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淮海战役五大将领,真正的总指挥究竟是谁?既非粟裕,也不是邓公

2023-12-07历史

淮海战役五大将中,哪位才是这次战役的最高统帅?不是粟裕,也不是邓公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所特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两场主要战役相比较,显示了它在组织结构上的复杂与独特之处。

首先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班子非常强大,有陈毅,刘伯承,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比较起来,无论是辽沈还是平津战役,其作战架构都比较单一,不是二人就是三人。在整个淮海战役中,由于有这么多的领导,所以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次。

不过,这样一支规模宏大的军队,也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到底是哪一位统帅?辽沈、平津战役,军委均有具体分工,司令员的作用也很明显。但是,在淮海战役中,这样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既复杂又含糊的问题。

史料记录表明,一九六○年毛主席曾对蒙哥马利说:「粟裕是领军之才,淮海战役即由他来指挥。」这句话,好像把粟裕这个总司令的位置坐实了。但是,后来粟裕在他的自传里却没有提到淮海战役,这就让这个故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小平则在后来的一次谈话中说:「我就是淮海战役的总指挥,而且毛主席还亲口指示要我来指挥全局。」这个声明使小平成为了总指挥。根据【粟裕军事文集】,粟裕要求中央委员会进行指挥,毛主席的回信也很清楚地表明:「全军由陈邓共同指挥。」于是,陈毅、邓小平等人就成了可能的总司令。

于是,在淮海战役中,就出现了粟裕,小平,陈毅三个人选。很明显,这样的组织架构,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组织的混乱。

在综合各种论述与史料的基础上,关于「淮海战役」的最高统帅人选,就成了争论的焦点。毛主席,小平,粟裕,陈毅,这些国家的领袖们的声明,使得这个战斗的作战体系更加的复杂和特别。

要回答这一问题,其实要看淮海战役的复杂程度。

首先,淮海战役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大,人们把它叫做「小淮海」。但是,由于战争的发展,毛主席又因应实际情况,对其策略进行了修改,他在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一日电报通知华野,把战役分成三部分:消灭黄百韬,切断苏北和青岛的联系,转移到郑徐线,牵制孙元良。这个构想最终形成了粟裕所谓的「齐辰电」。

而中野方面则顺利拿下郑州、开封,占领徐蚌机场,将原来的淮海地区改造为大淮海,由华野与中野两大主力部队共同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要同时兼顾两支单独的军队,所以不能只设置一名统帅。粟裕此时就给党中央提议,由陈司令员与邓政委共同领导作战。

在全面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由陈,刘,邓,粟,谭,组成了淮海战役的总指挥。但是,邓公不久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刘伯承当时正在豫西,会见陈和邓没有;陈,邓两人的司令部通信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形下,要想亲自指挥战斗是很难的。

邓公给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由军委来指挥华野,毕竟军委在通信方面比下级司令部更有优势。邓公和陈主席一起向中央提出了这个提案,获得了中央军委的批准。

所以,粟裕虽然实际起了作战的指导作用,但是也不能忽略了他的作用。邓公等人因事制宜,给粟裕营造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氛围,给他以很大的自主性,这对淮海战役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淮海战役能够取得胜利,固然有其正面领导的功劳,但是邓公等人的智谋与对全局的把握也是十分关键的。邓、刘等人,在军事部署、攻击路线等方面,均不干预。

粟裕曾在许多场合讲过:「华野是由中央军委、军委统一指挥的。」这一论断,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较高的客观性。

所以,关于淮海战役司令员人选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回答。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不论着眼于特定的战斗层次,或是在司令部的组织结构上,均不能忽视邓公他们对全局的成功所起到的作用。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统帅,那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有一个人,完全满足了这个要求。

毛主席,就是他。

前面提到过,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复杂的一次,它不但在作战体制上十分复杂,而且在战争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极其复杂的态势。

与辽沈战役不同,那时的国民党军队主要防守长春,沈阳,锦州,到了最后,仍是以围困锦州与沈阳为主要目标。所以,从理论上讲,辽沈战役是一场以阵地战为主的战斗,虽然夹杂着机动部队,但其主要内容还是要靠阵地战。

淮海战役却是完全不同的,它始终是一场移动的战斗,黄百韬和李弥的军队和我们作战时,都是在移动。这就造成了我们一边要消灭敌人,一边又要提防来援的敌人。这样一来,局势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局势也会发生变化。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也就是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投入更多的兵力,这是一场远超以往的战争。

理论是很简单的,但现实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配合还是指挥,都会变得非常困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问题,不是粟裕和刘邓陈两个人可以轻易解决的,也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他们需要一个权威,一个经验丰富,全局观极强的人。

也唯有这些人,才能在战斗中畅通无阻,掌控全局。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毛主席。

事实上,在淮海战役中,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从策略上,毛主席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全局观。

首先,毛主席在取得济南大捷之后,就作出了「长江以北歼灭敌军」的战略构想,而粟裕则主张攻克淮阴和淮安,一举歼灭黄百韬的主张也获得了同意。二者相辅相成,才是整个计划的核心。

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毛主席给华野打了个电话,提出了「三步走」的方针,这是从小淮海向大淮海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战略方面,毛主席也是非常重视的。比如,当得到黄百韬指挥部的消息后,他就让粟裕加紧进攻。毛主席从全局角度出发,指挥、控制了整个淮海战役的战线。

所以,从实践上讲,毛主席担任了淮海战役的总司令员,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他一边指导,一边控制,越阶而战的弊端,他也看出来了。以11月10号电文为例,他指示华野包围黄百韬、李弥二军,但那是粟裕那时所不能及的。毛主席马上注意到了这一点,又打了一份新的电报,要求在前方由粟裕指挥,不必每件事情都要征求意见。这就给了粟裕以「临机专断」的权力。

尽管有了最先进的电台,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更好地与一线部队取得更多的接触,进行精确的指挥,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良好的战略眼光和超强的控制力。这些仪器都只是一个补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功能。恰巧毛主席就有这样的才能。

所以,无论从控制局面的实力、威信,还是从淮海战役的进程来考虑,毛主席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淮海战役」的总指挥,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达到了一种现代化军事思想所期待的「扁平化」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