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69年皮定均去兰州军区,过程太慢,周恩来:这是定了很久的事

2024-01-22历史

69年皮定均去兰州军区,过程太慢,周恩来:这是定了很久的事

1955年,解放军启用了军衔制度,其中皮定均被授予少将军衔。随着文件提交到毛主席的办公桌上,毛主席仔细审阅后在上面批示:「皮定均立下了功勋,晋升为少将。」

到了1969年,皮定均受命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在他临走之际,周围的人没有察觉到任何先兆,即便是他的夫人张烽也感到十分诧异:「你难道一点都不知情吗?」

对于夫人的质问,皮定均只是微笑着,并未回答。显然,他是知情的……

张烽:「这事你事先不知道吗?」1969年10月28日,在福州,皮定均正准备入睡时,突然接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来电。

在电话那端,周恩来总理的语气显得有些异样。在宣布了皮定均前往兰州军区担任司令员的命令后,挂断电话前,他说了一句:「这件事情早就安排好了!」

次日清晨,皮定均亲自将仍在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工作的妻子张烽接回家,向她详细讲述了前往兰州工作的决定。张烽听后感到十分惊讶,便询问:「怎么回事?这事你真的一点都不知情吗?」

对于夫人张烽的疑问,皮定均没有明确回应,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再多做解释。

接到命令后,皮定均毫不耽搁,立即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透过飞机窗户,皮定均看到了一排排熟悉的建筑物,以及辽阔的东海。这是他在福建度过的第17个年头,对于福建的山川和风物,皮定均心生深情。

这次的离别,让皮定均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想到毛主席、周总理对他的信任,皮定均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西北做好防务,让毛主席放心,让周总理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

在简报中,皮定均得知了珍宝岛战役后,中苏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引发了对新中国北部边境防务的加强需求。面对这一客观情况,刘伯承元帅向毛主席建议,认为需要一位具备战略眼光、能够胜任大任的大将来镇守祖国的大西北。因此,刘伯承建议由皮定均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毛主席对此建议表示认可,但当时的复杂情况导致命令未能及时下达。

然而,这一提名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各方立场不同,一些人态度不明确,还有反对声音。在一段时间的沉默后,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最终决定让皮定均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

对于这一进展,皮定均也略知一二。尽管遭遇了变数,有些人在其中阻挠,但皮定均并未过多在意,以一笑置之。他关心的是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全国人民对他的信任。既然他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并被选择,那么他就必须对得起这份信任,为人民守好祖国大西北的门户。

在皮定均离开福州的第二天,命令才下达。这一任命的独特之处在于,办公室同志将任命命令交给了皮定均的夫人张烽,由她代为转达。张烽回忆说:「先走人后下命令,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对于皮定均来说也是生平首次经历。」

这种做法虽然特殊,但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也是可以理解的。鉴于大西北防务的紧要性,按照毛主席早期的决定,皮定均早就应该上任。若非形势紧急,总是为他人着想的周恩来总理也不会连夜致电皮定均,并要求他第二天即刻离开福州。

抵达北京后,受到参谋总长黄永胜的邀请,皮定均前往东北参观人防设施和工事。在亲眼目睹了珍宝岛硝烟后,他回到北京。

返京后不久,皮定均接到通知:周恩来总理欲与他会面。在谈话中,周恩来总理向皮定均阐述了大西北对祖国的重要性,并嘱咐他务必把那里的防务搞好。

走出周恩来总理的办公室后,皮定均陷入对谈话内容的回忆。他深感自己肩负重任,国家已将陕甘宁青四省的安全交托于他手中,这份责任确实沉甸甸的。

11月23日,第二天,皮定均乘坐飞机飞往大西北。

西北的冬日,刺骨的寒风呼啸。在西安,皮定均刚伸出头,便感受到西北高原独特的气候。他来不及欣赏西安古都的美景,首先检查了西安的防空设施。

数小时后,他转向兰州,开始守卫祖国大西北的门户。在兰州军区的日子里,皮定均时刻记着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交托,将西北的防务建设成坚不可摧的屏障。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看重皮定均。回顾当年的中原突围战,皮定均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给毛主席和周恩来留下深刻印象。

周恩来曾赞扬:「中原突围打得很出色。」回溯至1944年,中央决定在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第3团和第六军分区第35团基础上,组建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由皮定均担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委,集中力量开创豫西根据地。

