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以史为鉴,人类文明起源之二:驯化种植起源

2023-12-20历史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以防失联,并能优先获得文章推送。

本文为明文辨史在第三届「西史辨伪与中华文化复兴」学术论坛上所作的报告论文的一部分。

农耕种植和驯化养殖是开启人类文明的主要因素,这都需要物种的驯化。物种起源对于生物学者和人文学者来说都有重要意义。生物学者希望通过确定物种起源,找到它的原始类型和野生近缘种,从而能够方便地利用这些遗传资源的宝库来改良物种,提高产量和品质。人文学者则希望通过物种起源研究来构建人类自己的历史以及各个族群文化的叙事,甚至把它用作展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舆论武器。

水稻

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水稻的驯化种植起源于中国。

水稻的起源,从一百多年前开始,不同国家的学者各怀心事,用着越来越先进的手段,在水稻起源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像雇佣兵一样投入到中国和印度的大战之中——起初印度占据优势,后来中国慢慢占据上风,尽管半路上突然有泰国和韩国加入混战,但最终,还是中国获得了胜利,世界公认水稻驯化种植起源于中国。

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的古栽培稻的年代距今约1.4万年~1.8万年(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江西仙人洞遗址发现了一些约1.2万年前的水稻细胞「植硅体」化石,广东牛栏洞遗址发现了1.1万年前水稻植硅体化石,而近1万年前的浙江上山遗址更是出土了大量稻壳。上世纪70年代两次发掘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率先把中国稻作文化历史推进到7000年前,与其他国家相比「一骑绝尘」。

黍俗称黄米。关于黍的发明权,原来学术界声称世界上最早的黍是西亚哈拉夫7000年文化层出土的,有7000年的历史,欧洲出土的黍有5000年历史,所以学术界认为黍是西亚首先培育种植的。但是,中国兴隆沟遗址出土7600年的黍之后,经过多方严格测年鉴定表明,西亚和欧洲这两个地区的黍都没有早于「4500岁」的,比中国发现最早的黍晚得多。后来又通过基因分析,确定了黍是起源于中国并传播出去的。

这个西亚黍是在号称7000年历史的哈拉夫文化层出土的, 哈拉夫文化主要分布在伊拉克、叙利亚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的山区。 根据实际测年结果,跟西亚黍同一地层的哈拉夫文化层实际历史应不超过4500年,应该比声称的7000年减少2500年。

此外主流公认原产中国的物种还有:粟(小米)、大豆、赤豆、小豆、绿豆、荞麦、白菜、萝卜、桃、杏、李、梨、柑桔、荔枝、 香菇、鸡、猪、狗等,不再赘述。再讲几种学术界主流公认西方传来的物种。

小麦

一般认为栽培小麦起源于9000年前的中东地区,并经中亚传入中国。但是仔细考究,栽培小麦起源于西亚是不可能的:西亚小麦遗址遗存考古混乱,矛盾重重,把西亚野生小麦种指认为栽培普通小麦;西方史学界人为拨高了西亚栽培小麦遗存的年代;遗传试验上的人工培育方法产生的普通小麦不一定是原始先民栽培普通小麦的来源;即使先民栽培小麦是通过遗传实验方法获得的,普通小麦杂交演化也需要几千年时间,西亚人工栽培小麦时间也不可能那么早,这更说明了西亚小麦考古造假的问题。

普通小麦染色体数为2n=42,染色体组为AABBDD。中国西藏高原有麦穗很早就自行断节的普通小麦原始类型,作为杂草散生在普通麦田;新疆伊犁河谷分布有大片节节麦原生群落;而黄河中游的麦田中早就有节节麦的足迹,俗称野麦。

新疆稻麦、一种波兰小麦类型的六倍体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一种断穗轴的杂草型六倍体小麦,云南铁壳麦、一种六倍体包壳小麦,及四川白麦子、一种圆颖多花六倍体小麦,都是分布于我国的特殊类型普通小麦。这几个中国特有小麦,染色体数都是42,都属于AABBDD组型麦的原始性状,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特有普通小麦完全可能起源于中国。这些都可能是中国普通小麦栽培种的野生祖型来源。

科学实践已经证明,生长在我国黄土高原的野黑麦,完全可能是普通小麦的祖先型。科学家们将野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培育高产优良的多倍体小黑麦的实验早已获得成功。在黄河流域,甚至有更多与普通小麦亲缘密切的禾本科野生植物,诸如野黑麦、鹅冠草以及羊草属的小麦草,等等。尤其是植物学特征与普通小麦栽培种亲缘最接近的小麦草,自1953年以来,在河南的卢氏县、三门峡、洛阳以及陕西的宝鸡、西安各地相继都有大量发现。

