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91年,一地主出狱后,给国家副主席写求救信:我家给过你们粮食

2024-07-23历史

「千担大米,别的啥都不要!」专员李实跟一名老妇保证道,还写下了欠条,盖上「鄂北行署」的章。

不想这老妇竟直接把欠条给撕了,还说只盼着往后李先生别亏待廖家的男人女人。

1991 年,被关了整整 40 年牢的廖复初,打算给自己平反,可发现李实早就不在了,他写了好多信反映情况,都没啥结果。

就在心都凉了的时候,廖复初猛地瞧见李实生前口述了好几十万字的回忆录,里面就有着廖家帮助三五九旅的记载。

于是,他给整理口述稿的作家马希良寄去一封信,在信里他说得特别诚恳,讲了当年廖家跟共产党的往来情况,拿事实说话,盼着作家能给自己翻案作证。

马希良看了来信,心里很有感触,好友李实说的那个主人公还活着呢,可没想到后来的日子过得这么难。

想到这,他不由得想起李实跟自己讲过的那个冬夜。

【雪中送炭】

1945 年 12 月,应城大雪纷飞,国民党朝中原根据地发起进攻,掌控了多数中大城市,王震将军领着三五九旅成功脱离险境,可没一会儿旅里又没粮食了。

这时候,国民党军队把沿途各个关键城市的关口都把控住了,想在短时间里在这些城市弄到够一个旅吃的粮食,那简直是难死个人!

在这危急关头,旅长和政委猛地寻思:虽说国民党军队把这些地方占了,可当地的同志没暴露,他们对这儿最了解,说不定能想到弄粮食的办法

别耽搁了,这两人马上就出发,悄悄找着专员李实,跟他说了旅队的状况,盼着他能在军粮方面帮点忙。

其实那时候李实所在的鄂北行署条件特别差,连固定、正式的房间都没有,工委办公差不多是走到哪,就在哪坐下,把公文往大腿上一放就批了。

像他们这类文员,不光得能写,还得会使枪,人手短缺的时候,他们就成了战士,跟敌人开火、斗智又斗勇。

李实一直在豫鄂边界待着,跟军民一块儿打仗,群众关系不错,大家都特别信他、喜欢他。听说三五九旅军粮不够了,他想都没想,立刻就跟上级汇报了情况,一得到行动批准,马上就开始调查和行动。

旅长他们特别感激李实的奉献,接着就回到部队去保存力量、等着好消息。

压力给到了李实这儿,漫长的冬季,能上哪儿弄来足够的军粮呢?这时候,一般人家自己吃的都不够,就算想帮忙也没那个能耐。

于是他打算发动群众,问问大家当地有没有条件好点的人家,家里有多余的粮草。没多久,他从群众那听说,当地有个大户姓廖。

这家人在应城做膏盐买卖,是盐商,家里钱财万贯,田亩也多。在正式去廖家的时候,他找了好多村民打听,知道了这个廖家跟一般的地主家不同。

廖家在周边百里那可是出名的大户,家里人的文化程度都挺高,能写字,爱看书。他们虽是旧时候的地主阶级,跟国民党一点儿都不近乎,可又因为是共产党要打倒的那类阶层,和自身利益有了冲突,所以也不靠拢共产党。

李实得知一个重要情况,抗日战争那会,廖家给过新四军李先念的队伍挺多物资方面的支持,可一直不肯跟共产党有更深入的往来。红军时期,段德昌打算攻打廖家寨,结果廖家人采取只防不攻的办法,红军拿他们没辙。

另外,以前国民党想拉拢廖家,想从廖家获取物资和金钱方面的支持,结果廖家没搭理他们。

后来,国民党想打廖家的算盘,廖家人就在自家那块地自己建了寨子,家里 5000 名佃农都配着长枪,把想来「招安」的国民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国民党斗不过廖家,只好放弃这块好地方,他们这才安稳地过到了现在。