初建时,这支包含13个连队的军队人数约为1500人。它由各个部队精选出的顶尖人才和最先进的武器组成,部队中的营级以上干部以及一些连级干部都是经历过艰苦的长征的老红军战士。即使是普通战士,也必须具备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强健的身体条件。

同时,这支军队还装备了优秀的武器和装备。可以说,这支军队是经过精心培养的。仅在成立的一个月内,这支军队的规模就迅速扩大到了5000多人,士气高昂,实力雄厚。

抗日战争胜利后,部队向南移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与新四军第五师在桐柏山区会合。不久后,这支军队被重新编制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1旅,总兵力达到7000人,被称为「皮旅」。

1946年6月,蒋介石无视国共双方签署的【汉口协定】,下令军队渗透中原解放区,将中原军区的6万余人包围在离宣化店不远的一条狭长地带,试图一举消灭他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共中央多次派代表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提议撤出中原解放区,并将军队移至其他解放区。然而,蒋介石执意采取孤立行动,将围困中原军区的兵力增加到10个整编师,总人数超过30万。

到了6月底,蒋介石认为被包围的中原军区的6万人已经无法逃脱,因此制定了一个计划,在7月1日开始的两天内彻底歼灭这6万人。

中原军区接到蒋介石的计划后,决定采取突围行动,并向中央做了详细汇报。具体计划如下:

为迷惑敌人,皮定均率领一纵一旅向东行进,制造主力东进的假象,以分散敌人注意力。与此同时,中原解放军主力分为南北两路,向西突围。北路由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领中原局、中原军区直属队和二纵队主力组成,南路则由王树声率领一纵队(缺第一旅)。张体学率鄂东军区部队深入大别山腹地,牵制敌人兵力。黄林率领河南军区部队在平汉路西侧协助北路主力进行突围。王海山则率领二纵队十五旅大部分随一纵队行动。罗厚福指挥江汉军区部队,留下一小部分武装坚守原地,其余部队进入襄河以西地区。

中央收到汇报后复电:「同意立即实施突围,越快越好,不要有任何犹豫。生存是第一要务,胜利是最终目标。」

收到任务后,皮定均在连夜内布置了行动计划,要求第一、第二两个团向东、东南、东北方向转移,制造与敌决战的姿态,以引诱敌军。

两天后,在西余集、泼阪河、白雀园等地,皮旅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战斗。10个小时后,皮定均成功将大部分部队调至白雀园以南集结,只留下少量部队在前沿阵地奋勇阻击。

在经历了激烈的三天阻击战后,皮定均果断地下令将前沿部队全部收回,随后巧妙地插入敌人背后,迷惑敌军,使其误以为我军正朝南突围。然而,在关键时刻,部队却突然改向东方,巧妙地穿越国民党设置的潢川、麻城公路封锁线。随即,敌军紧追不舍,而皮旅则以「不怕苦,不畏死」的精神与敌军周旋。

战局迅速发展,7月1日,皮旅成功攻占了松子关,10日又奋力夺取了青风岭。不久后,皮旅再次巧妙地摆脱了敌人的包围。15日,我军奋勇攻克官亭镇,18日顺利通过定远,最终抵达国民党重兵据守的池河镇。在成功击溃敌军五路大军后,全旅5000名战士于19日在盱眙附近的三界与淮南大队成功汇合。

这场经历了24天,行程达2000里的战役,历经数十次大小战斗,最终使皮旅胜利进入苏皖解放区,成为著名的中原突围战。

回顾突围后的情景,皮定均感慨万分:「我站在路旁,看着一队队战士有条不紊地前进,心中涌上一股难以言表的深情。他们的军帽多已破烂不堪,长发如蓬草般垂落,有的用大树叶遮挡强烈的阳光;衣衫破旧,有的没有袖子,有的下摆缺失,长裤也变成了短裤。他们用从衣服上撕下的布片包裹着脚,就像两个巨大的布锤子,沾满了血渍和泥污;深陷的眼窝中,眼珠布满了血丝,面孔黑瘦。然而,正是这群人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他们是真正经历千锤百炼的钢铁战士。」

在中原突围战中,毛主席在与皮定均的谈话中提到:「敢于冲锋陷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才是革命精神的真谛。如果畏惧艰辛与死亡,革命就无法取得任何成就,就需要有类似你们中原突围那种拼命的奋斗精神。」从毛主席的言辞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原突围的英勇精神表示肯定。

