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淮海战役实际指挥员,是粟裕还是「刘陈邓」?陈赓电台是争论起因

2024-04-12历史

1948年11月6日下午,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机关一路奔波,抵达位于鲁苏交界处的郯城县马头镇。

此时,他们距离黄百韬兵团驻扎的新安镇已经非常接近。

华野代司令员和代政委粟裕刚放下行囊,就接到了一位骑兵通讯员骑马送来的重要情报。看到这份情报,粟裕的脸色骤然变得惊恐起来!

01

来自山东兵团的紧急情报:在全力推进时,我军侦察员在新安镇以西地区遭到不明身份的人杀害。

兵团首长根据判断,认为黄百韬第七兵团主力可能已从新安镇西逃,如果不迅速拦截,他们将可能逃入徐州东郊。

后来查明,这三位侦察员属于华野七纵,他们试图化装成敌军士兵潜入新安镇侦察敌情。

但由于拿的是济南战役期间缴获的空白介绍信,被敌第64军的师长识破,不幸被捕并被残忍杀害。

接到消息后,粟裕立即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全面截歼黄兵团。华野的谭震林、陈士榘、唐亮、宋时轮、王建安等将领在天黑后出席了会议。

粟裕将军在会议上提出了华野大举南下的计划,强调要快速前进,全力南下,不能让黄百韬逃跑。

他还调整了各纵队的行军路线和作战目标,并将最新的部署电告军委。

在淮海战役正式打响的1948年11月6日,华野司令部和粟裕在调整作战计划时,只需要向军委报告即可,同时也会向中原野战军通报。

这是因为,当时华东野战军正在单独遂行「小淮海」,而这是粟裕在济南战役后提出的构想,旨在寻歼黄百韬兵团并解放两淮地区,进而威逼徐州取得有利态势。

但尚无与「徐州剿总」全部敌军进行大决战的计划,因为敌我兵力是42万对60多万。

中原野战军的初始任务是牵制敌军,使其无法援助「小淮海」的战场。

为此,中野采取了分兵策略:刘司令员、李达参谋长带领野司前指、第2纵队和第6纵队在豫西地区监视华中剿总下属的黄维兵团。

邓政委和陈毅副司令员则率领第1、第3、第4、第9纵队打击郑州和开封等地的孙元良、刘汝明兵团。

这样一来,华野在徐州以东战场只需应对刘峙的三个兵团(邱清泉、李弥和黄百韬),压力相对较小。

由于「小淮海」的战役任务由华东野战军独自承担,因此华野代理前委书记、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获得了全权指挥。

在得知黄百韬加速西逃后,粟裕果断调整原计划,开始全力围堵追击。

尽管如此,粟裕仍然具有很强的预见性,早在华野大规模行动之前的10月31日,他考虑到刘汝明和孙元良放弃商丘和郑州,敌军纷纷向徐州收缩。

而中野主力也已经东来,因此向军委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巨大,请陈军长和邓政委统一指挥」。

在我军预测敌人作战计划略有不足的情况下,当敌军三个兵团撤到徐蚌沿线后,中野进入徐蚌战场已成为定局。

为了应对敌我态势的变化,粟裕主动提出由「陈、邓」统一指挥,同时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

他考虑到中野自身实力有限,担心「陈、邓」不便提出这一建议。

在粟裕的提议中,只提到了「陈军长、邓政委」,而非「刘、陈、邓」。

因为刘司令员当时还在豫西,并未确定赶来徐蚌战场,牵制住敌人最精锐的黄维兵团是「小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尽管如此,军委还是同意了粟裕的请求,由「陈、邓」统一指挥战事,但他们却在11月2日的复电中表示,由于通讯工具太弱,希望能由军委对粟谭方面进行直接指挥。

陈、邓两位首长最初拒绝统一指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野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抵达战场,华野仍是主力,此时接手指挥权不合适;

