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智慧粟裕,大智陈毅,也说「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2023-12-15历史

不知道从何时起,网上出现了一些「陈毅、粟裕不和」的传言。

相比之下,我更相信「陈不离粟、粟不离陈」这句话。

作为搭档,他们也许在工作上发生过矛盾、意见上有过不一致。

但是,假如因此就下「陈粟不和」这样的结论,那就未免太过草率了。

以下就说一说陈毅元帅与粟裕大将之间的关系。

陈毅是共和国开国元帅,粟裕位居十大开国大将之首,他们无疑都是为创建新中国立下盖世大功的开国元勋。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陈毅与粟裕相逢、相知于南昌起义败军之际。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撤至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山区。

在破衣烂衫、疲惫不堪的行军队伍中,20岁的警卫班长粟裕遇到了26岁的团指导员陈毅。

从那个时候开始,陈毅与粟裕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

在此之前,陈毅与粟裕素未谋面。

南昌起义前,粟裕随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教导队开赴南昌。

在整个起义过程中,粟裕的职务是中共前敌委员会警卫队警卫班长,主要负责江西大旅社内外的警卫工作。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就设在江西大旅社。

在起义前的7月31日夜间,粟裕警卫班担负的任务是:策应朱德领导的南昌军官教导团起义。

军官教导团成功起义之后,粟裕又将朱德安全护送到了位于江西大旅社的南昌起义总指挥部。

这是粟裕与朱德的第一次见面。

此后,直到中共前敌委员会撤出南昌,粟裕继续担任警卫任务。

再来说说陈毅的情况。

南昌起义那天,陈毅随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教导团被张发奎困在九江。

陈毅当时的公开职务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准尉文书,他的秘密职务是我党在教导团的负责人。

得知南昌起义已经成功的消息后,陈毅想方设法脱离教导团赶往南昌。

半路上,陈毅又听到了起义军已经南下的消息,于是,他便沿着起义军南下的方向一路追赶队伍,终于在8月21日在抚州追上了起义队伍。

在起义部队中,陈毅被委派为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

到这个时候,陈毅与粟裕还没有碰面。

直到10月上旬,起义军撤退到信丰、大庾一带时,粟裕才第一次见到了陈毅。

当时,因为起义部队接连遭遇重挫,官兵情绪低落,人心惶惶。

行军途中,每天都有人一声不吭就离开了队伍,其中有士兵,也有一些军官。

几天之后,起义部队的减员情况非常严重。

以军官为例,团级军官基本上都离队了,只有第73团政治指导员陈毅和第74团参谋长王尔琢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陈毅元帅后来回忆道:

「刚到部队时,我在官兵当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因为我来得晚,还因为我不是军事主官。」

那个时候,起义部队官兵对政工干部有偏见,有人甚至戏称政工人员是「卖狗皮膏药的」「五皮干部」。

所谓「五皮」即皮靴、皮带、皮鞭、皮包、皮手套。

这是国民党军队中政工人员的「标配」。

陈毅元帅回忆说:

「到了大庾,大多数带兵的军官都走了,而我没有走,可能是觉得我这个人还不错,所以,我才开始有了发言权。」

粟裕认识和钦佩陈毅应该正是从信丰、大庾开始的。

10月份,朱德在天心圩召开军人大会,当着官兵们的面,朱德发表了后来彪炳史册的著名演讲。

「要革命的,跟我走,不要革命的,可以回家!」

在这次会议上,陈毅的口才和号召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陈毅这样开导大家:

「在胜利的情况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在失败的局面下做英雄就不那么容易了。」

「大家要想清楚一个道理:经得起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就要做这样的英雄!」

在朱德和陈毅的感染下,有800多个起义官兵选择留了下来,其中就有年轻的警卫班长粟裕。

此后,起义部队取消了军、师、团建制,部队统一整编为一个纵队,下辖七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连、一个重机枪连。

德高望重的朱德担任了纵队司令,陈毅担任了政治委员,王尔琢为参谋长。

在这次整编中,粟裕直接由警卫班长升任第三连政治指导员,林彪则由排长升任第七连连长。

这真是「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

经受了磨难的起义部队从此重新振作起来。

对这次整编,粟裕大将在解放后的一次讲话中是这样评价的:

