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黄埔一期大名鼎鼎,敌我双方的两个名将,谁更能打?

2023-12-24历史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谢谢支持!

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在变动的时代节点。 自清末以来,长期战争的失控,使国家深陷乱世。北洋政府培养的新军,更多停留在形式上,实际战斗力极低。国内各地军阀割据一方,国力日趋衰微。

在这背景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于1924年在广州建立政权。他深知要统一国家,重建军队是首要任务。但国内积弊难改,孙中山意识到, 必须借鉴外国先进理论和方法来重塑军队。

当时,西方国家的职业化军队已经成熟运作多年。 苏联作为空军强国,其红军传统也颇具影响力。 加之许多民国早期革命志士留学国外或曾留苏联,都对国内提升军队素质有新见解。

黄埔军校的成立, 体现了孙中山「军政一体,以武定国」的改军新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国共两党暂时合作的政治需要。廖仲恺出任黄埔董事长一职,更使得学校得到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以武讨之,以文化之」成为黄埔培养学员的基本原则。 首批招收470名学员,开始实行苏式训练模式。课程设置包括步兵、炮兵、工兵等专业,教材采用俄文书籍。每日6小时军事技能和体能训练,强调纪律性和政治教育。

黄埔军校创办之初,内外环境极为复杂。其成立动机既出于国家统一需求,也涉及党派博弈。 但它开创了我国现代军校制度,为后世留下宝贵典范。 黄埔生将运用这股新力量,在革命形势中扮演何种角色,或许还不完全明了。但这所军校诞生于历史交汇点,势必会给中华民族的未来起很大影响。

一、一期学员

黄埔军校成立后的第一期学员,为日后其成就筑下坚实基础。 首批470名学员中,包括王耀武、徐向前在内的多位未来名将, 都因此开启军旅生涯。他们经过苏联顾问严格指导的1年学习,以健康体魄和优秀军事素养备受赞赏。

在这一期学员中,个中佼佼者有蒋介石、廖磊、朱德等。 尤其是随后担任校长的蒋介石,在组织能力和领导魄力方面亮眼表现,深得孙中山赏识。从1925年黄埔第一期毕业后,这些学员很快便成为国民革命军的中流砥柱。

北伐战争打響,以黄埔一期为主体的国民革命军东征西讨。在蒋介石等将领指挥下,紧密配合政治攻势。 其战斗力和素质凌驾于旧军,连战连捷。 短短一年时间,国民革命军就先后攻克广东、福建、江西等省份。

尤其是在北伐中兴期间,黄埔一期学员所部表现最为出色。 张发奎在湖南战场,以两万人打败十二万敌军;陈铭枢在镇压广东战争中,以五百人击败五千敌人;周恩来在汀州战斗中,以连级兵力突破敌人重围。这些战例充分证明,黄埔新式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强大许多。

在国共内战中,参加共产党方面作战的也有不少黄埔毕业生。 例如林彪、贺龙等人,都曾在黄埔学习期间结识毛主席,并投身革命。 他们在后来组建的红军和人民解放军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些作战表现来看,黄埔军校确实奠定了毕业生扎实的军事基础。

无论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还是日后的解放战争中的人民解放军, 黄埔出身的优秀人马在各个战场上表现出色, 不仅战术沉稳、战略观念敏锐,且政治意识坚定,成为各自队伍的中流砥柱。黄埔培养的人才为国家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二、黄埔军校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黄埔军校的影响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建立中央政权后,军队日渐官僚化、腐败。 部分黄埔毕业生难逃这一趋势影响,失去早期的活力和进取心, 只顾自家兵权不思国家进取。

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一人独大后,以清党和镇压法西斯主义等政治运动,逐步打压其他党派, 黄埔原有的「革命共和」精神也日趋淡化。 国军内部分歧和绝对忠诚集团的产生,削弱了总体战斗力。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临严峻考验。尽管黄埔名将如陈诚、胡宗南等出任重要职位,但国军在各场役仍多次失利,给日军以可乘之机。 这与军队素质下降和物质配备落后有直接关系。

国共内战中,以中共领导的解放军战斗力日益增强,完全超越了国军。 许多原黄埔将领被迫投身敌对阵营,成为裂变因素之一。 至1949年,以共军胜利结束内战。

总体来说,尽管黄埔军校在初始阶段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为国家革命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但随着历史变迁,它未能适应新形势下军队的需要,影响力日渐式微。 国军腐败和政治问题,也成为其无法扭转颓势的重要原因。

对于后人而言,黄埔精神仍值得借鉴。 但我们不宜过于妄自菲薄,也不要过于凭借旧有成就引以为傲。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点,重要的是如何跟上历史发展节奏,贯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

三、黄埔精神

综观黄埔军校的兴衰变化,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一个国家或组织想长期保持影响力, 必须加强自我革新,这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黄埔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黄埔军校之所以在建校伊始引起广泛关注, 源于它与时俱进地采纳国外先进理论和体系, 孙中山「以武讨之,以文化之」的育人理念,对当时提升国军实战能力影响深远。但随着环境变化,它未能及时调整理念与制度,成为其影响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任何机构都难免会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 黄埔由于蒋介石一人独大而失去了初期的开放精神, 加之后来腐败问题日益严重,难以为国家提供出色士兞。这再次说明制度设计离不开公平正义的政治土壤。

第三, 时代变迁,新旧体系交替,也将决定一个机构的兴衰命运。 解放军科学指挥与严格训练制度的优势,取代了国民革命军逐步官僚化的弊端,这成为政权交替的重要内因之一。

最后,历史不断前进,我们不宜过分自夸或自卑。 重要的是恰当评价一段历史,吸取其中深意 。黄埔虽终因种种原因无法保持最初影响,但它为中华民族近现代史创造了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应以更加宽广的眼光,縁免历史和今天的差异,深挖其中价值。

结语

总之,任何机构都难免会随历史发展面临更替。但只有恰当学习历史经验教训,健康面对自身不足, 不断革新思想和制度,才可能在新的历史阶段繁荣发展, 继续为人类文明事业贡献力量。这也是黄埔军校精神应让我们永垂不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