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军官观战团被歼:服部直臣剖腹,180个鬼子毙命,两个逃进了狼洞

2024-07-21历史

在韩略村,八路军386旅的英勇旅长王近山,按照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的指示,巧妙地发动了一场战斗,将嚣张的日军军官观战团一网打尽。带队的日本军官服部直臣,面对失败和绝望,选择了剖腹自尽的方式结束生命。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一百八十名日本兵被消灭,只有两名军校学员侥幸躲进狼洞逃过一劫。这一壮举,正是电视剧【亮剑】中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全歼「日军战地观摩团」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原型,展现了我们八路军战士的英勇与智慧。

韩略村的那场伏击战,鬼子军官的损失究竟有多大呢?有资料显示大概是一百二十多人,但根据【八路军抗战影像全纪录】这本书的详细记载,损失的数字其实更接近一百八十多人。今天我们主要参考这本更全面的书籍来进行说明,不过遗憾的是,书中的图像部分有些模糊不清,所以我们不妨借用电视剧【亮剑】的相关剧照来辅助理解。

在电视剧【亮剑】里,我们看到的许多场景和角色,实际上都是根据真实史料精心塑造的。就拿那个带队的日本军官来说吧,他的名字叫做服部直臣,军衔少将,这都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不过,虽然剧中描绘得惊心动魄,好像他被魏大勇用长枪击毙,但实际上,这位军官并没有在魏大勇的枪下丧命,这也是历史事实的一部分。

服部直臣这个人特别嚣张,当他带着军官观战团来到太岳山区时,他觉得周围的鬼子据点多得是,公路上的增援也很容易,于是他就自作主张,没有让冈村宁次派兵保护他。他就那么毫无顾忌地沿着公路前进,连基本的警戒哨都没设——这可跟电视剧里那些「忙着指挥交通」的哨兵大不一样。

服部直臣可能也被冈村宁次的夸大其词给误导了,他以为当时那种被吹捧为「铁壁三层阵地战术」的新方法已经大获成功。因此,他以为自己的观战团队最多只会遭遇一些零散的地方武装,完全不会面临什么严重的威胁。

其实,很多读者都知道李云龙这个角色是基于真实人物王近山来塑造的。但说到抗战时期,王近山和陈赓两位将领的职务并非只是团长和旅长那么简单。王近山,这位开国中将,在抗战期间一路升迁,从八路军第129师的772团副团长做起,后来担任了769团团长、385旅副政治委员,再到386旅旅长,最后还担任了太岳纵队的副司令员。而陈赓大将,他的军事生涯同样精彩,他先后担任过第129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太岳纵队司令员,以及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值得一提的是,在1943年10月那次著名的围歼日军军官观战团的战斗中,陈赓已经是太岳军区的司令员,而王近山也已经接过了386旅旅长的重任。

面对小日本鬼子,我们得明白这仗可不好打。如果真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李云龙只带着一个营的兵力,想要一下子收拾掉整个军官观战团,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想当年,王近山将军调动了整个团(也就是386旅16团)进行伏击,整整打了一个半小时,才把这伙鬼子消灭干净,而我们这边也付出了五十多人的伤亡。

今天,我们借助珍贵的史料,一同深入回顾那场韩略村围歼战,感受那场战斗的激烈与紧张,仿佛身临其境,体验那种酣畅淋漓的战斗氛围,让人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太岳军区的情报科科长刘桂衡在接到重要情报后,立刻向陈赓司令员进行了详细的汇报。陈赓司令员听完汇报后,果断下达命令:让驻扎在临汾附近的386旅旅长王近山迅速集结16团,秘密前往临屯公路的西端进行伏击。他特别强调,这次行动必须迅速出击、迅速取得胜利,然后迅速撤离,务必将这个所谓的「观战团」一网打尽,一个都不能放过。

王近山在接到陈赓司令员那份十万火急的电报后,他立刻召集大家进行了战前动员。他强调说:「这次的敌人可不是一般的鬼子,这观战团里有超过一百八十人,他们中的大部分是高级军官,相当于我们这里的校官级别。而且,这其中还有三分之一是鬼子军校的学员,都是尉级军官,个个都不简单。如果我们能一举歼灭他们,那就相当于消灭了五万普通的鬼子兵,这场仗,我们非赢不可!」

深入查阅历史资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场围歼鬼子军官观战团的行动并非李云龙的一时冲动,而是陈赓司令员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的结果。此外,我们的地下情报人员也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默默奉献,为战斗的胜利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而王近山将军以其英勇果敢的作风,敢打敢拼,自然是功不可没,对这次战斗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1943年10月24日的韩略村战斗中,八路军的武器还显得相当简单,缺乏重火力的支持。但八路军的战士们却如同【游击队歌】中所描绘的那样英勇无畏。他们巧妙地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并立即将其转化为战斗力。当时,386旅16团6连的战士们率先发起冲锋,他们用手榴弹精准地炸毁了敌人的最后一辆卡车。紧接着,班长赵振玉和他的战士们迅速冲下陡坡,抢夺了卡车上的重机枪,然后毫不留情地对前方的敌人进行了猛烈的火力打击。

