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淮海战役逃出前,黄维让胡琏照顾他全家,但胡琏的做法很不讲义气

2024-01-16历史

1948年12月5日,中原大地笼罩在硝烟之中。在中原野战军的猛烈攻势下,黄维兵团终于迎来了崩溃的时刻。战火中,兵团副司令胡琏急忙跳入一辆坦克,力图突破重围。在混乱的战场上,他侥幸逃脱俘虏的命运,被国民党的一支骑兵队伍救出,转移到了后方安全地带。

胡琏虽然躲过一劫,但身上也留下了战争的痕迹,带着轻伤被送往台湾的医院接受治疗。某日,他的病房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访客。这位访客是黄维的妻子蔡若曙。

蔡若曙步入病房,眼含泪水,悲伤地对胡琏倾诉:自从徐蚌战役(即淮海战役)以后,她的丈夫黄维音信全无,恐怕已经牺牲。她带着三个孩子生活艰难,希望胡琏能帮助她争取一些抚恤金,以改善她们的生活状况。听罢这番话,胡琏勃然大怒,激昂地回应道:

「败军之将,哪来的脸面索求抚恤金!」

胡琏对黄维的憎恨显而易见,这份怨恨甚至延伸到了蔡若曙身上。这样的恨意,并非无端而起,也非无缘而生。胡琏为何对黄维怀有深仇大恨?而黄维的妻子又将面对怎样的命运呢?

胡琏,这位国民党的将领,一生充满争议。在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屡建奇功。

有人评价他具有张灵甫般的勇猛,却不似张灵甫般骄傲;他的忠诚不逊于黄百韬,而智谋却胜过黄百韬。胡琏所率领的第18军, 作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以其强悍的战斗力和凶猛的火力著称,被戏称为「吃人部队」。

胡琏在战场上以机智和谋略闻名,他的面貌有着塌鼻梁、垂下的嘴角和尖锐的下巴,给人一种狡猾的野狐之相。他在战场上多疑且善变,攻战时总是先求稳固,对战场变化有着异常敏锐的嗅觉,常常能够在第一时间洞悉敌情,并迅速作出应对。

在国共内战期间,胡琏因其坚定的反共立场而闻名。自从红军时期起,他就跟随陈诚参与对中央苏区的进剿,手中沾满了红军的鲜血。

在抗日战争中,胡琏参与了石牌保卫战,率领第18军第11师成功阻止了日军由陕西南下重庆的行动。此战后,胡琏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晋升为第18军副军长。1944年,他被调至重庆蒋介石的侍从室,并迅速晋升为第18军军长,成为了陈诚「土木系」的骨干和精英之一。

在解放战争中,第18军被改编为整编11师,而胡琏则从军长降为师长。尽管从军降为师,该师的战斗力却丝毫未减。这支部队装备了全套美式武器装备,拥有3万余名士兵,7000匹骡马,以及数百辆汽车、坦克和大炮,活跃在中原和华东两大战场,成为了粟裕和刘伯承的劲敌。

在胡琏的指挥下,整编11师表现出极为顽强的战斗作风,死战不退。这支部队既能像毒蛇般死缠烂打,又能如泥鳅般灵活溜脱。在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第11师是被解放军歼灭时间最晚、存活最久的部队。在解放军眼中,整编11师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强敌,胡琏的指挥风格和部队的战斗特性,使得他们在多次战役中都能够给予解放军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南麻战役的激战中,粟裕率领的华野部队将胡琏的11师团团围困。尽管拥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华野对11师的攻势却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奇迹般地,11师在援军的协助下成功突围,而华野也因此遭到沉重的打击。战事结束后,许世友在电话中向粟裕抱怨:「那胡琏真是个狡猾的狐狸,下次我定要让他无处遁形。」

胡琏在战后曾夸耀说:「我的11师可不同张灵甫的74师,要想消灭我,得有比铁嘴还硬的牙齿和更好的胃口。 」蒋介石听闻此言,也不禁赞叹:「有胡伯玉在,我这边就能高枕无忧。」

尽管胡琏和他的11师在战场上表现出骁勇善战,但仍旧无法改变国军日益势微、我军日渐壮大的大趋势。在豫东战役中,区寿年兵团被粟裕巧妙围歼,这一战果震撼了整个国民党军界。国民党始料未及,解放军已经能够轻而易举地歼灭国民党的整师整军。因此,国民党军单独行动的能力大大削弱,完全失去了主动权。

为此,国民党决定转变战术,将多支军队合并,形成能够独立完成战略任务的大型兵团。这样既能进攻,也能防守,让解放军难以轻易攻破。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决定以胡琏的第18军为骨干,加上第10军、第14军、第85军,组建规模庞大的第十二兵团,共有12万士兵,归华中战区的白崇禧指挥。