「天心圩军人大会以后,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真正成为我们这支部队的带头人,是他们带领我们渡过了最艰难的阶段。」

不难看出,粟裕对带领部队渡过危局的朱德、陈毅充满了敬重之情。

经过了严峻的考验,陈毅也加深了与粟裕等800多壮士的感情。

在1952年6月14日的一次会议上,陈毅深情回忆道:

「当时如果没有朱老总,这个部队肯定垮了,留下来的800多个同志都是意志坚定的革命者。」

在粟裕大将和陈毅元帅不同时期的讲话里可以看出,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那个时期就是他们相识和相知的起点。

「我老了,有粟裕」,朱德军长何出此言?

1928年4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部队前往江西宁冈龙市,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胜利会师。

两支部队在这里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井冈山时期,朱德、陈毅发现了粟裕、林彪这两个有巨大潜能的年轻人,并成为粟裕和林彪这两匹「千里马」最早的「伯乐」。

一般人都会认为,一个军人能不能受到重用,优先考量的理应是其领兵打仗的能力。

事实上,尽管粟裕不愧为领兵打仗的高手,但是,在军旅生涯开始的那些年,粟裕却多次担任过基层政工干部,且调动频繁。

从1927年10月至1928年12月,一年多时间之内,粟裕就在连级岗位上调动了6次:

1927年10月,粟裕被任命为步兵连政治指导员;

1927年11月,粟裕转任第二支队第二连指导员;

1928年1月,粟裕出任第一师第一团第五连党代表;

五个月之后,粟裕转任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三连连长;

再过三个月之后,粟裕改任第二十八团第三连党代表;

当年12月,粟裕又当回了第三连连长。

熟悉红四军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第二十八团是红四军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也是军长和党代表最重视的一个团。

因此,第二十八团通常会执行最关键、最艰难的任务,红四军推行新的军政措施的时候,也都会在第二十八团首先试行。

粟裕之所以如此频繁出任政工干部,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粟裕的政治工作能力足够强。

粟裕大将对此是这样解释的:

我时而任党代表,时而任连长,一切都是为了加强政治工作的需要。

粟裕大将举例说:「连队里补充了许多新兵,或者解放过来的战士多了,上级就会让我当党代表,以加强连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无独有偶,林彪之所以引起毛主席的关注,也跟他在政治上的一次突出表现有直接关系。

那一天,陈毅陪同毛泽东同志路过茨坪,碰巧看到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军官在给战士讲话:

「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因为他们的手里有枪,所以他们就能够有一块天下。」

「我们手里也有枪,我们因此也能坐天下!」

毛泽东同志被这位年轻军官的话吸引住了,他停下脚步,继续听这位军官说话。

「敌人来进攻,我们就集中力量打击他,敌人被我们打走了、打败了,我们就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苏维埃。」

毛泽东同志惊讶地发现,这个年轻人的观点与自己「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如出一辙。

毛泽东同志问陈毅:「这个小同志是哪个?」

「林子里的三只老虎。」陈毅介绍说:「他叫林彪,是二十八团七连连长。」

毛泽东同志赞许地说:「这个小同志不简单,很有政治头脑。」

「这个娃娃以后可堪大用」,毛泽东同志满意地说。

当然,粟裕和林彪的军事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

粟裕与林彪都出生于1907年,准确地说,粟裕的年龄比林彪大了3个多月;

要论军龄,粟裕从军的时间比林彪晚了三年;

从接受军事教育方面看,林彪是接受过系统培训的黄埔四期学生;

而粟裕从军之前是个师范生,参军入伍之后,粟裕也只在教导团接受过短期训练;

在作战经验方面,林彪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不管是当见习排长、连长,林彪充当的一直是主力部队「排头兵」的角色;

粟裕没有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的时候,粟裕也只是一个负责指挥机关警卫工作的警卫班长。

那么,粟裕是如何在军事能力方面崭露头角的呢?