毛主席对皮旅的贡献给予了赞赏,在到达华中地区后,皮旅积极参与保卫华中根据地首府淮阴的战斗。面对国民党整编74师,由张灵甫师长率领的强大对手,皮旅的先头团与对方展开激烈的交战。

当皮旅的先头团抵达淮阴外围时,情况紧急,张灵甫的先头团已渡过运河,占领了渡口并夺取了桥头堡。在激烈的战斗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但皮旅坚决死守,拒绝屈服。

然而,随后张灵甫改变战略,通过结合部的楔入,成功占领了淮阴东关。9月19日,皮旅只能不得已地从淮阴撤退。在接下来的涟水保卫战中,皮定均发现附近有一座古塔,他提议在塔上架设重机枪,以压制敌人。这一创新的战术思维展现了皮旅的智谋和机智。

在塔上的重机枪火力的有力支援下,成功将国民党74师赶出了涟水城,为涟水保卫战赢得了关键胜利。

不久后,张灵甫重新策划了军队的布阵,最终成功占领了涟水。在夺取胜利之际,张灵甫特意来到古塔下,留影以纪念那挺重机枪和其主人皮定均,这两者曾让他付出巨大代价。

然而,张灵甫并不知道,在皮定均的心中,他的74师已经成为必须铲除的目标。

1947年1月,皮定均被调往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担任副司令兼参谋长,而纵队的司令员则是「王老虎」王必成。

这位「王老虎」与张灵甫在战场上交手多次,胜负未分。他积蓄了一股怨气,渴望找到机会来制服张灵甫和他麾下的74师。

到了4月,华野和国民党的庞大兵团在蒙阴一带激战。王必成和皮定均率领部队,在40万敌军的包围中隐藏,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直到5月12日,六纵在敌后240多里的位置,接到华野司令部的命令,要求在14日夜间占领垛庄,切断敌军退路,完成战役合围,为主力军消灭贪功冒进的74师提供掩护。

接到指令后,皮定均异常兴奋,立即率领六纵先头师开始紧急行军。在14日凌晨,他们成功占领了垛庄,位于孟良崮附近,切断了国民党74师的后路。

国民党74师在失去垛庄后,派遣一个团下山与六纵展开激战,试图夺回垛庄。在皮定均的指挥下,六纵与敌军激战,成功挫败了敌人夺取垛庄的企图。这次战斗使得74师的军心大乱,不得不向南京大本营发出紧急求援的明信片。

怀着昔日的誓言,皮定均和王必成一致要求参与对孟良崮的围攻,彻底消灭国民党74师,并活捉敌军头目张灵甫。

在分析后,皮定均于16日下午选择了最佳的进攻路线,并指挥纵队的特务团直扑孟良崮74师的老巢,将敌军逼上绝路。这场战斗不仅攻破了国民党74师的指挥所,还成功击毙了张灵甫,实现了当初所立下的誓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皮定均荣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捍卫家国,中央决定由彭德怀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在这一时期,皮定均多次代表第24军向中央军委请求参与入朝战役。

1952年2月,为了让部队更熟悉朝鲜战争的情况,以便轮换前期入朝的部队,中央军委指示华东军区组织军、师级的领导干部,前往朝鲜参观战场,而皮定均也是其中的一员。

皮定均充分利用此机会,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朝鲜战场上的各种情况,为未来第24军参战提供了宝贵学习资料。

八月,第24军在上海松江地区集结,准备进入朝鲜。九月,该军奉命北上,抵达朝鲜战略关键区域元山一带,负责防守海岸线。

随着上甘岭战役的结束,为响应「停战谈判」,志司下令皮定均率领第24军,突破敌机和炮火的封锁,向上甘岭地区进军,接替第15军负责一线阵地铁原、金化和平康之间的「铁三角」地区的防御任务。

在防守过程中,美军自信拥有空中和炮火的巨大优势,在阵地上大摇大摆,甚至三五成群地唱歌跳舞,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构成公然挑衅。