在那时候,鬼子的观战团可真是豪华出行,三辆小汽车和十辆大卡车一字排开。但没想到,他们最后的一辆大卡车,竟然被八路军巧妙地改造成了重机枪火力点。这样一来,整个口袋阵就像是被扎紧的口袋一样,那些一百八十多个鬼子,真的是像被困在了一个无处可逃的陷阱里,既上不了天也下不了地。

实际上,当年的敌人确实非常凶猛。当遭到我军突然袭击时,他们毫不犹豫地跳下车,寻找掩体进行反击。尤其是有一队敌人在一个大佐的领导下,十几个军官迅速集结成一个小战斗小组,对我军的重机枪阵地发起了猛烈的反攻。

当敌人疯狂地发起反击时,身为386旅旅长的王近山热血沸腾,他脱下上衣,挥舞着大砍刀率先冲向战场。周围的将士们紧随其后,呼声震天,犹如猛虎下山。他们巧妙地将一百多名敌人分割开来,三五成群地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白刃肉搏战,每一次交锋都充满了力量与决心的碰撞。

王近山的刀术,在八路军里可是响当当的。他率领的八路军战士们,就像猛虎下山一样勇猛,冲杀起来毫不留情。战斗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后,鬼子军官中还能挺直腰板的,已经寥寥无几,不到二十人了。那领头的服部直臣少将旅团长,一看形势不妙,知道自己这方已经没了胜算,哪里还敢和王近山硬碰硬单挑,他吓得连忙调转手中的指挥刀,一刀捅进了自己的肚子,选择了自我了断。

服部直臣选择了剖腹自尽,他的手下们见状也纷纷效仿,现场顿时充满了惊恐和绝望的哭喊。在短短的时间内,十多个大佐和中佐军官们手持武士刀,痛苦地挣扎了几下后,便无奈地停止了呼吸。只有七个日本军官和军校学员在混乱中找到了路边的一个窑洞,钻了进去寻求避难。

王近山原本的打算是活捉几个日军俘虏,不过那些家伙仿佛下了死决心不出来,他便果断发令,战士们迅速搜集了许多柴草,堆满了窑洞的四周,然后点燃了火堆,仿佛进入了「烧窑模式」。

为了确保安全无虞,战士们在烧烤持续一段时间后,特意向窑洞内投掷了几束手榴弹。这样一来,窑洞内部被彻底摧毁,别说敌人,就连一块完整的砖块都难以找到,彻底被炸成了废墟。

按照我们常规的战斗成果评估标准,当消灭的敌人数量超过总数的百分之九十时,就可以称之为全歼。在这次战斗中,原本有一百八十多个敌人军官组成的观战团,但他们中只有两人侥幸逃脱。所以,这次战斗确实是一次真正的全歼,毫不夸张。

那两个逃脱的日本兵其实是初级军衔的「新手」,当高级军官,如少将、大佐、中佐、少佐等都被击败甚至自尽后,这两个尉级的「新兵」并没有跟着「覆灭」,而是匆忙地躲进了一个看似隐蔽的狼穴中。

在很久以前的太岳山区,狼是非常常见的。那些狼的巢穴通常都隐藏得很深,让人难以察觉。那天,当那两个日本学生不小心闯进了一个狼穴时,真的是太不走运了,因为那个「洞穴的主人」——狼,并不在家。而那些负责搜寻残敌的战士们,也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

王近山将军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胜利果实满满地回到了营地,与此同时,那两个曾经嚣张跋扈的敌人,如同被击败的幼狼,灰溜溜地回到了冈村宁次的司令部。

冈村宁次原本打算在这次的行动中展现自己的威风,结果却不慎露出了自己的软肋。由于感到极度愤怒和羞愧,他大发雷霆,决定严惩相关人员,于是将清水师团长撤了职,临汾伪冀宁道道尹也被免去了官职,而对于韩略村据点的守军,他更是毫不留情,中队长被枪决,小队长则遭受了砍头的惩罚。

冈村宁次在愤怒之下,对下属动手,结果将其打得面目全非。为了报复,他从安泽、浮山、沁水、沁源等地召集了几千名日军士兵和六架飞机进行大规模行动。然而,王近山却非常聪明,他遵循陈赓的指示,行动迅速,完成任务后立即撤离。冈村宁次忙活了半天,却连王近山的影子都没能见到。

军官观战团遭受了全面覆灭的命运,冈村宁次倍感羞愧,他的所谓「滚进」战术在陈赓部队的强力打击下,如同遇到了坚不可摧的壁垒,最终只能无奈放弃,各自退回自己的据点。那一百八十多名观战团军官,最终连一丝踪迹都未能留下,仿佛人间蒸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