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5年,聋哑红军「无功绩」被授少尉,晚年受周总理关照

2024-02-04历史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有一座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牺牲红军战士的无名烈士墓,这座烈士墓上记载着这样的一段话:

「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

而在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战争中,同样涌现出过许多无名的英雄,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在 1955年9月全国首次授衔中,就有这样一位无名的「哑巴」士兵,被授予了少尉军衔。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无名「哑巴」少尉,受到了周恩来特别的关照。在 1983年因病逝世后,他和其他革命战士一样,被安葬在了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那么,这名无名的「哑巴」少尉,究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怎样的贡献?他为什么能够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 1983年,一名埋葬在八宝山的哑巴少尉。

关于红军中这名无名哑巴少尉的故事,需要从1935年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的故事开始讲起。

1935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河之后,摆脱了蒋介石嫡系部队几十万大军的围攻,从黔滇地区向川南挺进。 1935年5月底,中央红军部队基本进入四川地区, 然而,北上的红军遇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困难——大渡河。

大渡河自古以来就有「天险」之称,该河全长1062千米, 流域面积9.2万平方公里,流域中途多经峡谷,水流湍急,全河落差可达4173米 ,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中的猛将翼王石达开,正是在这里被清军歼灭,丧命于此。

蒋介石在得知红军抵达大渡河河畔后,大喜过望,连忙让虎将薛岳率领数万追兵,到川南追剿红军,试图让红军做 「石达开第二」。

然而,红军并不是太平天国农民军,毛主席等共产党人也并不是石达开。在了解大渡河的基本情况后,毛主席、周恩来等人连夜制定应敌之策,在得知大渡河附近有一条清朝康熙年间修筑的泸定桥后, 毛主席就让红四团部队飞速前往泸定桥,准备夺取该桥,为红军大部队前行开辟道路

得到军令的红四团星夜兼程,朝泸定桥奔袭而去。不过,红四团的士兵们由于大部分都不是四川本地人,因此在寻找泸定桥时一时找不到方向。红四团本想找到几个父老乡亲,询问他们桥的方向, 但怎奈当时的四川民众对红军并不熟悉,看到一支兵过境后,就纷纷门户紧闭,不敢出门。

正当红四团一筹莫展时,一名说话「阿巴阿巴」的青年哑巴站了出来,用手语加声音告诉红四团,自己可以给他们指明去路。最终,在这名哑巴的指引下, 红四团成功抵达泸定桥,并且攻破了这里的川军部队,为身后的中央红军挺进开辟了道路。

在走过泸定桥之后,这名曾经为红军指路的哑巴,依然迟迟不肯离去。在红军长征期间,有不少老百姓曾经为红军指路,但是没有做思想工作,自己就主动跟在红军身后的,红军还是第一次见。

但是,随着身后蒋介石和川军部队的杀到,有一部分红军战士就对这名哑巴起了疑心,一名叫肖士杰的红军战士,对他的班长石丞玉说道: 「班长,我觉得这个人有点可疑,为什么我们走到哪里,他就和国民党的军队跟到哪里?」

考虑到这名哑巴是国民党派遣间谍的可能性,班长石丞玉就把这名哑巴叫来说话,试探他是不是真的哑巴。于是,石丞玉就让几名红军战士,把哑巴的双手绑了起来,并且给他一口炊事员的大锅,让他背在身后。肖士杰对班长石丞玉说道: 「放心吧班长,我一定会注意他的一举一动的,要是他有什么投敌的举措,我就一枪毙了他!」

1935年6月,跨过大渡河的红军开始向夹金山挺进。夹金山位于今天的中国四川省雅安市,是坐落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交界处的一座高山,最高海拔可达到4930米,高山处气温寒冷,终年积雪,且大气稀薄, 想要跨过这座高山,无论是对红军战士的意志,还是体能,都将是非常严酷的考验。

就这样,红军大部队踏着六月的皑皑白雪,走上了征服这座高山的旅途。令红军战士们感到惊讶的是,在 爬这座高山时,他们自己当中都有一些人喘不过来气,被高山上稀薄的大气搞得呼吸困难 。但是,这名被红军之前有意绑起来,后背上背着一口锅的哑巴,竟然在行军的路上没有一点不情愿的样子。

在爬过一段山路后,红军大部队决定原地休整,红军战士肖士杰看一个哑巴背着一口大锅,走了半天的山路,于心不忍,于是就将这口大锅从哑巴的身上卸了下来,并且请他坐在地上喝酒驱寒。当 肖士杰把酒葫芦递给这名哑巴之后,这名哑巴毫无顾忌地喝了一口,并且高兴地对肖士杰竖起了大拇指。

