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主席人才布局高招:陈毅调中原军区为何携「双璧」而去?

2023-12-30历史

主席人才布局高招:陈毅调中原军区为何携「双璧」而去?

1948年5月,延安决定由刘邓大军重建中原军区。

中原军区在抗战胜利后曾存在过,以抗战时期的新四军第5师为基础,中心设在湖北省大悟县的宣化店。然而,在全面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了全局,中原军区主动放弃了自身。

中原军区的突围部队兵分六路,除了皮旅进入安徽无为外,其余大部分进入晋冀鲁豫等地。刘邓大军穿越大别山后,于1948年3月从大别山转移到淮河流域,在战略上形成了犄角之势,与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形成了协同作战。

中原军区的构建面临诸多挑战。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行动使兵力锐减,一年前强渡黄河时,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四个纵队还有12.3万人,一年后从大别山转移出来时,只剩下5.8万人。为了适应中原军区的扩大,刘邓大军亟需更多的大军区、二级军区和地方各级的干部。

面对干部短缺的问题,刘邓数次向主席发电求援,申请外调干部。他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中原局面复杂,中野政委邓公能力和精力均显不足。建议由彭真同志来中原局主持工作,陈、邓担任二、三书记;

其次,为了解决中原军区的干部问题,建议陈毅担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陈毅、邓子恢任二、三书记;

第三,如果陈毅不能到中原军区,建议粟裕担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中野副司令员;

最后,考虑中原军区的经济工作,建议华东局工委负责人邓子恢调任中原局,加强中原地区的经济振兴工作、后勤保障工作和地方事务。

主席在西柏坡听取了这些建议后,做出了相应的变通:

首先,华东军区司令员、华野司令员和政委陈毅兼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同时锻炼了粟裕的能力;

第二,邓公仍担任中原局第一书记,刘伯承、陈毅分任二、三书记;

第三,陈毅到中原军区后,粟裕代任华野司令员和代政委,兼任中原军区二级军区豫皖苏司令员,原司令员张国华任副职;

第四,华东局工委负责人邓子恢任中原军区副政委,解决了中原军区人手不足和缺乏经济干部的问题;

第五,豫皖苏分局书记、军区政委宋任穷兼任华野第三副政委,统筹豫皖苏的军政地方一切力量,为粟裕、刘邓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这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使得两大野战军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为我军南线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