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5年,日军中将给陈毅运送60车装备,朱总:你这下可成了大财主

2024-04-07历史

1945年8月,日本军队宣布无条件投降。

尽管许多侵略中国的日军士兵坚决不愿意向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投降,宁愿选择向国民政府军队交出武器,但也有些不同的情况发生。

特别是,驻扎在吴淞的日本海军司令保岛对此做出了例外。他不仅主动向新四军投降,还将他手中所有的武器和弹药——总计60车皮的军火——移交给了新四军。

这一行为让朱德总司令感到惊喜,他幽默地赞扬了陈毅,称其成为了一个「大财主」。然而,陈毅只是神秘地微笑,表示这一切都归功于「小卢」。

那么,这个「小卢」究竟是谁呢?

他是如何使得日军将军乖乖交出这么多军火的?

他的生平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传奇事迹呢?

这位「小卢」,即卢志英,是中国共产党在秘密战线上的一位传奇英雄。

1905年出生于山东潍坊的他,家庭条件较为不错,因而得以持续接受教育。1920年,他考入了昌邑县的乙种蚕桑实业学校。

在那个时期,他的三伯担任县警备队队长,因剿匪护民表现突出,深受民众爱戴。然而,正是这一行为触动了那些与匪贼沆瀣一气的地方恶势力。这些人暗中串通,将他杀害。

更加令人气愤的是,这些恶势力竟然联手县长,侵吞了三伯家应得的抚恤金。

这些经历深深触动了卢志英,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正义与反抗。自此,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这个弱肉强食的旧社会。

因此,在18岁那年,卢志英独自北上,考入了东北的一所军校。从军后,他跟随东北军参与了多次战役。但是,他很快意识到,在这样的军队中,自己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

随着大革命的兴起,他果断离开东北军,向南迈进,加入了革命的行列。

1925年,卢志英先后抵达郑州和洛阳,在那里他遇见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王乐平和早期同盟会成员续范亭——后者也被追认为党员。在这两位前辈的影响下,卢志英投身于革命事业,并于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他被党组织派去北京从事秘密工作。空闲时,他还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旁听课程,并自学了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四门外语。

1928年8月,卢志英与比自己年轻9岁的党员张育民结为夫妇。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大姐赠予这对新人一套绣有「伍、邓」字样的粉红色枕套作为结婚礼物。

1930年,卢志英迁至上海,加入周恩来领导的特工组织,负责情报工作。期间,他结识了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国民党资深将领莫雄将军。从此,卢志英的传奇生涯正式展开。

1934年3月底,凭借特工组织的帮助,蒋介石任命莫雄为赣北第4区的行政督察专员及该区「剿共」保安司令,司令部设在江西德安。为配合莫雄的工作,卢志英在保安司令部担任主任参谋,获得上校军衔。

当时,蒋介石正对苏区发起疯狂围剿,卢志英的任务是帮助莫雄获得相关的机密作战计划。但莫雄在国民党内部受到边缘化,很难直接接触蒋介石的核心计划,这让任务变得异常艰巨。

经过深思熟虑,卢志英认为,要想使莫雄赢得蒋介石的信任,首先需要让莫雄立下战功。于是,他策划了一场大戏。

莫雄的部队与红军展开了一系列「激战」,取得了连连胜利。其实,这只是事先安排好的「计划」,红军在得知内情后,早已悄然撤离。然而,蒋介石并不知情,对莫雄的「战绩」十分满意,不仅公开表彰,还将德安宣布为「模范区」。

因此,一切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

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召集五省军政高官,在庐山召开了一周的军事会议,密谋「剿共」策略。

该策略由德国顾问、前德军总参谋长赛克特主持制定。按照计划,国民党将动员150万大军,以瑞金为目标,对占地5万平方公里的中央苏区进行全面包围。

作战区域被细分为多个「格子」。战争开始后,每支国民党军队都将不遗余力地占领自己负责的「格子」,然后在该地牢牢地驻守。更为狡猾的是,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向心推进,还将设置30道由铁丝网和碉堡构成的封锁线。

这样,苏区将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红军无论如何斗争,都将无路可逃。

原本,莫雄没有资格参加这次会议,但由于其「战功显著」,蒋介石特意破例让他参加。得知这一庞大计划后,莫雄不禁感到震惊。

会议结束当晚,莫雄将一整套详尽的计划带回司令部,交给了卢志英。卢志英深知形势

紧急,连夜与同志们使用隐形药水,将整个计划转写至多本字典中。

这份计划最终由项与年同志送达周恩来手中。

正是这份及时的关键情报,使得中央于1934年10月10日决定提前进行战略转移。

抵达陕北后,毛泽东曾表示:「红军得以存活,卢志英同志立下了汗马功劳!」

实际上,传递这份关键情报仅仅是毛泽东所说的「汗马功劳」之一。

那么,卢志英在长征过程中还做出了哪些关键性的贡献呢?

