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周总理宣读主席决定,傅作义泪流满面,高呼万岁

2024-01-22历史

周总理宣读主席决定,傅作义泪流满面,高呼万岁!

在1949年10月19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正式宣布傅作义同志成为新中国的水利部部长。

总理的话语刚落,会场上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作为新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面临着两大任务:将中国推向世界舞台,以及组建中国的政务院各机构,确立优秀的领导团队。

经过多次商议和选拔,周恩来总理决定任命傅作义为新中国的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复杂,感动于政府对自己的信任,也为能够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而感到喜悦。

在9月23日的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上,傅作义被邀请为代表发言。他满怀感激地感谢党,并表示自己非常荣幸能够得到党的信任。

他说:「感谢党,感谢党的信任!中国共产党万岁!」他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憋了半天才大声地说出了这句话。

当他完成发言后,他感到鼻子酸酸的,眼泪忍不住流淌下来。他立刻用手捂住脸,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然而,他的眼泪还是没有停止。

在场的人看到他的激动情绪,纷纷哭笑不得,却也感受到了他的真挚情感。他们安慰他道:「老傅,别哭啊!这是好事呀!」

「对啊!党的信任!这说明党信任咱们!」

在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以轻松的口吻对国民将领傅作义说道:「傅作义同志,别急,先激动一会,等会我们再接着开会。」

傅作义是山西人,早期在晋系军阀阎锡山手下担任将领,后归入国民党,备受蒋介石信任。解放后,他主要担任新中国的水利部部长。

傅作义从小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还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他加入了阎锡山领导的晋军,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作战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不断晋升。

北平的国民党军队出城,接受改编,以响应北伐,阎锡山将军的军队也被收编至国民党。傅作义凭借出色的才能,得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视,成为了中央军的将领,不再依赖阎锡山。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傅作义秉持着舍生取义的精神,积极主张抗日。1937年11月12日,阎锡山召开会议,提出了保卫太原的计划。

然而,阎锡山这位自私自利的人,真正的意图并不是保卫太原,而是希望保存自己的实力。会议室内,阎锡山坐在主位上,自以为是地问:「我的提议大家没有异议吧?」

当下面无人回答时,他又问:「那么,谁愿意留下来保护太原?」

阎锡山的部下们原本就已经低着头,听到这句话后更是仿佛要把头埋进胸口。他们心里都清楚,阎锡山早就把他的军队调走了,这不是明摆着让他们去送死吗?

就在会议陷入僵局的时候,傅作义突然说话了。「我来。」其他将领们心中都暗自腹诽,这个人怕是疯了,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可是傅作义并不是傻瓜,他怎么会不知道这场战争有多艰难呢?但是,无论多么艰难,中国都不能被日本人占领,所以他愿意尝试,哪怕这个尝试可能会让他丧命。

傅作义坚决抵抗日军侵略,即使面对大炮、炸弹和坦克的猛烈轰炸,也毫不退缩,激励部下们「士可杀不可辱」。虽然太原已经沦陷大半,但他依然坚持抗日,并鼓舞士气,使士兵们重新找回信心。

他的士兵们深受感动,全力以赴,与日军拼死搏斗。然而,蒋介石却下令撤退,尽管傅作义对此表示不满,但仍然服从命令,率领军队撤退。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局势发生了剧变,傅作义作为蒋介石的亲信,无奈卷入了内战的漩涡。在解放战争期间,傅作义不断为蒋介石占据地域,深受蒋介石的信赖和器重。

甚至一度被列为战犯。虽然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实力差距很大,且蒋介石手握傅作义这样的猛将,但是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已经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战争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济南被解放后,华北、华东地区形成包围态势。随后东北全境解放,为双方和谈奠定了基础。

傅作义原以为共产党还需三个月才能抵达北平,但实际上,共产党的军队迅速挺进,天津、张家口、新保安相继被攻克,傅作义的部队损失严重。

作为历史名城,北平的建筑凝聚着前人的心血,每一砖每一瓦都充满历史的厚重。共产党选择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经协商后决定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北京。

傅冬菊,傅作义的女儿,早在1941年就开始接受共产党的影响,并在1947年11月15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一直在傅作义的身边,向父亲灌输共产主义的理念。与那些只关心自身利益的国民党将领不同,傅作义关心的是国家和人民。

