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三大战役中,毛主席用197封电报,赢了坐专机到处指挥的蒋介石

2024-01-24历史

197封电报,三大战役,毛主席击败蒋介石。

1946年,自认为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蒋介石,满怀信心地率领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发起了内战。然而,即使国民党在数量和装备上都占据巨大优势,令蒋介石惊讶的是,美国在战后质问他:你常常乘坐专机在各个战场之间穿梭指挥,但为什么最终还是败给了毛泽东,他只是坐在一个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土「司令部」里,用手写电文指挥的呢?

在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领34个旅,共计25万人,向延安推进,企图一举摧毁我党的中央枢纽。

当时,我党的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不到3万人,装备极差,补给困难,与拥有空军支持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相比,我党的军队处于劣势。

然而,延安人民决定誓死守卫延安,保护毛主席,粉碎国民党的阴谋。但与人们的预期不同的是,毛主席认为,战争的胜利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在与党中央的商议后,毛主席决定在同年5月,根据中央指示,将中央直机关和军直机关转移到太行山。刘少奇和朱德经过考察论证后,确定了河北省平山县作为相对安全稳定的新办公地点。

4月23日,周恩来和任弼时等先到达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5月1日,中共中央正式在西柏坡开始办公,5月27日,毛主席也顺利抵达西柏坡。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重大机遇就像短暂的流星,稍纵即逝。因此,在抵达西北坡后,毛主席便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断地接收战报并亲自回复。

有时候,电报员还在发送上一封电报,下一封电报就已经到来,为了避免延误军情,主席不得不紧赶慢赶。因为工作繁忙,毛主席甚至将吃饭视为一种负担,只有在身边的人多次催促下才肯去吃饭。

而且,他常常连续两三天不休息,即使在战事稍缓的时候,他也常常在躺下后不久又起床办公。在1947年5月至1948年5月期间,毛主席和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挂满作战图的西柏坡旧式农家小院中指挥了四场战役,歼灭敌军5.8万余人。

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毛主席明确指出……

解放战争的最后决战即将展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胜利在望。长春等城市国民党军仍然坚守,他们的城防经过多年的加固,已经达到了堡垒化的程度,几乎固若金汤。

在多次与我党的交战中,国民党军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战争策略。同时,我军缺乏海空力量的配合,补给也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这些困难摆在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的面前,他们需要寻找一种方式来打破这种僵局。 经过深入分析当前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毛主席敏锐地察觉到,蒋介石在是否要战略撤退这个问题上,仍然犹豫不决。

结合实际情况和对蒋介石的了解,1948年三大战役前夕,毛主席已经制定了大决战的战略构思。他知道,这将是决定全局胜负的关键时刻,因此他决定进一步了解当前局势,并加强军队的统一指挥。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毛主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旨在解决我党在战争中面临的兵员补充和火力加强问题。这时,蒋介石对于城池的重视使他犹豫不决,是否要将驻守在沈阳、长春、锦州这三个孤立点的国民党精锐撤走。

终于,1948年9月,三大战役的序幕拉开,济南战役正式打响。

在毛主席高瞻远瞩的领导下,经过8天的浴血奋战,国民党10万余守军全军覆灭。早在1948年2月,毛主席通过对当前战局的精准洞察,提出了著名的「关门打狗」作战计划。

同时,他还关注到野战军在此之前在电报中提到的锦州方向无战可打的情况,询问这是否意味着我军能够对相关地区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更好地挫败蒋介石企图撤离的企图。

在电文的结尾,毛主席强调指出:9月中旬,辽沈战役正式拉开序幕,与毛主席的洞察力一样,蒋介石也认识到了锦州的重要性,因此命令国民党部队从锦西、葫芦岛、沈阳等地调兵支援锦州。

在开始时,林彪对于攻打锦州的决策有所疑虑,因此在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后,他派遣部队试图攻克长春,但是结果并不如人意。

此时,攻打锦州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毛主席再次催促林彪采取行动。然而,国民党已经意识到锦州的重要性并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增派了军队。

得知这一消息后,林彪再次动摇并请求重新攻打长春。但是,战争不容许任何儿戏,眼前的机会不容错过。因此,看到林彪的请求后,毛主席感到非常生气,并坚决要求林彪按照原定计划攻打锦州。

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林彪率领东北军经过31小时的激战,于15日成功攻克锦州,消灭了10万余名守军。在攻克锦州的同一天,蒋介石再次飞抵沈阳。

但是,在此期间,我党多次争取下,国民党守军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在17日率部起义,新七军也在19日投诚,长春得以和平解放。

虽然蒋介石不愿轻易认输,他在20日再次携带杜聿明第三次飞赴沈阳,企图挽救东北守军的失败。然而,此时东北的局势已经完全掌握在我军手中。

在辽沈战役中,毛主席共起草了77封电报,详细规划了战局,甚至包括具体的执行步骤。在此期间,粟裕曾三次大胆直陈,建议我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毛主席对粟裕的建议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与党中央进行了研究,最终采纳了粟裕的建议。

在淮海战役中,毛主席展现出出色的领导才能。他虚怀若谷,采纳了粟裕的关键性意见,并在听取一线指挥人员的建议的同时,根据实际战争形势做出了切合的指挥。

这使得我军在战役初期就能应对各种局面。此外,毛主席还给前线送达了详尽的电报,部署了各个时期的作战方针和防御问题,让前线指挥官们心领神会。

在战役期间,毛主席再次给予刘伯承、邓小平和张震「临机处置权」,这使得中国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在淮海战役后的第23天,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正式开始。在这三场关键战役中,毛主席住在一间仅有16.3平方米的民房里,经常在短短的一小时内起草出两三份电报。

最终,他成功地领导我军,使中国面临的未来走向变得更加清晰。周总理曾说过,这些胜利对于中国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