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汉武帝既然后悔逼死太子,为何不善待曾孙刘病己?看遗诏中说了啥

2024-07-20历史

汉武帝既然后悔逼死太子,为何不善待曾孙刘病己?看遗诏中说了啥

汉武帝刘彻统治晚期,因巫蛊之祸将太子刘据逼于反叛,最终刘据在阳夷自尽。这令刘彻悔恨交加,特意在长安建思子宫以寄哀思。然而就在他对亡子刘据万分怀念之际,竟又下令杀害刘据唯一的曾孙刘病己。这矛盾的行为令人费解,难道刘彻对太子的遭遇毫无怜悯之心吗?幸而刘病己侥幸逃过一劫,最终还被刘彻收于掖庭。那么刘彻为什么会对曾孙刘病己有恩有怨?遗诏中又透露了什么样的隐秘?

刘彻执掌大汉的晚年阴谋

汉武帝刘彻一生辉煌,承平日久,征伐四方,使大汉版图日益辽阔。可是到了晚年,他似乎患上了一种不太平的症候。岁月无情,刘彻不禁感到自己的生命正在一点点地流逝,他对权力和长生的渴望油然而生。

刘彻膝下只有一子刘据,本该是大统的嫡传人选。可是年老的刘彻似乎已经看不上刘据了,他对刘据刻薄有加,时常斥责他的无能。另一方面,年迈的刘彻对钩弋夫人格外宠幸,尤其是钩弋夫人在刘彻六旬之年生下一子刘弗陵,令刘彻溺爱有加。

上古先贤孔子曾言:"六旬而耳顺",刘彻偏偏将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与上古帝王尧相提并论,将钩弋夫人的寝宫命名为"尧母门",企图将太子之位传之刘弗陵。刘彻这一系列行为无疑给刘据当头一棒,令他恐慌万分。

刘彻暗中已有将刘弗陵继承大统的阴谋,巫蛊之祸正是他逼迫刘据退位的手段。刘彻故意借此事大做文章,不仅处死涉事人员,更波及刘据的姻亲,如公孙贺父子、卫伉等人。这些都是刘据的心腹嫡系。

一时间,朝野震惊,刘据早已暗自忧心自己的处境。显然,刘彻是不想让刘据的嫡系力量存在了。毕竟一旦刘据继位,嫡系人员必将大权在握,到时想要拥立新的储君恐怕就为时已晚了。刘彻虽未当面逼迫刘据,但这种步步为营的阴谋手段,早已令刘据胆战心惊了。

太子一脉被杀灭殆尽

巫蛊之祸不断升级,刘据身边的亲信和家人接连遭殃。刘彻先是以"与阳石公主私通"的罪名处死丞相公孙贺父子,此乃权宦之始。公孙贺父子死后,连累更大,刘彻又下令处死阳石公主、诸邑公主。

刘据对此事怒不可遏,他的妻妾亲姻被如此无情对待,可见刘彻根本就是针对他。而此时朝中已无人敢为刘据求情,权力之争已彻底白热化。紧接着,刘彻又将杀戮的矛头指向太子一门,命令诛杀包括卫伉在内的数人。

卫伉乃太子的姻亲,刘彻竟将锥芥之疾发扬到如此地步,足见他对夺取储位的决心。卫伉被杀,他的儿子曹宗也难逃一劫,最终命陨狱中。到这一步,刘彻的锋芒已经完全直指太子刘据了。

刘据见局势已去,恐惧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做出了最后的反抗。他率领私兵起事,逼迫刘彻退位。然而最终因寡不敌众,在阳夷自刎身亡。这一仗,也彻底断绝了刘据一脉的嫡传Hong衍。

刘据三子一女,连同妻妾全部被诛,唯有还在襁褓中的刘病己侥幸逃生。这一切,实在是因为刘彻一心想夺储位于太子,所谓"卫青、公孙"之祸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

刘病己虽活下来,却也被囚禁在狱中。他毕竟是太子刘据唯一的血脉,刘彻将他囚禁起来,实在是怀着戒备之心。当时的情况下,放任一个皇室后裔在外游荡,难免被他人利用,从而引发新的动乱。

于是,太子刘据死后数年,唯一的曾孙刘病己就这样被囚在长安城内。这期间,他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与众多死囚人挤在一起。虽然得以活命,却也是在囫囵吞枣中度日了。

刘彻驾崩前的妥协之举

刘彻晚年残暴,断绝了太子一脉的嫡传。然而在临终之际,他似乎还是有所顾虑的。

当时,长安的监狱里关押着刘病已。他是刘据留下的唯一血脉,也是汉室香火最后的希望。刘彻虽然一心想拥立刘弗陵为储君,但他也清楚,如果贸然除掉刘病已,定会引发朝野动乱。