从上述这些情报来说,廖家明显一直是中立的,不想卷入任何一方的势力当中。之前廖家帮过新四军,那是因为民族大义,可现在是国共两党的争斗,不晓得廖家还愿不愿意帮共产党了。

第二天,李实心里有点不安地走到了廖家大门前。

那时候,李实刚进门,就有人跟他说廖氏父子还在应城盐矿上有事儿没回来,当下当家的是廖复初的祖母。这老妇人可不闲着,手里管着千万个佃户,平常就干着收租发佃的活儿。

如今她都九十多岁了,李实心里挺犯嘀咕,自己讲的这些事老太太能听明白、能懂不?要是老太太根本没做主的权力,那自己不就白跑一趟,这可咋整?李实心里越来越没底儿。

不过呢,李实小瞧了老人家的那股精神头,把三五九旅断粮这件事的整个过程都讲给了「土地婆」。还说道:「三五九旅就想要千担大米,您要是乐意,那可真是能救好多条命。」

他刚说完,老人家就说懂了,这和打鬼子差不多是一个样:「蒋介石不是啥好人,你们要打他,咱廖家不反对。我这老太太就求一件事,以后你们解放了廖家寨,可别亏待廖家的男女。」

李实一听说老妇人愿意帮忙,那感动得不行,马上就从怀里拿出纸笔,写了个字条,还盖上印章作证明。

不过呢,老妇人拿到字条以后,直接就把它给撕了:「要啥字条啊,这是廖家送给你们的。」说完这话,老妇人就让家丁把家里圈养的牲畜,还有上千石大米都拿出来,派人给三五九旅送去。

年关快到啦,你们多吃些肉,过了年才有劲儿打仗哟!

就这么着,李实跟着一队牛车回了三九五旅驻扎的营地,这队牛车拖着 2000 多石大米,还有 50 多条已经宰好处理干净的猪肉。

廖家出手帮忙,解了困在环潭的三五九旅的燃眉之急,没多久他们就重新振作起来。可国民党在报纸上说「共军三五九旅差不多都死光了,冻死在环潭」的时候,哪知道他们已经悄悄地朝着国统区去了。

【蒙冤入狱】

时间过得真快,国民党老是打败仗,形势越来越差,解放战争迎来了决定胜负的关头。

国民党靠着美国给提供武器,从两个方面来应对共产党的强大攻击:一个方面,他们在南方沿海拼死抵抗,阻挡解放军渡过长江往南打;另一个方面,蒋介石让特务在游击区和国统区到处抓中共地下党员,对这些党员特别残忍地迫害。

当时,在应城县的膏盐矿开采队里,有三个伪装的共产党人被特务给发现还抓了起来。正巧,廖复初继承了父辈的家业,成了膏盐矿自卫队的队长。

他一听说这个消息,马上就去跟国民党的地方势力打交道,那些人冷笑着跟他说:「今儿个你救了他们,那就是养虎遗患,你可别后悔!」

廖复初面不改色地怼回去:「你们抓的这三个人,那可都是我的心腹,绝对不可能给共产党干活!」后来,他又找关系、使钱说情,这才把三名共产党人从枪口下救了出来。

1949 年中国好多地方都解放了,应城县也在其中。廖复初作为矿区代表参加了中共组织的各种有关政治和矿采工作恢复的会议。廖复初越明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心里就越认同,也下决心要跟着党走。

不过,才过了 2 年,廖复初竟然遭受了极大的冤屈。

1951 年,镇反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各地都忙着处理那些遗漏的反革命分子。有一天,廖复初正在家里睡得正香,冷不丁闯进来几个公安人员把他弄醒,还说他是反革命分子。

廖复初话都还没说呢,手脚就被反扭到背后给紧紧捆住了,接着,公安人员就把他带到法庭上去审判了。

一到法院,他就被指控,自己弄了个盐矿自卫大队长的头衔,霸占膏盐矿;还说廖复初的祖父跟段德昌的红军部队对着干等等……列出好多条罪行,最后把这些罪加一块儿,判了廖复初无期徒刑,马上送进监狱。