二是他们手中没有可以直接与华野联络的电台,尽管可以与军委沟通,但无法直接与华野交流,这将影响到统一指挥作战的实施。

因此,在这些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统一指挥可能会带来误判。

如果他们当时具备指挥条件,例如陈赓纵队拥有可以与华野联络的大功率电台和密码本,那么在战役开始前,我军就可以实现统一指挥,避免后来出现的误解和争议。

接到粟裕火速南下的报告后,军委向陈邓发出急电:利用刘峙、杜聿明的目光被徐东战况吸引,无暇顾及宿县地区防务的时机,尽快攻占宿县,以截断徐蚌铁路线。

陈、邓率部攻取宿县,不仅可以配合华野消灭黄百韬兵团,而且可以威胁徐州,迫使杜聿明留驻兵力保卫老巢。

在1948年11月11日,华东野战军主力成功包围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地区,而11月16日凌晨,中原野战军陈锡联部也成功攻克宿县,这两记重击让刘峙和杜聿明大为震惊。

南京的老蒋也在为这件事而焦急,马上召集高级军事会议来商讨应对策略。

一番慌乱后,决定调用在东北战场上撤退的第39军、第54军和原驻蚌埠的第98军,在当地新组建李延年的第六兵团(刘汝明绥区已经晋升)。

同时,他紧急调动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向东开进,火速投入徐蚌战场,这几乎是把所有的家底都押上了。

如此一来,徐蚌地区的敌军总兵力将达到80万人左右,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

形势的发展速度让远在西柏坡的中央军委敏锐地意识到,决定长江以北的战争胜负,甚至是决定两党两军命运的大决战,已经在淮海地区开始了。

既然敌人已经加大了赌注,我方也需要改变部署。

于是,军委命令中野二纵、六纵「不分昼夜、不惜疲劳、兼程前进」,一定要按时归建,参与拦截黄维兵团。

同时,刘司令员也带着电台离开了部队,乘吉普车向东疾驰,以便尽快与「陈、邓」完成会合。

02

淮海战役进入关键阶段,中野全军集结完毕,实施统一指挥的时间和条件均成熟。

为此,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命令,并要求华北局的领导也要临时接受总前委的指挥。

总前委由刘、陈、邓、粟、谭五人组成,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将统筹一切,统筹领导,临机处置一切重要问题。

淮海战役期间,总前委成为整个战区的最高指挥机构,由五位党内职务、军队职务最高的华野、中野前委委员组成。

总前委有权"临机处置一切",代表中央军委行使作战、后勤、人事等所有方面的指挥权,确保战争的顺利进行。

同时,"刘陈邓"三位常委的任命也颇有意义,他们分别是华野、中野的军政主官,且刘同志的党内排名和党内职务最高。

此外,陈同志虽然挂职中野第一副司令员,但仍然兼任华野的军政主官,掌握着绝对的军事指挥权。

在黄百韬苟延残喘的阶段,黄维第十二兵团匆忙进抵皖西,与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拉开了一定距离,战场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刘陈邓」考虑到黄维兵团孤军深入,立即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议,更改粟裕之前提出的作战计划,调动原在徐州以南打阻击的中野主力和华野一部,立即转为进攻姿态围歼黄维兵团。

中央军委对这一建议给予了完全的支持,并授权「刘陈邓」在紧急情况下有权自主决策。

这种授权方式,就像【神探狄仁杰】中的「替天巡狩,便宜行事」之权一样,充分体现了中央军委对总前委的信任。

粟裕将军是总前委委员,他需要参与总前委的工作和讨论,同时也要服从总前委的决议和命令,这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由于粟裕和谭震林需要留在华野司令部,实际上,淮海战役的指挥中心在中野司令部。

在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大决战中,近60万人民解放军和数量庞大的地方武装、支前队伍,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如果指挥混乱,那么就很可能失败。

这一点,连我们的对手都很清楚。

敌人的「徐州剿总」总司令是陆军二级上将刘峙,早在1948年6月就已到任。

但1刘峙的能力已经大不如前,被人称为「猪将军」,几个兵团司令也不是很服气。

无奈之下,老蒋又任命陆军中将杜聿明为「前进指挥所主任」,并且给他另搭了一套指挥班子,以邱清泉为副主任,以舒适存为参谋长、文强为副参谋长。

这个前进指挥所负责统一指挥第二兵团、第十三兵团和第十六兵团,任务是营救黄百韬兵团,但无法指挥徐州剿总的直属部队和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