对此,皮定均视察前沿阵地后,对防守部队表示:「我们决不能让敌人在我们头上嚣张,必须打消他们的傲气!」

因此,皮定均亲自组织了寒枪寒炮的行动。期间,神枪手张桃芳在32天内使用436发子弹,击毙了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寒枪击敌的最高记录。因此,她荣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狙击英雄」的荣誉称号。同时,她还获得了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颁发的「一级国旗勋章」。

后来,志愿军中展开选拔战斗机飞行员的过程,初选中有198名战士来自第24军。然而,在最终名单中,仅有张桃芳成功入选,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歼击战斗机飞行员。

在为期5个月的冷枪冷炮战中,第24军在阵地防御中表现卓越,冷枪击毙敌人超过1万人,冷炮亦击毙敌人逾4000人,收获丰硕的战果。

当攻占上甘岭597.9高地前沿的马鞍山任务陷入僵局时,由于敌方严密封锁,部队陷入长时间的攻坚阶段。面对此局面,皮定均亲自前往前沿,深入研究战地情势,并决定采用挖掘坑道偷袭的策略,以摧毁敌人据点。

在夜幕的掩护下,战士们秘密挖掘坑道,成功将其延伸至敌阵地前沿,突然展开袭击,迅速歼灭了据点内的敌军,成功夺取了马鞍山阵地。敌人在失败后怀恨不满,先后进行了13次反击。然而,在我志愿军的坚守下,敌人的攻击未能奏效,付出了140多人的伤亡后,被迫撤退。这也使得上甘岭成为他们永远的「伤心岭」。

对于在上甘岭阵地上的激烈争夺,皮定均曾表示:

「我们占领的这片阵地,是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铸就的荣耀之地,是兄弟部队浴血奋战的英雄之地,现在由我们守护。保卫这片土地,就是捍卫祖国的大门。我们的阵地是敌人永远无法冲破的坚固防线,是埋葬敌人的坟墓!」

1953年夏季,为了挫败美军和南韩李承晚集团破坏谈判的计划,彭德怀下令展开夏季反击战,以打击李承晚伪军为主要目标。

在夏季反攻战进行期间,彭德怀忽然召见了皮定均,向他通报了军委的决定,指定他为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协助司令员叶飞粉碎蒋介石计划的袭击福建沿海地区的阴谋。第24军的指挥权转交给了张震将军。

接到命令后,皮定均认为张震刚到任,对朝鲜战场和24军的情况还不熟悉,因此自愿提出协助张震指挥作战。直到金城战役打响,皮定均才返回国内,赶赴福建军区。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施军衔制度。在军衔评定中,皮定均初步被评定为华东地区的少将。名单提交军委后,毛主席亲自批示在皮定均的名字下方:「皮有功,少晋中」。因此,皮定均获得了中将军衔。

1969年,兰州军区迎来了一项重大任命,皮定均被委任为司令员,随即踏上了前往兰州的职务之路。然而,1973年12月,毛主席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决定调动军区司令员的职务。这次决定导致了皮定均与韩先楚的职务交换,使他再次回到东南沿海前线,担任福州军区的司令员一职。

时至1976年7月,在福建南部地区,福州军区组织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海、陆、空三军联合抗登陆作战演习。与此同时,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皮定均的病情略有好转。尽管如此,他依然在长子皮国宏的陪同下,亲自前往演习现场进行视察。

正值7月7日中午,福州的天空被浓厚的云层覆盖。然而,尽管天气不佳,皮定均心怀演习的牵挂,不顾天气恶劣,勇敢登上了一架米-8飞机,飞往东山岛三军演习现场进行视察。然而,飞机起飞不久后,在漳浦的灶山附近遭遇撞毁事故,导致皮定均和机上所有人员不幸遇难。这一悲剧发生在皮定均年仅62岁之际。

皮定均将军的突然离世对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7月13日,福州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人们齐聚一堂悼念这位杰出的将军。在追悼会上,毛主席深感失去了一位亲密的将领,内心充满悲痛之情,亲自送上了对他老人家的最后一份花圈。

2006年,福州三山陵园为了纪念皮定均将军而兴建了一座纪念园。

在雄伟的岩石上,刻划着皮定均将军像的侧面,分别镌刻着李先念所题的「智勇兼优、光明磊落」以及徐向前元帅所铭刻的「多谋善断、英勇虎将」两则题词,同时还有张爱萍上将表达的对皮定均的深切怀念,这一系列的题词生动展示了皮定均中将一生中所创下的不朽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