这跟粟裕早年参加的一次战斗有关。

1928年6月,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进剿」。

当时已经担任连长的粟裕奉命攻占了老七溪岭。

在追击残敌的时候,粟裕一路狂奔,快要追上一百多个敌人的时候,粟裕突然发现,因为跑得太快,除了三个战士之外,全连大部分战士都没能跟得上来。

眼看就要追上残敌,粟裕哪肯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他灵机一动,决定改「硬攻」为「智取」。

粟裕让一个战士吹响冲锋号,自己带着另外两个战士冲到离敌人不远处,齐声大吼:「缴枪不杀,你们被俘虏了!」

那些国民党溃兵此时已是惊弓之鸟,他们被红军的军号声和粟裕等人的气势吓坏了。

于是,一百多个国民党残兵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得知粟裕只带了三个战士就俘虏了一百多个敌人,朱德军长大喜过望。

「好一个‘兵不厌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粟裕打得好,打得巧!」陈毅对粟裕的嘉许毫不掩饰。

朱德军长在「战后讲评」时也「狠狠地」夸赞了粟裕:「粟裕这个‘青年战术家’打得不错,有勇有谋。」

在充分肯定粟裕的同时,朱德军长和陈毅对粟裕的未来寄予着很大的期待。

这种「期待」可以从下面一件小事里面感悟得到。

有一次,朱德和陈毅一起去了粟裕所在的三连,并跟三连指战员一起帮老乡收割稻谷。

看到朱德军长累得满头大汗,有同志劝朱德休息一下。

朱德军长擦擦汗说:「是啊,年纪不饶人呐。」

朱德军长接下来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不过没关系,革命就像接力跑,一棒一棒传下去,我老了,有粟裕!」

陈毅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把「我老了,有粟裕」这句话又重复了一遍。

解放之后,有位井冈山的老同志重提这段往事,粟裕大将平静而谦虚地说:

「那是老总对我们三连有感情,那句话不是针对我个人的。」

除了领兵打仗之外,朱德、陈毅还对粟裕的「练兵方法」赞许有加。

为了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和单兵素质,粟裕从实战出发,提炼出了三条行之有效的练兵办法。

第一,跑山。

练兵期间,粟裕要求战士们每天集中爬山,风雨无阻。

粟裕要求战士们一口气冲上山顶,再一波冲锋跑回山下。

在这样的强化训练下,战士们很快就练就了「爬高山如履平地」的过硬功夫。

第二,苦练三大技术。

这三大技术就是射击、刺杀和投弹。

粟裕要求战士们打得准、刺得猛、投得远。

第三,严格战术规范。

红军当时枪支弹药奇缺,大部分战士只配发三发子弹。

有人会问,一旦打起仗来,三发子弹怎么够用?

粟裕这样规定:前两发子弹用于冲锋前,必须最大限度地杀伤或震慑敌人;

第三发子弹必须留到追击敌人的时候用。

为了练就一手好枪法,粟裕经常在连队组织射击强化训练和射击比赛。

其中,「单手无依托」举枪射击的难度最大,训练标准是:看谁端得稳、举得久、射得准。

粟裕自己就是「单手无依托」举枪射击的高手。

据粟裕大将的警卫员说,粟裕大将50多岁的时候,其单手托举步枪的时间还能持续20多分钟。

不但如此,粟裕还是军中有名的神枪手。

在十大元帅和十位开国大将中,要论枪法,粟裕大将的排名绝对靠前。

「陈不离粟,粟不离陈」,陈毅、粟裕是一对优势互补、珠联璧合的好搭档。

有人做过统计,粟裕与陈毅虽然早就相识相知,但真正「如影随形」的时间集中在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陈毅和粟裕在新四军有过紧密的合作;

后一阶段,陈毅和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有过更加紧密的合作。

关于「陈不离粟、粟不离陈」这句话,主要指的是他们共事期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终其一生的真挚友谊。

1938年6月,粟裕率领抗日先遣支队挺进江南。

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粟裕伏击了从卫岗通过的日军车队,击毁日军五辆军车,歼灭三十多个日本鬼子。

此战打破了国民党「新四军不敢打日本人」的鬼话,也开创了在敌后主动出击消灭日寇的先河。

得悉这个好消息以后,陈毅诗兴大发,欣然写下【卫岗初战】以示祝贺:

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在后来为粟裕书写的一副对联中,陈毅更把粟裕比作西晋军事家羊叔子、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谋略家诸葛亮。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调集重兵向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

在反击国民党的战斗中,陈毅和粟裕的合作更加紧密。

与全国其他战场相比,在华东、华中,陈毅与粟裕扮演的角色非常特别。

在大部分情况下,陈毅同时身兼司令员和政委两职,粟裕为副司令员。

但是,毛主席却发来电报,指明「战役指挥可交由粟裕负责」。

陈毅在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报里也有「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这样的内容。

总的来说,毛主席对陈毅和粟裕是这样安排的-由陈毅主持大局,大政方针共同商量,战役指挥交由粟裕负责。

后来的事实证明,陈毅与粟裕紧密合作,仗打得越来越好,歼灭的敌人越来越多。

于是,「陈不离粟、粟不离陈」这种提法就越叫越响,越传越广了。

毛主席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事实上充分发挥了陈毅和粟裕各自的优势。

陈毅的优势很明显:资格足够老,威望足够高,协调能力足够强;

粟裕的优势也很明显:军事谋略水平高、能力强,指挥艺术高明,尤其擅长打歼灭战、大规模的运动战、攻坚战。

陈毅与粟裕联手之后的第一仗便是宿北战役。

宿北战役首战告捷,我军全歼国民党军整编69师,师长戴子奇自杀身亡,副师长饶少伟当了解放军的俘虏。

接下来,陈粟联手打赢了鲁南战役。

在「莱芜战役」中,陈、粟决定「反其道而行之」,摆出了「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的迷魂阵。

「莱芜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6万余人,活捉了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

对粟裕的指挥水平,陈毅从来不吝啬赞美之词。

陈毅曾经在发给毛主席的电报里高度评价粟裕说:

「我认为,我党20多年来创造的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进」。

陈毅说过的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

「粟裕将军战役指挥高明,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陈、粟二人精心组织的「孟良崮战役」更加惊心动魄。

这是一场更大规模的运动战和阵地战。

仅用三天的时间,解放军就全歼了号称「王牌」的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在陈毅的统一领导下,粟裕放开手脚,精心谋划,大胆指挥,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但是,粟裕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

比如,在一次调动部队的时候,有一位纵队司令员不理解粟裕的战略部署,在电话里跟粟裕大声嚷嚷起来。

这个时候,陈毅总主动站了出来。

对类似这样的情况,陈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粟裕因此由衷感叹:「有陈老总坐镇,最大的困难都难不倒我们。」

毋庸讳言,在工作上,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有过不同意见,但是,他们之间并不存在传闻所说的「个人矛盾」。

1946年7月至10月间,时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与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确实有过三次重大争论。

不过,在中央军委与毛主席的支持和协调下,这些事情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类似这样由于意见不一致而引起的争论并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革命感情。

不管在什么时候,粟裕大将都陈毅元帅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尊重。

陈毅元帅1972年不幸去世后,粟裕不仅抱病参加了追悼会,还竭尽所能,给予陈毅元帅的妻子张茜力所能及的帮助。

粟裕将张茜安排在了军事科学院外军部工作,并尽可能地给予张茜及其子女照顾。

1973年6月25日,张茜的病情突然加重。

得知消息,身在在杭州的粟裕焦急万分,他先后两次打电话给军事科学院,要求有关部门采取一切手段,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这种只存在于亲密战友之间的诚挚和关切一直保持到最后(张茜于1974年3月不幸病故)。

一年之后,粟裕大将的女儿与陈毅元帅的儿子喜结连理,两位亲密战友又多了一层关系-儿女亲家。

关于「陈不离粟,粟不离陈」,关于陈毅元帅与粟裕大将之间的关系,粟裕大将的秘书是这样认为的:

从1927年粟裕认识陈毅的那天开始,粟裕就一直视陈毅为令人尊敬的首长。

在漫长的革命旅程中,粟裕大将更把陈毅元帅当作可信任、可依托、令人钦佩的兄长。

十年内战事时期是如此,八年抗战时期是如此,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如此。

粟裕大将的秘书还记得老首长不止一次说过的那句话:

长期在陈老总领导下工作,我的心情是舒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