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48年粟裕追踪杜聿明,陈毅打来急电:先别说话,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2024-02-05历史

1948年秋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的军队人数锐减,由原来的430万人降低至290万人。

蒋介石无法容忍如此严重的失败,因此决定孤注一掷,将国民党80万精锐部队部署在徐蚌地区,企图再次发动一场大战,一举歼灭我华野、中野两个野战军。

但是,蒋介石又一次低估了他的对手。他这次面临的,是陈毅元帅和被誉为"战神"的粟裕。在他们的指挥下,黄维兵团被成功包围。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首战告捷,成功围歼黄百韬。徐蚌地区的咽喉徐州地理位置独特,蒋介石对其高度重视。国民党部队在此设有重要的补给和运输通道,如果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在此被击败,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全部被国民党控制,我军要解放长江以北地区无疑会变得更加困难。

粟裕向毛主席报告,淮海战役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建议战役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第一阶段是全歼黄百韬军团。

接到命令后,粟裕立即命令部队南北前进,切断徐州交通,给黄百韬兵团施加压力。这样做的目的是引蛇出洞,以便于下一步的战斗。

粟裕围点打援,计划大胆且精细。他以假乱真,令国民党蒋介石信以为真,集结军队前往徐州战场支援黄百韬。然而,我军主力与国民党部队人数差距甚大,万一失误,淮海战役将会满盘皆输。

面对此情此景,粟裕没有畏惧,迅速调集外围部队支援打援部队,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然而,我军还是低估了国民党营救黄百韬的决心。

黄百韬兵团看到援军已到徐州外围,便下令原地防守,瞬间将战场从运动战转变为防守战。这场战役的进程充满变数,令人瞠目结舌。

粟裕面临困境,部队从运动战转为攻防战,难以适应战场节奏,且在黄百韬兵团的美械火力压制下,人员伤亡惨重。

毛主席敏锐地感受到前线危机,果断作出决定:「淮海战役已经开始,我们只能背水一战。粟裕必须发挥出敌人的火力猛、支援快的特点,采取大胆的策略,才能迅速消灭黄百韬兵团,同时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我在淮海战役中的胜利源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除了我军的英勇作战外,我还成功策反了第三绥靖区的何基沣和张克侠两位副司令官,他们带领2.3万人起义,使黄百韬兵团彻底覆灭。

这一胜利使得我军在徐州「剿总」失去了重要支持,从而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我军成功围歼了黄维徐州地区的黄百韬兵团,使徐州成为了一座孤城。

我华野、中野两个野战军开始对淮海地区进行全面包围,以期将国民党部队尽数歼灭。面对这一形势,国民党蒋介石分析后认为,他们需要尽快突围。

黄百韬兵团的歼灭对国民党部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在支援行动中也遭到了严重打击。在支援过程中,他们进展缓慢,仅前进了10-15公里,这导致黄维兵团处于突出位置,容易成为我军的攻击目标。

不久,黄维发现自己已被重重包围,便效仿黄百韬兵团,选择了固守待援,以期反败为胜。

黄维兵团作为蒋介石的得意之徒,装备精良,火力凶猛。陈毅总指挥在围歼黄维兵团时,突然发现粟裕兵团在围歼黄百韬兵团时也曾面临类似问题。

对此,陈毅老总向粟裕询问:当初你们是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降低了伤亡并成功消灭敌人的呢?

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粟裕毫不犹豫地承认我军与国民党部队在火力上的差距。但是,他采用了土工作业和坑道掘进的方式,成功降低了伤亡,迅速突破了黄维兵团外围防御,将他们困在了双堆集。

到了12月15日晚12点,黄维兵团的战斗力彻底丧失,被我军全歼,黄维也被俘。这一战的胜利,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追击围剿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杜聿明仅剩两个选项,一是坚守徐州,但为时已晚,因为徐州地区的军队已经被我军消灭殆尽。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深知坚守徐州只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然而,他认为粟裕军团在与黄百韬激战后,已经疲惫不堪。粟裕在深入分析战场局势后,深信杜聿明必定会选择放弃徐州,并采取空城计。

因此,他下令部队,一旦发现敌军有逃跑的迹象,立即占领徐州城。

在陈官庄之战中,粟裕通过对战场形势的精准预测,决定采取行动阻击杜聿明。他命令7个纵队进行疯狂阻击,成功阻止了杜聿明前进一步,并在全歼黄维军团前成功阻击了杜聿明的撤退。

这一系列的决策和行动,展现了粟裕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和预判能力。

陈官庄一役,粟裕将军再次展现了他独特的指挥艺术。我军紧紧包围了陈官庄,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战术,让杜聿明将军欲求救援却无门可入。

尽管蒋介石依然不放弃,持续进行补给空投,但由于面对几十万大军的每日消耗,这些补给显得微不足道。在40多天的围困后,杜聿明部队终于弹尽粮绝,甚至连树皮、树叶都被啃食。

相比之下,我们的后方支援力量雄厚,百万民众用手推车为我们运送物资。我们的军队补给充足,士气高昂,而国民党部队在多重压力下,作战意志已经瓦解。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凭借粟裕将军的高超指挥技巧和围而不打的战斗策略,成功实现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