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对孔明和法正是同样的信任,孔明和法正可以说是刘备文臣中的左膀右臂。在刘备眼中孔明、法正又各有特长。孔明擅长外交、行政、后勤、人事管理、顶层设计。孔明曾奉令出使江东,成功说服孙权集团联合刘备抗曹,赤壁大战,大败曹操,刘备才有机会和曹操、孙权三分荆州。
刘备在荆州攻城略地、占益州、占汉中,孔明在后方作用如同刘邦手下的萧何,巩固政权,源源不断地往前线输送兵马、粮草,是刘备当之无愧的贤内助;至于【隆中对】那是刘备集团的行动路线图,奠定了孔明的战略家的地位。刘备对孔明信任有加,三顾茅庐后两人关系如鱼得水,使老兄弟关羽、张飞也对孔明羡慕、嫉妒、恨。
赤壁大胜不久,刘备就晋升孔明为军师中郎将(地位仅逊于关、张等集团元老),到刘备称帝时,孔明就升丞相总理尚书台事务,假以符节。张飞刚去世,孔明再兼司隶校尉(负责纠察文武百官)。到章武三年春天,夷陵之仗大败的老年刘备将孔明从成都召来,把刘禅兄弟均托付给孔明,并坦言:太子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他没才能,卿可取而代之。
孔明在刘备生前,没有作为参谋长使用,刘备对孔明作为军事家的才能没能充分认识,更主要的后方需要孔明这样的既忠诚又极有才能的人才来做后勤司令,所以孔明很少相伴左右。而法正在刘备攻打益州时,作为一心归附、视刘备为明主的大军事家凭杰出的才能充当刘备的参谋长的角色,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他在叛徒同伙、益州别驾张松的帮助下,利用刘璋使者的身份,劝刘备入川,抢占天府之国益州。刘备然之,率军以帮助刘辞讨伐宿敌张鲁的名义,逆江西进,先与刘璋会于涪城,又北上袭占葭萌关,掉头南行攻击刘璋。在郑度力劝刘璋利用刘备万余孤军深入腹地,缺粮之际,将巴西、梓潼两地百姓迁往涪水之西,烧光粮食,高垒深壕,避刘备锐气,击刘备惰归。
刘备闻言无计可施,法正断言:刘璋仁慈,定不会用郑度计策。刘璋果然如法正所料,刘备包围雒城,法正又竭力劝降,最终刘备顺利攻占成都,刘璋归降。法正升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在外统领都城及周边地区,在内充当刘备的主要谋臣。
法正作为杰出的参谋长自然深得刘备信任。法正大处始终为刘备着想,进成都前,原蜀郡太守许靖准备越城投降,事泄因成都危急,刘璋没来得及收拾他,对于这样的软骨头,刘备不尿他。法正劝他:许靖浪得虚名,但天下不知道他是注水猪肉,您不礼遇他会落个轻视贤才之名。
不如仿燕昭王厚待郭隗故事而把他供奉起来,刘备然之,果然收得士人之心。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又力劝刘备趁曹操招降汉中张鲁因事北归,而守将夏侯渊、张郃兵微将寡,正好收汉中,建北伐的桥头堡。刘备亲任总司令带法正及诸将进军汉中。二十四年,刘备从阳平关南渡沔水,沿山势步步为营,在定军山凭险扎寨。
夏侯渊领兵来夺。法正瞅准机会,劝刘备令黄忠居高临下,突袭大败曹军,夏侯渊授首。法正一心为刘备着想,得益州,夺汉中,为蜀汉立下不世之功。刘备被拥立汉中王,法正升尚书令、护军将军。第二年法正去世,刘备流泪多日,赠法正谥号为谥侯。刘备在世,只有法正一人获得谥号。刘备的确对法正极为礼遇。
孔明在刘备在日没能封侯,这并不是刘备对孔明不恩宠,而是汉朝祖制:没有军功不得封侯。孔明因为在刘备集团分工不同,没有到前线立下军功,不能封侯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凭心而论,孔明用兵还多偏于谨慎,像刘备初定益州,孔明可能还出于谨慎,没能像法正一样献计趁势虎口夺食抢汉中。
这是孔明、法正性格使然。刘备东征孙权,出于性格因素,孔明未能劝阻,如法正在,可能会力劝,即便不能劝阻,随军东征,至少不会被陆逊火烧连营,定能全师而退。当然,孔明如随征,也会有全师而退的结果。但蜀汉初创,政权巩固、繁重的后勤任务都等着孔明,使得孔明无法走到前线。
法正死时,年仅四十五岁,如多活十年,惺惺相惜的孔明、法正如汉初张良、萧何般一在前线,一留后方辅佐刘备,刘备及蜀汉的命运定会改写。可惜历史不容假设。综上所述,刘备对孔明、法正同样信任,并不厚此薄彼,孔明和法正在刘备眼里各有千秋,具体的战役指挥上,更依赖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