在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党中央认为红军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薛岳指挥的国民党大军。

1934年12月初,卢志英接到中央的密令,要求他尽快渗透薛岳的司令部。卢志英没有让党中央失望,很快就深入薛岳的核心圈子。

在1935年1月至3月间,卢志英获得了大量关于国民党主力及地方军阀军队的驻防和调动情报。借此,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多次化险为夷,还成功召开了遵义会议。

在中央红军安全撤退后,留守贵州毕节的卢志英开始为红二、六军团的到来做准备。当时,蒋介石将63师交给莫雄指挥,目的是消灭留在该地区的红军8000多伤病员。

卢志英利用63师师长陈光中的色欲,不仅为他找了小妾,还每日陪他畅饮。因此,沉溺于酒色之中的陈光中将「剿共」任务置之不理。

当红二、六军团即将抵达之际,卢志英又利用陈光中的懦弱,劝其早日逃离。陈光中果然乖乖听话,带领手下迅速撤退。结果,贺龙、萧克将军毫无血战便占领了毕节。

此后,卢志英与妻子随红军开始了长征之旅。

当大军通过贵州西南部的苗族和布依族聚居地时,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当地头领拒绝红军通行。

关键时刻,卢志英和他的妻子接受了任务,前往与头领协商「借道」。当时,头领正受脖子上脓疮的痛苦困扰。张育民依靠医学背景,为他提供了治疗,并且勇敢地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皮,贴在头领的伤口上,帮助伤口愈合。

卢志英和张育民的这番行为深深打动了头领,他不仅热情欢迎红军,还赠送了一块大红毯子给卢志英夫妇,以表达感激之情。如今,这块毯子作为革命文物,展示在南京雨花台的烈士纪念馆。

然而,在确保红军安全的同时,卢志英夫妇却遭遇了深刻的个人悲剧。一次,当他们被国民党军队追击时,他们的幼儿因恐惧而不停哭泣。为了同志们的安全,卢志英作出了艰难的决定,将孩子留在了相反方向的一棵树上。

最终,虽然大部队安然无恙,卢志英与其妻子却遭受了失去亲子的巨大痛苦。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卢志英被赋予了新的任务——深入敌后的上海,建立一张秘密的情报网络。

这一回,卢志英化身为一位富有的商人。正如文章之前所提及的,他曾自学日语,这让他很快就认识了文初提到的保岛。

为了接近敌方高层,卢志英在他新开的咖啡馆内举办了一场「才艺展示会」,即日伪头目们用餐时可以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在得知保岛对弹奏古琴的偏爱后,卢志英将活动改为「琴弦之夜」,以共赏艺术表演。

这一改变立即引起了保岛的兴趣。一次,他主动登台,准备演奏【春江花月夜】,而卢志英则主动提出用二胡伴奏。

这场共同的表演让保岛开始将卢志英视为亲密朋友。与此同时,卢志英在上海的生意日渐兴旺,但实际上,他的工厂与商铺都是党的秘密情报站,工人们都是党的忠诚同志。利用这种便利,卢志英不仅收集了许多重要情报,还为新四军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医疗物资。

在一次携带重金拜访保岛时,卢志英声称有一个遭受土匪骚扰的富有亲戚想要组建民团,因此需要一些军火和医疗用品。保岛虽然明白卢志英的真正意图,但还是在接受了卢志英的厚礼后默许了他的请求。

1938年底,按照组织的命令,卢志英在上海周边组织起了抗日游击队,有效地支持了陈毅、粟裕两位首长的作战。黄桥战役后,他还组织了苏北扛联,亲任副总司令兼参谋长。陈毅高度评价他,不仅是因为他是一名出色的情报员,还因为他是一个罕见的军事家。

1942年1月,遵循李少奇的指令,卢志英再度变身为富商,并借助与保岛的关系,返回上海继续从事情报活动。

到了1945年,敌人投降。卢志英之前对保岛进行的一系列策反工作使得保岛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最终他将所有武器弹药都交给了新四军。

尽管为抗日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卢志英并未立即返回党中,而是选择继续留在敌营中斗争,迎来了他最后的辉煌。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接管上海时以整肃汉奸为名,实则旨在消灭党的同志。

当时,中统特务领袖郑少石主管上海的「肃奸」行动,卢志英与他关系良好。通过一番操作,在郑少石的保护下,卢志英成功「变身」为中统上海沪东区的副主任。

不久,上海的中统机构和警察局几乎都被卢志英安插的党同志占据了从科长到秘书的各级职位。

但卢志英认为这还不够。在中统站稳脚跟后,他故意将错误的情报透露给戴笠,由此被拉拢进入军统,成为了一名情报员。

然而,正当卢志英在敌营中大展身手时,他的一名助手张莲舫背叛了他,向中统自首。这直接导致了卢志英的暴露,并迅速被中统逮捕。

蒋介石曾以400两黄金试图收买他,但卢志英坚决拒绝。之后,敌人对他施以严刑拷打,但坚强的卢志英未曾屈服。

最终,在1948年12月27日夜晚,敌人将昏迷的卢志英活埋于南京雨花台的一座小山上。牺牲时,卢志英年仅43岁。

在此之前,他托人将一件衣物交给了妻子张育民。在衣领中,张育民发现了几张密写着革命诗歌的纸张,纸张背面鲜明地写着八个字:胜利即将来临,死亡无所畏惧!

1950年6月11日,依照敌特的供述,公安人员找到了卢志英烈士的遗体,并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追悼及安葬仪式。

他的烈士证书由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编号为共和国第60号。

本文旨在向勇敢无畏、智勇双全的卢志英烈士以及所有党的秘密战士表达最高敬意。

共和国与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的伟大功绩!

你们的英勇事迹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