刘总司令和杜聿明在徐州的权力产生了冲突。

为了防止刘峙对杜聿明的干扰,蒋介石命令刘峙带着剿总机关的重要人员飞往蚌埠,单独指挥李、刘两个兵团北援。

这样,杜聿明一人掌握了徐州的所有军权,并最终率领这些部队从徐州逃脱,在陈官庄被围歼。

因此,总前委是淮海战役的唯一最高指挥机关,华野和中野的所有作战和调动事宜必须接受总前委的领导,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

在1948年12月10日的战斗中,总前委根据战场形势,认识到要保持战役的主动权,必须尽快消灭黄维兵团。

因此,他们向全军指出,当前的任务是在全力消灭黄维兵团的同时,也要注意杜聿明集团的动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总前委决定调动华野第3纵队、第13纵队和鲁中南纵队加入战斗,这表明他们对华野各部具有指挥权。

同时,华野还需要分兵接替中野的防务,阻止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的北进。

刘司令员形象地比喻为「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这是总前委从战役全局出发,对战场形势的总结和部署,也是对华野和中野「全军」的指示。

因此,华野必须遵令执行。

03

华野与中野并肩作战,在淮海战役中,粟裕将军功不可没。

他以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敏锐的战场洞察力,成功指挥华野消灭了黄百韬兵团,围歼了杜聿明三个兵团,为徐蚌地区的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作为总前委成员和华野代司令员,粟裕还根据对敌人的深入了解,多次在军事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得到了军委和总前委的高度认可。

因此,可以说,单从军事角度来说,粟裕确实是淮海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将领,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战后,毛主席赞扬他为「淮海战役中的第一功臣」。

尽管粟裕将军在淮海战役中指挥了大量兵力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因此否认总前委的领导地位。

在涉及两个或更多野战军联合作战时,我军曾成立平津战役总前委、太原战役总前委等机构,林帅和徐帅作为总前委书记,都是公认的战役指挥核心。

同样,淮海战役的总前委和总前委书记也有这个权限,这是「党指挥枪」大原则的重要体现。

虽然粟裕将军在战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过分突出某位将领的作用并不合适,特别是在如此大规模的战役中,后勤消耗巨大,仅华东局委员、华野代司令员粟裕无法解决。

此外,还需要考虑级别和资历因素。

在抗战爆发初期,新四军军部和八路军师部基本平级,「刘邓」很早就成为第129师的军政首长,而「陈粟」最初只是新四军下属支队的司令员和副司令员。

因此,与刘、陈、邓三位首长相比,粟裕将军在党内和军内的级别确实有差距。

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在中野挂职时也只能是「第一副司令员」。

因此,在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时,「刘陈邓」成为常委毫无争议。

在淮海战役结束后,1949年2月间,中央军委决定以「淮海战役总前委」改名为「渡江战役总前委」,并保持人员和权责不变,以统一指挥二野、三野和两大军区的120万大军,跨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3月3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同志主持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根据该纲要,我百万雄师将采取宽正面、有重点、多路突击的战法,分别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

其中,东突击集团由三野的35万兵力组成,在三野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的指挥之下;

中突击集团由三野的30万兵力组成,在三野副政委谭震林的统一指挥之下;

西突击集团由二野的30万兵力组成,在二野司令员刘伯承的统一指挥之下。

原来,在渡江战役中,粟裕将军不再指挥三野全军,而只是统率大约半数稍强的兵力。这说明百万大军的指挥权和兵力分配权,完全归渡江战役总前委所有。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权责。

我们不能因为中野拖瘦了(还需要指出,中野并未继承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全部兵力)、华野壮大了,就认为粟裕才是淮海战役的实际指挥者。

需要记住,两大野战军都是党领导下的军队,必须无条件执行党的指示,而「拥兵自重」这个名词,那是蒋系军队的顽疾和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