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淞沪会战惨败,国军伤亡30余万京沪皆失,陈诚:得大于失

2023-12-22历史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当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中国几乎调动了所有能用的军队,总共70余万。日军出动了30余万军队。据何应钦回忆,中国军队伤亡达30多万人。而且由于淞沪会战未把握最佳撤退时机,被日军一路追击,部队退到南京以后没有充足时间整补,最终也导致南京轻易失陷。关于这场战役的得失,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作为战争的亲历人,时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左翼军总司令陈诚,所指挥的部队一直在中日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作战。多年以后,他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淞沪会战是所得多余所失的」,我简单归纳了一下他的观点:

一、淞沪会战所失

1、由于中日双方装备上的巨大差异,中国出动了70余万军队,只牵制了日军30余万军队,并且中国军队伤亡数量在日军1倍以上。

2、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士气旺盛,但经历溃败以后,士气一落千丈,导致南京轻易失陷。

3、大军转移时路边随处丢弃武器、装备、粮食、后勤物资。

4、抗战的决策是持久战、消耗战,但是淞沪战役寸土必争,打成了防御战。显示出高层决策的混乱,容易引起人心猜疑。

二、淞沪会战所得

1、中国境内用兵,由北而南者无不胜,淞沪会战将日军由北而南的侵扰,变成了由东而西的仰攻,战略上取得了成功。

2、淞沪会战消除了西南、西北的地方割据局面,让中国军事、政治得到了统一。

3、因淞沪会战抵抗较久,让中国的经济物资和工业设备有向西南转移的时间。

4、中国军队英勇抵抗,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迷梦,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个人认为陈诚的这个总结不太到位,甚至有事后诸葛亮、粉饰败绩的嫌疑。先肯定一点——淞沪会战由于中日双方实力上的巨大差异,换了谁来打,恐怕也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但是,失败所导致后果的轻重似乎可以控制。

抗战之前,国府已经制定了持久战、消耗战的战略。但是淞沪会战在战术上:一开始想先发制人把日军据点清除,未果。日军大举增援登陆以后又开展了大规模反登陆作战,失败。由攻转守后,前线大部分将领都认为上海不能守,应该撤退。却仍然节节抵抗、寸土必争,徒增消耗。到11月5日,日军10万余人在杭州湾登陆以后,蒋介石仍然下令再坚持三天,等待国际公约会议结果。最终才导致,匆忙撤退,全线溃败,许多伤亡其实是由于军队混乱在溃败途中造成的。最后两条国防线未发挥作用,南京被轻易攻破。

战术上的错误其实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这不能简单总结为人员和装备的损耗。国军精锐德械师消耗殆尽,地方部队同样损失惨重,士气一落千丈,导致日后抗战的困难局面。如果不是中国有广阔的纵深,日军非常有可能实现速战速决的目标。如果按早已制定的战略实施持久战,而不是一味地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至少国军伤亡可以减少许多,逐次抵抗撤退至南京,也才能最大程度上地消耗日军。加入南京有更充足的时间撤离,很可能会避免惨剧的发生。

将日军战略由北而南改为由东而西其实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国府从未制定过类似的战略。最早的说法是淞沪会战结束以后的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军事会议上的讲话提到:「我们此次为什么要在上海作战呢?就是要打破敌人的战略,使他们不能按照预定计划,集中兵力侵略我们华北。」

而更为广泛引用的是陈诚在1945年做的口述回忆录中提到:「敌对南口在所必攻,同时亦为我所必守,是则华北战事扩大,已无可避免。敌如在华北得手,必将利用其快速部队,沿平汉路南犯,直趋武汉;如武汉不守,则中国战场纵断为二,于我大为不利。不如扩大淞沪战事以牵制之。」

陈诚的说法在对岸被广泛引用宣传,以至于后来大陆许多学者也广泛引用,最终形成了「诱敌自东而西仰攻」的说法。研究历史的人大多知道,回忆录这类史料属于二手资料,很多时候是不靠谱的,因为当事人往往会根据日后的实际情况,去修整过往的回忆。在动机上看,蒋、陈两人完全有可能是为了粉饰淞沪会战的大败,而创造的一个说法,给人感觉两人在下一盘大棋。这个说法其实是与当年国府所制定的策略相矛盾的。

1936年底,军事委员会制定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其中提到:「长江下游国军,于开战之初,应首先用全力占领上海,无论如何,必须扑灭在上海的敌军,以为全部作战之核心,尔后直接沿江河岸阻止敌之登陆,并对登陆之敌实行攻击而歼灭之。不得已时,逐次后退,最后确保乍浦—嘉兴—无锡—江阴之线,以拱卫首都。」从淞沪会战的过程来看,也是在按这份计划执行。扑灭上海日军的目的无非就是解决华北战场后顾之忧,保护经济中心,引起外国人关注,而起不到转移日军进攻方向的作用。

从实际战况来看,淞沪战场日军投入的兵力确实比华北多,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华北方面日军的行动。11月8日,正当淞沪战场国军准备撤离之时,华北日军攻下了有华北堡垒之称的太原。反倒是9月中旬,国军30万重兵被牵制在上海,日军则在华北战场按计划攻击。至于保障工业转移之说更无从谈起,如果上海不发生交战,会有大把时间进行转移。

如果说淞沪会战客观上造成了日军进攻方向的转变,也只是一个意外收获,功劳最大的应该是前线拼死抵抗的将士。总的来说,淞沪会战得大于失这个说法是很勉强的。

以上是个人一点拙见,未必准确。大家觉得淞沪会战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