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格物致知,阳明心学的凤凰涅槃之路

2024-05-10历史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哲学流派中,王阳明心学可谓是其中最为光辉璀璨的一支。阳明心学不仅帮助王阳明本人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贤地位,而且还影响了中国近代众多的名人,如曾国藩、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等,他们以王阳明心学为自己的思想指南,在中国近代史上各自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千古圣贤王阳明

王阳明少年时期就立下了成为圣贤的雄心壮志,但是他的成圣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历经坎坷,甚至是生死的考验。为了实现自己成圣的宏伟志向,王阳明青少年时代就对当时的官方显学即程朱理学以及道家和佛家学说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对程朱理学倾注了非常大的心血和精力,试图从中找到成为圣贤的方法和道路。

程朱理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它各自的道理,如果要成为圣人,就必须要穷究万事万物,从中得到它们各自的道理,这就是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当掌握了万事万物的道理之后,就能够豁然开朗而找到成圣之路。

为了尝试程朱是如何通过格物而致知的,王阳明曾经在自家的一片竹林中,废寝忘食地盯着一棵竹子看,试图从中发现关于竹子的道理。但七天过去了,已经出现了幻觉的王阳明不仅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反而大病一场。

王阳明格竹子

格竹失败的王阳明从此对程朱通过「格物致知」成为圣贤的说法产生了怀疑。但王阳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的梦想,而是坚持不懈地继续在儒释道等各个学说中穷追成为圣贤的法门和道路。

直到后来王阳明由于受宦官王瑾的迫害而被发配贵州,在贵州的龙场驿继续勤学苦思,终于有一天突然开悟,得出了「心即理」的结论。所谓心即理,是指万事万物的道理就在我们的心中,一切事物的道理皆可从我们的内心得到,而不必假于外物。

龙场悟道

后来王阳明在担任庐陵县令和在赣南剿匪时,通过实践,又悟到了知行合一的道理。王阳明认为「知」和「行」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开始,而「行」是「知」的结果,它们是同时发生的,不存在先后的问题。

而王阳明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了他的「心即理」的理念并按照「知行合一」的要求,使他顺利解决了庐陵百姓的「爱告状」问题和赣南的匪患,以及接下来的宁王叛乱问题。

知行合一

在平定宁王叛乱的过程中,王阳明进一步将他的心学理论的核心概括为「致良知」,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从自己的良知出发,遵从自己的内心。这个时候,王阳明对当初曾经让他在寻找圣贤的道路上大跌跟头的「格物致知」也有了新的理解,并重新进行了诠释。

王阳明认为,「格」为修正,「物」即为事物的道理,而这里的知为「良知」,所以「格物致知」应该为通过修正对万事万物的正念来实现我们的良知。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还隐含着阳明心学的一个修习法门,那就是良知要从事上练。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但是由于发自内心的情与欲的侵袭以及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人的良知往往会被灰尘蒙蔽,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在事上磨练,来拂拭我们的良知,使良知保持光明,这样才能在成为圣贤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格物致知

至此,王阳明完成了他的从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到自己心学的「格物致知」的蜕变,也就是完成了从程朱理学到心学的蜕变。从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这一过程,也可被看作是阳明心学的凤凰涅槃或浴火重生之路。

直至今日,王阳明心学和他的知行合一理念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它通过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而暗示我们人人都是平等的,人活着要有自信,要做自己的上帝;它通过对七情六欲的解读,告诉我们凡事要有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去心中之贼;它通过告诉我们不要和外物对立,即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物,从而获得幸福的法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