翻过夹金山之后,红军战士们基本上对这名曾经为他们指路,并且在夹金山上背着一口大锅,义无反顾行军的哑巴建立了信任,班长石丞玉决定破例将哑巴留下,这是因为在红军长征期间, 一路上有一部分优秀的战士牺牲,红军需要及时补充兵员,而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名「哑巴」战士如今和红军战士们融为了一体。

到红军过草地时,这名哑巴更是对红四团的班长石丞玉有着救命之恩——在红军翻过夹金山后,毛尔盖草地就成为了红军面前一道新的难关。毛尔盖草地看上去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但草地下都是深不可测的沼泽,稍有不慎就会深陷到沼泽地中,被沼泽无情地吞噬。

因此,在行军的过程中,红军往往都会拿着一根木棍来作为试探草地深浅的工具,一旦陷到泥沼里,一根木棍或许还能让战友帮忙拉一把,从而让红军战士脱离险境。但是,令班长石丞玉没有想到的是,在过毛尔盖草地的时候,自己一脚陷在了一片泥地里,周围的战士就是用木棍拉着石丞玉也没有把他拉上岸。关键时刻, 这名哑巴红军急中生智,用一根绳子绑住铁锅,让石丞玉抓着铁锅的帽子,红军们才将石丞玉从草地这能够拉了出来。

1936年,红军的三大主力陆续抵达陕北,长征胜利结束。哑巴红军虽然在此之前被视作是军队中的一员,不过遗憾的是因为他身体缺陷的原因,所以无法听取和传达军队命令,因此班长石丞玉就让哑巴留在了红四团的炊事班里。

在得知自己被安排进炊事班后,哑巴并没有气馁,反而 任劳任怨地帮助红军挑水、劈柴、做饭,以自己的一种方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贡献。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在此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40年,彭德怀率领八路军部队发起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但也因此遭到了日军的警惕。20世纪40年代,日寇与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日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严酷的扫荡。

1942年,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炊事班部队化整为零,被统一编入到中央保卫部队当中,来弥补空缺人手, 不过由于这名哑巴战士身体缺陷的缘故,因此继续留在了炊事班,成为了炊事班当中年龄和资历最老的战士。

1945年9月2日,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大批昔日在前线英勇作战的战士,都因功晋升到了营长、团长,甚至旅长, 可是唯独这名从1935年大渡河开始,就跟着红军的哑巴,依然是一个炊事员。但 是,这名炊事员依旧在革命根据地里,任劳任怨地位大家做事。

1949年9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全国已成定局,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干部从西柏坡搬至北京,在北京战士和干部们可以用得上煤,做得了饭,此时解放军部队似乎再也不需要这个哑巴战士了。但是,这名 哑巴战士依旧不愿意离开,每天主动留在部队大院里,拿着一把扫帚帮着大家打扫卫生。

后来,正当解放军战士们准备将这名哑巴战士遣返时,碰巧师长 刘辉山 看到了这一幕,于是先告诉战士们,不要让这名哑巴战士离开。随后,刘辉山向师部上报,表示这名红军战士从1935年开始,就跟着红军,多年来虽然没上过前线,但一直在后方勤勤恳恳为红军做后勤工作, 看在他残疾的份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师部方面是否能给一个军衔方面的待遇,让他安享晚年。

最终,刘辉山的建议得到了我军方面的高度重视。因此,在1955年9月全国首次授衔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这名无名的哑巴战士少尉军衔,并让他享受军职干部待遇,在北京安度晚年。

后来 ,当周恩来总理得知了刘辉山推荐此人留在军队的事迹后,称赞刘辉山这件事办得非常得当, 这名无名的哑巴战士,以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一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他的出现,也正是中国人民义无反顾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革命胜利的缩影,因此应该表彰,值得鼓励。

此外,周恩来还到部队大院里,特地叮嘱哑巴周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定要照顾好这名哑巴战士的衣食住行。

在获得少尉军衔后,这名哑巴战士并没有骄傲,而是继续和平时一样,在部队中打扫院子, 帮助人民解放军战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一名普通的战士一样,直至他在1983年因病逝世。

在这名战士因病逝世后,按照惯例,他的骨灰应该被埋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可即便是在当时,人们也依旧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于是只好在骨灰盒上写下「哑巴同志」四字。

后来,经过历史学家的调查走访, 人们发现了这位隐姓埋名多年的「哑巴战士」的真实身份,他的名字叫熊世皮 ,1891年生于四川泸定县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

不过,在此时他的真实姓名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因为他的功绩,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