早在本世纪初,苏联学者根据进化和遗传理论提出,凡是集中分布一个物种的大量显性基因的地区,就可能是它的起源中心。我国的学者们还注意到,在小麦草分布密集的黄河两岸,同时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遗存。「小麦草就像一种古老的活化石残存在我国文化发祥地的各个地区」。表明了它们很可能早已为我们的先民们所采集和栽种。

在西亚,发现小麦遗存的附近150公里范围内,都没有发现野生的一粒小麦、二粒小麦,恰恰缺乏由野生一粒小麦、二粒小麦演化为普通栽培小麦的证据。而在中国,发现普通小麦遗存的附近就有野小麦,这正好说明栽培普通小麦由野小麦进化而来的合理性。

下表综合了一些考古遗址中发现的早期小麦遗存:

中国先秦考古遗址出土炭化麦遗存统计表,摘自【中国早期小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年代最早的小麦遗存是河南陕县庙底沟距今7000年前后的麦类植物印痕,此外还有甘肃天水西山坪遗址(距今4800年)、甘肃民乐东灰山(距今5000-4000年)、陕西武功赵家来(距今4400-4000年)、歧山周原、山东茌平教场铺、胶州赵家庄和日照两城镇;此后的夏商周时期不仅有小麦遗存还有大麦遗存,有二里头文化的河南登封王城岗、洛阳皂角树、偃师二里头(二里头文化三期),商代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陕西歧山周原、西藏昌果沟,周代的安徽亳县钓鱼台、青海丰台等。

中国栽培种植普通小麦的条件充分,遗存年代早,只有中国才可能是栽培普通小麦的起源地。

详见明文辨史文章【中华农耕文明真相——中国小麦是西方传来的吗?】、【日本学者力证中国小麦西域传来——其中潜藏内亚史观值得警惕】。

大麦

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在西藏,四川甘孜州农科所在甘孜分别发现了包括野生二棱大麦在内的各种类型野生大麦。中国青藏高原几乎存在世界已发现的各种近缘野生大麦,包括野生二陵大麦、野生瓶形大麦和野生六大麦几种主要类型和变种,而且有一些是新变种。

青藏几种野生大麦变种,从二棱大麦到六棱大麦的突变,在野生状态下已经产生,而不是在栽培过程中产生的。中国的栽培大麦是以野生二棱大麦为起点, 自成一个进化体系。

青藏野生二棱大麦与中东野生二棱大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春性和小穗轴长毛,这两个性状与中国大多数栽培大麦所具的该性状在遗传上是完全一致的。中东野生二大麦是冬性或半冬性的,中国大麦的春性基因 Sp对中东大麦的春性基因 s 和性基因 Sh 都是上位性的。因此中国的栽培大麦不可能由中东的野生二大麦进化而来,也不可能从中东栽培大麦传入。

单倍型分析显示,世界栽培大麦中广泛分布着西藏野生大麦的特有单倍型。此外,基因扩增模型、序列比较、系统发育和群体结构分析也揭示了世界栽培大麦与西藏野生大麦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研究结果支持青藏高原是栽培大麦的驯化中心之一。

详见明文辨史文章【中国大麦(青稞)被宣传成西亚传来——植物和基因研究都证明不是】。

高粱

中国高粱与印度高粱杂交的后代结实率都很低,或者有的根本不结实,这说明中国高粱与印度高粱不存在遗传进化关系,中国的高粱有自己的祖本。

中国海南岛、西南山区、黄河流域以及华北地区皆发现了野生高粱。我国具有粒用、帚用、糖用、工艺用、糯质等丰富的农家品种资源。无论是散穗或紧穗、高秆或矮秆、早熟或晚熟、白粒或红粒、糯质或非糯质等,它们与国外其它类型(南非、西、北非、中印、加利和达索等)比较,具有着自己共同的和与国外高粱不同的特征特性。

中国栽培型高粱具有的特点或是来自中国的野生祖先,或是带着漫长人工选择的印迹,这都足以证明中国高粱古老的进化历史。具有丰富类型的中国高粱,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进化程度,如果没有长期的栽培历史,只是在短短的几百年内就进化出了多种类型,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中国栽培高粱是起源于中国的。

从1931 年起,我考古工作者相继发掘出土大量炭化高粱遗存,对高粱起源提供了有力证据。

根据对古文献的解读,粱是不同于粟、黍、稷、稻而单独存在的谷物,先秦称粱,两汉称粱秫即今之高粱。最早称谓「高粱」一词,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和【孟子】。

高粱名称在多数国家发音为「Kaolia-ng」、「Kaulian」、「Gaolang」、「Gaolian」和「Gaolyan」等,都与我国的「高粱」发音相似。这显然是由于其他国家从我国输入高粱,并仍保持着原发音。