在他的女儿的影响下,他的内心深处早已对共产主义产生了共鸣。因此,当共产党决定和平解放北平时,他派傅冬菊去说服并影响他的思想。

这天,傅冬菊来到父亲的房间,准备了解并劝说他。

形势严峻,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解放,傅作义面临着内忧外患。面对女儿傅冬菊的质问,傅作义深思熟虑后,承认自己曾考虑过另一种道路。

多年来,傅冬菊一直向父亲宣传共产主义理论,如今她终于鼓起勇气,公开表明自己是共产党的成员。傅作义虽然早已察觉女儿的异样,但亲耳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得到了巨大的宽慰。

傅冬菊认真地说道:「我们并不希望与您进行战斗,北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市民。为了保护历史和市民,我们希望首先尝试和平谈判。」

她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实际上,如果真的发生战斗,您也不会从中获益。据我所知,您的军队已经损失了一些兵力。」

傅冬菊看着父亲沉默不语,决定再加强一点说服力。「共产党军队就在附近驻扎,您确定自己能够成功吗?」

傅作义曾与共产党有过接触,1937年他的军队与贺龙的部队仅有一条河之隔,双方经常联系商量布防等问题。虽然道不同,但傅作义对所交往的共产党人持有好感。

然而,他必须服从上级命令。傅作义在傅冬菊等人的游说下,开始考虑与共产党合作。不久后,双方开始了第一次和谈。

尽管立场不同,但傅作义认为解放全中国已是大势所趋,不愿再为蒋介石效力。

傅作义心中或许还抱有侥幸,第一次和谈时,他的条件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但共产党是不可能同意的。看到形势不对,傅作义立即提出了第二次和谈,但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此时,形势已经变得紧张起来,共产党已经准备强攻北平。接着,傅作义派「追云号」飞机将邓宝珊接到北京,两人在北京彻夜长谈。

邓宝珊对傅作义说:「我们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我也不跟你兜圈子。现在蒋介石大势已去,必败无疑。我的建议是,你还是顺从共产党的意愿,把北平交给他们吧!」

傅作义欲言又止,邓宝珊看出了他的犹豫。「别担心,共产党不会找你的麻烦的。」傅作义一直与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对共产党的理论思想和为人处世有着深入的了解。

「再说了,你跟他们硬碰硬是赢不了的。」邓宝珊劝说道。最终,傅作义被好友说服,真心同意与共产党进行和谈。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挺进北平,百姓夹道欢庆。在此之前,1月14日,邓宝珊代表傅作义与共产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解放共识。

1月22日,傅作义的军队在北京城外等候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为后续地区解放提供了范例,如在解放绥远时,董其武在傅作义和邓宝珊等人劝说下,仿效傅作义的方式,使绥远得以和平解放。

那一天,整个北京都沉浸在欢庆和喜悦中。

傅作义,山西人,出生于黄河边。黄河时常决堤的景象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兴修水利成为了他的梦想。早在1931年,他就担任绥省的主席,决心整顿、改革,从经济、军事、民生等方面入手。

在1940年7月,他在重庆养病后返回陕北,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中。因此,尽管他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却一直有一个水利能人的梦想。

傅作义在民生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是在水利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推动农业发展,使得陕北的农耕面积快速扩大,解决了军民的粮食问题。

这种杰出的才能让中央决定任命他为水利部部长。1958年2月11日,水利部合并入水利电部,傅作义继续担任部长。

回顾历史,1949年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结束后,傅作义找周总理谈话。

"总理,您放心,既然党这么信任我,给了我水利部长的职位,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党的期待。"总理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放心吧,把水利部交给你是党的决定,你就放手去做吧,党相信你。"

傅作义做到了他的承诺,没有辜负党的期待。他在任的23年中,并没有一直坐在办公室指挥,而是认为自己不是专业治理水患和修建水利的人,缺乏相关知识和技术。

10月1日,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自此,傅作义便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哪里有水患,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传奇色彩十足,但他始终坚守心中的责任感,无论是效力军阀,还是国民党,最后成为新中国的一份子,他都以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关怀作为行为准则。

虽然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与共产党激战,但在抗日战争中,他所展现的力量和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奉献,都证明了他的忠诚和奉献。

无论身处何地,何种角色,他的心中始终怀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当傅作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与蒋介石等人完全不同。共产党可能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才让他担任水利部部长并给予了高度的信任。

无论在哪里,无论担任什么职位,他都始终履行自己的职责,永远铭记自己是中国人,心系国家和人民。这就是傅作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