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傅作义拥兵60万!为何跟辽沈战役比,平津战役国军却更难打赢?

2024-02-05历史

1948年三大战役打响前,客观实力占据上风的仍然是国民党军。但在48年下半年,解放战场敌我双方实力、规模已经较为接近,并且由于连战不利,国军总兵力较1946年开战时下降了100余万,尽管中央军主力尚在,但国民党部队士气明显受挫,已不具备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时期的锐气。

有朋友认为东北战场是三大战役前最特殊的区域,因为东北野战军当时是我军唯一具备局部优势的战略集群,在1948年8月已经对国军卫立煌集团形成103万对55万人的近两倍兵力对比。基于这个原因,看起来三大战役里面国军最不可能获胜的便是辽沈战役。然而,东北战场敌我双方实力差距较大虽然是事实,但国军真正最无望的战役其实是随后发生在华北的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前,东北国军虽然已经不具备硬扛东野的实力,但是真正被长围久困的仅有长春一座城市,守城部队为郑洞国兵团的新7军、60军等约10万人。除了这部分官兵,如果能够及时将剩余主力从营口海路(战役后期的国民党52军一部便是如此)撤入关内,则国军有望保全40万左右的有生力量,包括新1军、新6军、52军、71军等主力部队都能投入到接下来的关内作战,东北战局未算全败,国民党军整体损失也不大。

退一步分析,就算卫立煌集团不走海路撤退,如能在东野主力南下锦州前,沈阳国民党军先行与锦州范汉杰集团15万人汇合,40万包含多支王牌军在内的主力部队合力防御锦州一线,即便最终无法挡住我军,也可以延缓东野南下的时间,再将主力撤入华北与傅作义大军合兵。

然而以上仅为理想方案。出于多种实际因素,东北国军最终大部被歼灭在锦州、长春、辽西平原,保存下来的不过区区几万人。不仅丧失了东北,也给其他战区的国民党军造成了严重负担。相对于辽沈战役而言,平津战役的国军战前形势更艰难。1948年11月初,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上将奉命到南京,与老蒋面谈华北军事部署情况。蒋的一句话道出了华北国军的危急形势:林的100万军队,是哪一方也不好单独承受的。讲出心中忧虑之后,老蒋要求傅作义把华北近60万国军南撤,主动让出平津区域,并以东南军政长官之位许诺傅作义,然而傅并未接受。

老蒋的话有两重意思:第一,凭借华北剿总的力量,无法顶住东野入关的强大冲击,不必抵抗及早撤军为上;第二,保存住华北的30万中央军部队(李文、石觉兵团等),不要进一步葬送老蒋的家底。老蒋和傅作义的谈话点出了平津战役前途的凶险,而傅作义的婉拒更印证了蒋的忧虑。

平津战役相对辽沈战役,国军的明显劣势在于兵力对比更加悬殊,60万对110万(东野和华北军区联手);最高指挥官并非中央军将领,东北和华东战区,历来都是老蒋嫡系(杜聿明、卫立煌、刘峙、陈诚等人)操盘,不管这些将领能力大小,在大方向上是不会倒向求和或逃跑的,而华北则不是这样,傅作义本是地方军阀将领,与蒋并无深厚交情,麾下20余万绥远官兵都是傅作义嫡系,基本不受南京节制。

傅作义的真实作战意图,从根本上在于保全察绥军实力,保障自己的权力和地盘,见势不好向西逃。这种背景下,华北国军内部严重不和,李文等黄埔将领和傅作义矛盾突出。大敌当前,还没交手华北的60万军队自身战斗力就先打了折扣,如何应对强悍的东野大军?

除去以上原因,还有一个隐藏因素,战前无论老蒋还是傅作义都没能充分觉察:华北战区是我军地下工作渗透最有效的区域,北平的地下党和学生工作超过全国其他各大城市,天津战役前四野指挥部里放着详细的陈长捷兵力布置图;敌军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是我方潜伏人员;傅作义的亲女儿傅冬菊也是我方特工。我军的地下工作做到这种程度,国军在华北的情报战线可谓一败涂地,这仗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