详见明文辨史文章【驯化种植高粱起源于非洲?分析显示中国高粱是独立起源】。

番茄

一般认为番茄起源于南美,番茄是美洲大陆的特有产物,16世纪从秘鲁传入意大利,17世纪由意大利传入中国、爪哇,18世纪传入英国、法国、北美和日本。番茄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的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1978年在我国的武陵山区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现了野生番茄;1994年调查了野生番茄的分布情况,在湖南省的张家界市、花垣县、保清县、龙山县、永顺县,四川省的秀山县,贵州省的松桃县均有番茄野生种存在。

1983年7月,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四川成都北门外的凤凰山发掘一个西汉汉武帝时期古墓,在底室之内发现了四只藤笥和五只竹笥,里面装有一些已经碳化的植物种子,后来藤竹笥里居然冒出了几株嫩芽,将这些小嫩芽进行了精心培育后,结出了番茄果实。

这些番茄的形状跟现在番茄相似,专家尝了之后说味道和现在的西红柿不相上下。经过测定却发现,古今两种番茄在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种类上却存在很大差别。当今的番茄含有磷和氯,而西汉的则有汞和砷,因此可以断定,这些的确是中国番茄的「始祖」、是最原始的人工栽培番茄。它比现代的西红柿多了汞、砷,具有很强的原始性。

西汉人工栽培番茄的发现,为我国古植物学家和蔬菜专家们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他们开始在云南、四川、广西的山区寻找西红柿中国远祖的后代,以后陆续发现了几种比西汉西红柿原始的「小酸果」。

成都考古发现了两千年前的西汉人工栽培番茄,和中国的野生番茄发现,都说明中国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人工栽培的番茄了。所以番茄不是美洲大陆独有的产物,中国的番茄也未必是从美洲传入的。

详见明文辨史文章【番茄是美洲大陆独有并传入中国的吗——考古和植物发现绝对不是】。

核桃

一般的说法是核桃原产于西亚东欧地区,由汉代张骞引进中原地区。

但是中国考古出土了很多核桃遗存,至少已经有10000多年历史了。如1980年河北文物考古队在河北省太行山东麓的武安县磁山遗址考古挖掘出土了遗存的炭化核桃坚果壳,据中科院C14实验室鉴定,距今7335±100年。

中国发现的西汉以前核桃植物大遗存相关信息见下表。

西汉以前遗址出土核桃大遗存信息表

中国西汉时期以前的核桃花粉遗存信息见下表:

西汉时期以前的核桃花粉遗存信息表

另外从核桃植物化石、孢粉化石发现说明中国早在古近纪渐新世就有核桃分布,距今至少有1200万年的历史。而且中国至今还有很多野核桃林,中国东部到西南部山地应是核桃属的起源地分布中心,世界的核桃都是从此地扩散出去的。

张骞第一次出使时到过现今中国域外,但是因为路途遥远,从印度、伊朗等国外带回核桃栽培繁衍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另外两次出使张骞并没有走出现今中国域外。

这充分说明中国核桃历史悠久,中国才应是栽培核桃的起源地。

详见明文辨史文章【核桃是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的吗——考古和古生物研究发现绝对不是】。

综上所述,随着明清民国的中华文明西来说,中国所有物种都被认为是西方传来的。随着中国实力强盛,考古和科研的发展,有的物种已经改变认识,明确为中国起源,但是仍有不少物种被学界主流认为是西方传来。而且这些观点并不具有强有力的证据,甚至跟考古和科研发现是相悖的。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厘清。

不仅是我们驯化了物种,物种也驯化了我们。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催生了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灌溉水利、天文历法、聚居村落、祭祀墓葬等的发展,使得中国先民从狩猎采集活动为主转向种植养殖活动为主。最早兴起的稻、黍、粟种植,以及鸡、猪、狗等的养殖共同构成了中华农耕文明,催生和发展了中华灿烂辉煌的文明。

参考文献:

【中国核桃的历史渊源、文化及发展】,【农业考古】,2021-12-26,王树芝

【我国核桃起源问题探究】,西北园艺(果树),2015-12-10,王根宪

【多维视野下的农业起源与传播研究———农业起源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农史】,2013.1,何红中,沈志忠

【中国早期小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考古】, 2007(04),靳桂云

【番茄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7.6.1,刘玉霞

【番茄起源、传播及分类的回顾】,【作物品种资源】,1999年.03期,赵凌侠,李景富

【王巍:文化交流与中华文明的形成——在兰州的演讲】,【历史网】,王巍,文章链接:
http://his.newdu.com/a/202212/25/2968024.html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以防失联,并能优先获得文章推送,一起辨析发现真实的历史文化!

本文版权属于「明文辨史」所有,欢迎分享、转载或引用,如果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于「明文辨史」!

请在今日头条和微信公众号首发72小时后转载或引用,否则可能引发平台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