味着人民军将独自面对敌人,而哪怕了美军真的不想介入半岛,可当时的人民军也不是韩军的对手。1950年时期人民军还能在2周的时间内解决韩军,但到了1953年,情势其实已经出现了逆转。

当时人民军兵力为26万,而韩军兵力已经突破了65万人,兵力对比为1:2.6。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韩军已经全面实现美械化,单个师团的装备甚至比志愿军还好。而人民军经过的1950年的溃败之后,战斗力和装备都没法和全盛时期相比,甚至很多装备都要从志愿军的苏械装备中匀过来点接济,不得不佩服志愿军的奉献精神真的是世间少有……

韩军VS人民军

所以在美军已经明确不想打的情况下,志愿军为了实现半岛武力平衡,就必须拿韩军开刀, 削弱其军事潜力,将其战斗力尽量往人民军方向降,而这个削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消灭韩军的生力军。

因此,无论是为了顺利和谈,还是将来为半岛的和平消除潜在威胁,志愿军都得对韩军展开最后一攻……

志愿军和人民军关系非常要好

雨田君说

网上很多「正能量」言论,说志愿军明知道在快要停战了还要对韩军展开进攻,是所谓的不仁义和无意义的,造成大量伤亡对不起将士们,来抨击彭总和志愿军司令部,其实是幼稚和可笑的。

事实恰恰证明,正是志愿军这一仗直接打服韩军,促进了和谈确保了战争早日结束,同时还削弱了韩军势力,直接为半岛创造数十年和平,这个功绩又岂是他们能泯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