他进了监狱后,妻子看他没法辩解,为了不让孩子受影响,就隐姓埋名去汉口过日子,还编了个自己是丈夫家亲戚的说法,经常去看望廖复初。

廖复初在监狱里整整待了 40 年,还好他能忍,在里面表现不错。1990 年 6 月 3 号,司法部门审查他,给他减刑放了出来,廖复初总算自由了。

现在呢,他的家人都在武汉过日子,可他户口在应城县,当下没法直接进武汉市。这时候的廖复初已经是头发都白了的老人,出来后没个依靠,他咋活下去呀?

没办法,廖复初就给有关部门写信投诉,一遍又一遍讲他这些年的遭遇,然而这些信都没了下文,没消息了。

后来,他知道了要是想翻案,得去「系铃」的那个地方——应城法院。这回他投的信有了回音,可法院给出的答复是:原判没毛病,廖复初的投诉不受理。

就连原判的法院都不肯给自己翻案,廖复初特别伤心和绝望。好在有一回,他偶然读到一本叫【春秋】的杂志,里面有篇【我为三五九旅筹军粮】的文章。廖复初觉得这是缘分,看来自己还没走到绝路,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于是他又鼓足了勇气,给李实的朋友马希良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自述信,这回,他总算有了能洗刷冤屈的契机。

【沉冤得雪】

马希良之所以会有这般复杂的感触,那是因为当年他曾是三五九旅的一员,还得到过廖家的帮忙。

之前,他自己早年在胡风【七月】报刊上发表诗篇,因此遭受了长时间的审查还被停籍了,所以他特别同情廖复初的遭遇。

以前他从来没因为个人的事儿找过老旅长、老朋友王震,可他讲过,自己一直都是三五九旅的人,所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永远是他人生的行动指南。

马希良连夜给王震写信,信里说廖复初那案子,其实就是当初三五九旅跟群众的关系问题。曾经帮过党的朋友,现在有难处了,党得反过来回报人家,可不能忘了人家的贡献。

信的最后,马希良恳请能给廖复初平反,让他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得以恢复,还能给这位老人一些生活补助。

信件发出去后,马希良乘车去了廖复初家。马希良是个作家,他没想到坐了 40 年牢的廖复初,身上还透着淡定闲适的文人气质。他俩都喜欢文史,一见面就特别投缘,聊得可高兴了。

在交谈的时候,马希良发现廖复初的日子过得特别艰难,马上就把提前准备好的一百块钱现金递给了廖复初。

廖复初心知肚明,马希良这种吃公家饭的还是个作家,如今这物价天天涨,根本没啥闲钱,所以就拒绝了他的好意。

马希良非得让他收下,还讲:「当年三五九旅在环潭被困,是你家里人救了咱们,这个恩情肯定得报。而且,这是我跟市民部门申请来的,专门拨给你的救助款,赶紧收下!」

听马希良这么一讲,廖复初夫妇俩哭得老泪直流,这百来块钱可不是数量的事儿,而是意味着国家对廖家的认可。

就这样,在马希良帮廖复初翻案的这三年,一到过节,廖复初就能拿到民政部门的补助金。可他们哪晓得,这「补助」都是马希良靠捡废品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就为报当年那份情。

马希良寄给王震的信,几经波折终于送到了王震手中,那时已是国家副主席的他在看到这份信,也是思绪万千,当即决定查明此事,为廖复初翻案。

1991 年 10 月,全国都在欢庆的时候,廖复初他们一家收到了应城县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一家人看到「宣告廖复初无罪」这几个字,激动得都哭了。

后来啊,听说了好消息的马希良和他老婆,拿着 150 元的红包去了廖家,大伙都特别开心,为身心得到自由激动又高兴。

到这,廖复初一案总算结束了。党和国家不会忘了每个有贡献的百姓,也绝对不会不管任何一个受伤害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