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治水英雄姓禹,名文命,因做出伟大贡献,世称大禹。
所有史书记载,大禹建立了大夏。 然而,夏朝的背后,有股神奇的力量,显示出大禹也得听从他们的。包括商朝,同样对其顶礼膜拜。
大禹的父亲叫鲧,鲧是颛顼的后裔。【帝系】曰:「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虞舜嬗以天下。」按道理,大禹做为一代帝王,本应坐不改姓光耀门楣才对,却在登基之日突然宣布改族姓为「姒氏」,叫「姒文命」,不觉得很奇怪吗?
【史记】记载了这一事件:「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史记这一段话,是说帝舜向「天帝」举荐,请求禅让帝位给予大禹。17年后,帝舜驾崩,大禹为此守孝三年,实际是为了避让舜的儿子商均而隐身去了阳城。但天下诸侯不找商均只找大禹商量大事,大禹只好登基帝位,国号定位「夏后」,族姓改为「姒氏」。
要知道,姒姓,是神农炎帝和帝俊一族,其母「任姒」;而黄帝之母叫「任妣」。按周朝礼制之认知,大禹如果改姓,也应该姓姬才对吧?
还有更奇怪的,那就是五帝之二的帝喾。帝喾生契,史书皆有记载。【诗经】也云:「帝命玄鸟,降而生商」。是说北方简狄尊从天帝安排,和帝喾成了婚,生下了契,契从此成为商朝之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公开图片,若有侵权,告知即删)
帝喾是玄嚣的孙子,其父蟜极。玄嚣即少昊,实非黄帝之后,而是神农炎帝的后裔。然而,在殷商甲骨文的祭祀里,既看不到有对黄帝和「姬」姓的人进行祭祀,也看不到有对神农炎帝的祭祀内容。这岂不更奇怪?
帝喾的孩子契,其伟大贡献是创造了契刻文字,即在龟甲和牛骨上用专门的刀制工具刻下甲骨文字,更重要的是,契和母亲简狄把这种镌刻技术移植到竹片上,由此创造了人类史上流传千世的「竹简」文书。
自帝喾生契之后,契为商祖,历经先商、中商和晚商三期,比大禹建立的夏朝早300年。
【史记】记载:「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
此「亳」并非商丘,实指郑州。是说帝喾妻简狄受帝之命,在凤凰台食了燕庄山丘燕子蛋,生下契。
帝喾有四个著名的孩子,按排行叫挚、尧、契、后稷。而四个孩子这个时期,万国正遭遇泛滥洪水,先商从郑地商都迁徙外处达八次,而在郑设都六代,其中包括商汤回郑亳,「从先王居」。直到后来中晚商朝迁徙安阳定都,史称「殷商」。
在殷商甲骨文祭祀里,除了「唐,成、大乙」,还祭祀有「夋」、「夔」、「契」。
「契」不用说了,是商祖「契」。另外两位「夋」和「夔」,有学者说「夋」是帝喾,叫「俊」。如果这个正确,那「夔」又是谁?