于是,有一次,刘彻派遣内谒者郭穰抄录长安二十六座狱中的犯人名单。刘彻原本的意图是一网打尽,将所有囚犯处决。如此一来,必然也会波及刘病已。

这一耗时长久的弥天大罪差点要了刘病已的小命。但就在这时,监狱主官丙吉力保刘病已,让他免遭杀戮。丙吉同情太子的遭遇,不愿刘据的血脉就此断绝。

及至将犯人名单呈上刘彻,丙吉竟将刘病已的名字隐去,使得刘病已侥幸逃过一劫。不过,丙吉也深知,刘彻若知晓此事,必然大发雷霆。为了安全起见,他将刘病已送到了京兆尹治所。

京兆尹治所位于长安城中,此时正空缺主人。丙吉打算将刘病已暂时安置在此,只是没想到,京兆尹获知消息后却犹豫不决。

刘据嫡系被诛,刘病已虽小却身份尊贵,一旦收留,必定会惹祸上身。于是,京兆尹不敢亲自接收刘病已,只得由丙吉继续监管。

遗诏中刘彻的隐秘考虑

虽然刘彻晚年做尽了许多荒唐事,但他终归也是一代明君。在他临终之际,留下的遗诏中,透露出他对大汉未来的深层考虑。

首先,刘彻清楚,若是连自己的曾孙刘病已也处死,汉室将彻底绝嗣。届时定会引发朝野大乱,权力之争愈演愈烈。所谓"无子在外,疆场永失"就是这个道理。

刘彻本想拥立刘弗陵为储君,但刘弗陵终究出身微贱,如果刘彻处死了刘病已,刘弗陵继位后势必会遭到朝野重臣的质疑和非议,地位将更加岌岌可危。

可见,留存刘病已的生命,实际上也是为了给刘弗陵在未来扫平障碍。这是刘彻在遗诏中有意而为之的考虑。

其次,刘彻还顾及到了刘弗陵的心理因素。若是处死了刘病已,必然会使得刘弗陵产生极大的心理阴影。毕竟,刘病已乃是皇家嫡系,他们二人虽然没有亲缘关系,但血统地位上却是有差距的。

如果太子一脉被彻底诛杀,刘弗陵日后登基称帝,内心难免会有所顾虑和不安。这种心理负担,对于一个新晋的君主而言,无疑会带来极大的阻力。

最后,刘彻或许也希望,留存下来的刘病已能过上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从遗诏来看,刘彻并不想让刘病已卷入朝政,他希望这个无权无势的曾孙能够安稳地渡过一生。

所以在遗诏中,刘彻吩咐将来的新君主要善待刘病已,给予一些俸禄和安排,但并未赋予他任何政治地位。可见刘彻是希望刘病已远离权力中心,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

刘病已最终被刘弗陵收于掖庭

刘彻驾崩后,其孙刘弗陵如愿以偿即位,是为汉哀帝。在继承大统之初,汉哀帝便按照祖训,将刘病已接到了掖庭。

掖庭为在城中供养皇亲国戚之所,相当于现今的皇家生活区。刘病已自小就被囚于狱中,生活环境恶劣,如今总算能安享天年。不过,刘病已仍只是一名无权无势的寻常人,虽获得优渥的供养,却并未获得任何政治地位。

汉哀帝深知自己出身微贱,必须万分小心,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他格外重视刘病已的安置问题。如果刘病已被放任自流,说不定就会被他人利用,从而引发新的动乱。

为了防患于未然,汉哀帝将刘病已留在掖庭之中,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他不想让这位皇家嫡系的血脉在外游走,免得被异己所利用。不过,汉哀帝的做法也透露出一股忌惮之心,生怕刘病已有朝一日会对自己的统治地位构成威胁。

事实上,刘病已本人并无任何政治野心。从小经历了太多磨难,他只渴望一个安稳的生活。而汉哀帝也的确履行了祖训,给予刘病已充裕的俸禄以供養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哀帝与刘病已的关系相当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汉哀帝小心翼翼地防备着刘病已,生怕他会有什么异动;而刘病已也只能乖乖听话,过着被禁锢的生活。

结尾

经此一役,太子一脉只剩下刘病已这个最后的血脉。他的一生虽然得到了优渥的供养,却也永远失去了争夺王位的机会。而汉哀帝也因此得以彻底消除了嫡长子嗣的威胁,为自己的统治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