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傅作义起义投诚前,亲自放走的几个国军军长,最后下场如何?

2024-02-04历史

在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时刻,有一位关键人物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下令发起起义,这个人就是备受蒋介石重视的国军将领傅作义。

因为他的决定,北平得以和平解放,许多平民得以避免战争的痛苦。

在决定起义的那一刻,傅作义作为华北最高长官,公开宣布了自己的决定。这一举动引起了全场的沉默,支持者们松了口气,而反对者们虽然心有不满,却无人敢公开反对。

突如其来的静谧只维持了短短半分钟,接着便有人拍案而起,怒骂起来。紧接着又有两人站出来,坚决反对这个决定。

这三人愤然离席,为什么他们敢于当众反对?他们的结果又如何呢?

在1949年1月的最后一天,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所率领的部队选择向解放军投诚,并接受了和平解放协议。这意味着平津战役正式结束,华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和大部分地区落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控制之下。

傅作义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决策推动了这一进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傅作义决定起义之前,他的三位军长对他的决定表示强烈反对。

傅作义,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应该并不陌生。

傅作义,山西人士,不仅在国民革命中崭露头角,更在抗日战争中大显身手。他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便投入了阎锡山的独立步兵团。

傅作义凭借出色的战功,迅速晋升军中要职。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中华民族驱逐出境,内战也随之爆发。在接下来的三年国内战争中,原本难以预料的国内局势也逐渐明朗起来。

在天津战役结束后,北平的解放成为了共产党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全中国的解放即将实现,如何和平解放北平成为了最为关键的任务。

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的重重包围使得傅作义被迫走上谈判桌。在党中央的积极推动和争取下,傅作义决定迈出和平起义的第一步。

尽管他渴望前进,但他手下的部队并非每个人都心甘情愿,一些军官有自己的打算。

傅作义曾坚决抵制投诚,他深爱北平古城文化和百姓,认为与他无关的事情不值得走上谈判桌。但是,经过党中央的不懈努力,以及傅作义女儿的帮助,最终获得了谈判的机会。

尽管傅作义按照约定参加了这次谈判会,但他的态度仍未改变,这也使得这次谈判以失败告终,甚至有些不愉快。作为北平地区国民党最高将领,傅作义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北平的未来。

然而,蒋介石给他的命令却是「与北平共存亡!」

面对共产党的步步紧逼,傅作义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一旦蒋介石的命令被执行,北平的无辜百姓将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这使得傅作义倍感压力,尽管他急于寻找解决方案,但却无法找到更好的办法。

天津战役的挫败,使得傅作义认清了当前国内形势,胜利的倾向已明显偏向于共产党。因此,他做出了放弃无谓抵抗的决定,转而带领部下寻找新的出路。

他计划发动起义,并且同意了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提议。

尽管傅作义握有25万兵力,但他的三个主力队伍已经被我军彻底歼灭,其中包括不少蒋介石的嫡系军队。这种情况下,部分人士对傅作义的命令表示了反对。

面对多方压力,傅作义决定将一批反对起义的军长调离,其中包括实权在握的第十六军军长袁朴。而袁朴正是在会议上愤然离去的三人之一。

袁朴,1904年生,自幼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这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中学毕业后,他前往广州,深受浓厚的革命氛围影响,决定报考黄埔军校。

在军校,他专注学习,虽然不如同期一些同学出名,但在军事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毕业后的生涯中,袁朴深受蒋介石倚重,凭借忠诚的品质和卓越的战功,他迅速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将领,职位步步高升。

在抗日战争之前,他已经晋升为第57师的副师长。然而,在整个抗日时期,由于未能获得单独指挥出色战役的机会,使得他未能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痕迹。

抗战胜利后,袁朴晋升为陆军中将,率领第16军军长驻守在北平周边。傅作义在起义之时,名义上是驻守北平的总司令,然而他的嫡系部队仅占据二分之一的比例,导致一部分人并未支持他的起义决定。

这群固执己见的人中,李文、石觉和袁朴三人决定听从自己的意愿行事。当傅作义决定起义的消息传来,他们三个人都愤怒地离开了会场。

对于傅作义的起义,这三人感到非常不满,尤其是蒋介石的亲信袁朴,自从他认为蒋介石是他的君主以来,他就不愿意再向其他人投诚。

在其他两位兵团司令坚决反对傅作义的起义决定后,袁朴也表达了反对意见。面对这种局面,傅作义为了保证起义计划的顺利进行,并没有对三人的行动进行任何干预。

三人虽可行动自如,但若欲离别,需缴械全部兵卒。他们无法携带部队,只能独身返回南方的国民党军。袁朴随蒋介石退至台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蒋的忠诚,深得信赖,长留台湾。

傅作义的抉择虽然艰难,但无疑是正确的,他以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北平百姓免受战火之苦,也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和新中国的建立。

然而,那几位持反对意见的人,最终只能回到蒋介石的阵营,但在战败后只能逃到台湾,远离大陆和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