「夔」,是专掌「乐」的最高长官,即「乐」官。古人重视「礼乐」。"礼"指礼仪,尤指「礼制」。「礼制」是一种以血缘亲族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包括等级秩序、礼仪规范、道德准则等内容。"乐",不仅指音乐舞蹈艺术的形式,更是指的维护社会和谐与秩序的要求。
「夔」,就是「乐」的制定者,强调的是民风正气,代表的是一套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而掌管"乐"的乐官,名叫「夔」,代表握持的方向和宗庙祭祀以及颁布诰命,即,代行天子令。
以凤凰为图腾的帝喾,被封为辛侯时,正属于管「乐」的「夔」官。
【竹书纪年】记载: 「帝喾高辛氏,生而骈齿,有圣德,初封辛侯,代高阳氏王天下。使瞽人拊鞞鼓,击钟磬,凤皇鼓翼而舞。元年,帝即位,居亳。 」 从【竹书】中也可看出,若把「夔」和姓氏结合起来,帝喾应当叫「姒夔」,而非「姬俊」。
帝喾继颛顼之后做了帝王,把乐官交给了儿子「挚」,后来挚九年被废,又任命契掌乐,官敇司徒,辅佐天子管理,周朝以后,复设「夔」官。而殷商祭祀的前三祖,只有「夔」才是「帝喾」。
许多人认为殷商祭祀的「夋」是帝喾,包括古人认为「帝俈一名夋。」这可能是认知有误。
「夋」的本义:「行走舒缓的样子,一曰倨也」。「倨」,是倨傲,即傲慢的形态。「夋」实是指的高高在上聛睨一切的人,此人实为「帝俊」,而非帝喾。
帝俊是在【山海经】里才有记载的「太阳神」。他是炎黄的兄长,「西王母」所生,姒姓,曾被赶出家门,四海为家。他才是大夏的始祖神,最早建立大夏,从【山海经】东西南北四域都有他的身影来看,延续数百年的「天帝」神位一直存在,并掌握着商夏时期的"生杀予夺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帝俊的神号叫「天皇」,炎帝的神号叫「地皇」,黄帝的神号叫「人皇」。因此,帝俊又称为「天帝」,其后裔继承「天帝」的名号长达千年之久。
就是说,商夏时期帝俊的后裔继「天帝」之位,商夏两朝都需听从「天帝」的指令。「帝命玄鸟,降而生商」,指的就是「天帝」指派帝喾与简狄成婚,生下商祖契。
而夏朝一代帝王大禹,之所以能做天下共主,也是由「天帝」来决定,大禹本身并不能做主,因此,在大禹被允许当帝王之日,就需要改姓为姒,不再姓「禹」。
商朝甲骨文祭祀的昊天上帝,所谓昊天,为大为广,而「夏」的引申义也是为广为大。这在殷商祭祀中也能看到一个明显的天帝所在地方——「西邑」。而「夔」,与「夏」在甲骨文中极为相似。这也说明,帝喾是为扩展大夏而来,服从于夏朝之始祖神帝俊的「天帝」一脉。
太阳神帝俊及其后裔掌控的「天帝」之神职,是夏商唯命是从的主要审核机构,这也难怪夏后启登基后,三次巡游,不远万里跑到西邑的「天穆之野」向天帝表达忠心的举动。
山海经里两次提到:【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西山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
【竹书】也在对夏后启的记载中提到这个地方:「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
更有大禹的父亲鲧,在【竹书纪年】对颛顼的记载中,说鲧居住在天穆南边:「三十年,帝产伯鲧,居天穆之阳。」这些都说明,夏和商朝都和帝俊所建立的「天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天帝之国,正是古天竺的三身国,位于今日的尼泊尔。
也就是说,帝俊时代,就已经对夏朝的开疆扩土做出了实质性的规划与实施。商朝和夏朝,都是「天帝」任命的帝王。大禹只是替「天帝」收复一些失地。这在【竹书纪年】里对帝舜和大禹的记载中写的很明白:帝舜「三十三年春正月,夏后受命于神宗,遂复九州。」
自商汤之后,商朝祭祀多以祭祀「成汤」、太甲、祖乙、妇好、武丁比较多。这说明成汤之后,已经逐渐与「天帝」脱钩。
【史记】有记载,商汤欲伐夏桀,对百姓征求意见,翻译为白话:「···你们还说:‘夏桀有罪,那又能怎么样呢?’···夏国的民众懈怠消极,怨恨不和, 他们都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们宁愿和你一同灭亡!’ 夏王的德行已经到这种地步,现在我必须前去征讨。」从这段描述中,说明帝俊族太阳神的一脉,已经不受黎民喜爱,而是深受其害,即便他们的族人也宁愿追随商汤推翻「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