胡琏自己以及整个18军都认为,兵团司令的位置非他莫属。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自1941年以来鲜少出现

在战场上的黄维,竟然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第十二兵团的司令。

黄维

黄维,一个曾被讥讽为「榆木脑袋」的人,以其僵化不变的思维方式和纸上谈兵的方式著称。 黄维的性格特征与他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有着密切关联。他虽出身贫寒,但聪慧过人,表现出色,最终考入了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在一所小学担任教师。

在教学生涯中,黄维以其严肃认真的态度著称,但却因身材矮小而频繁遭到学生的戏弄和欺凌。这种经历让人不禁质疑,黄维能否有效管理一个由12万人组成的大型机械化军团。毕竟,性格往往决定命运,而历史有时候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揭示人性。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黄维在方志敏的推荐下放弃教职,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黄维很快发现自己在军事领域的天赋远超教学。他参与了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在北伐期间迅速晋升为营长。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自己的命运导师——18军军长陈诚。

陈诚与黄维有着类似的背景——两人都曾是小学教员,并且都因矮小的身材遭受过嘲笑和打击。因此,陈诚对黄维产生了特别的好感,并将他提拔为18军第27旅旅长。到了抗日战争期间,黄维被紧急召回国内,任命为18军67师师长,并参与了血腥的淞沪战役。

对于黄维在18军中的表现,后来的18军军长杨伯涛曾给出了负面的评价。杨伯涛认为黄维不但缺乏显著成就,还固执己见、刻薄寡恩,不得部下人心。在抗日战争中,黄维作为18军军长的领导失当,甚至在处理一起与亲信团长相关的失职事件时表现出偏袒,与自己的下属——11师师长彭善发生了严重争执。这场纠纷最终导致黄维和彭善向上级相互控告,结果令人意外地以黄维败诉并被罢免收场。

这一切都昭示着黄维在军事领导方面的不足。尽管他曾有过一定的战斗经验和军事成就,但他的领导风格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军队内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黄维的固执和缺乏变通,在军事决策中成为了他的软肋。而这些特质在他被任命为第十二兵团司令时更加凸显。

在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中,黄维的任命并非个案。很多高级将领都因为各种原因被提拔到重要岗位,而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的军事才能或战斗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军队内部的混乱和非理性人事安排。黄维的经历和遭遇,正是这种现象的一个典型案例。

黄维在脱离前线后,被任命为军官学校桂林分校的教育长。在这个职位上,黄维展现了其在军事训练方面的才能。他坚持军官大队和政工大队分别训练,将高级军官和普通军官区别对待。在那个时期,许多知识青年纷纷放下书本,投身军旅。黄维特别强调,禁止对这些知识青年士兵进行辱骂或体罚。他经常亲临训练场,和士兵一起摸爬滚打,没有丝毫高高在上的架子。

在日常生活中,黄维是国民党将领中为数不多的清正廉洁者。他从不贪污受贿,常对部下严厉地说:「若有贪污行为,必须严惩不贷!」当何应钦派人来查账时,黄维毫不畏惧,对查账人员说:「若查出我有一丝一毫的贪腐,就请将我法办!」

尽管黄维在某些方面有其优点,但作为一名军队指挥官,他却显得不太合格。 他的作战风格过于呆板,像极了书呆子。在作战时,他总是喜欢引用典籍,常常说「兵法云」,让人想起了古代赵国的赵括,那位以「纸上谈兵」而著名的将领。

1948年8月,国民党进行「兵团制军改」。本来胡琏是众望所归的12兵团司令人选,但在这关键时刻,黄维意外地介入了这场竞争。

原因在于,桂系的白崇禧一直与中央系的胡琏关系不佳,因此他极力阻止胡琏担任12兵团司令。为了与白崇禧妥协,蒋介石最终决定让黄维出任此职。考虑到黄

维曾在广西任职,他与白崇禧关系密切,这一决定似乎也有其合理之处。

不过,据一些国民党将领回忆,即便白崇禧没有反对,蒋介石可能也不会选择胡琏作为12兵团的司令。这是因为胡琏性格刚直、敢于直言,与蒋介石多有冲突。而黄维,则对蒋介石表现出极度的顺从和崇拜。蒋介石在用人上,显然更倾向于那些顺从的人,而不是敢于表达己见的将领。

黄维上任后,他选择的幕僚和他自己一样,大多数都是未经过战场的人。在驻马店,黄维召集师团级以上军官进行训话时, 竟然宣称:「自己对打解放军是外行,这次来担任司令官只是暂时的,过几个月就会离开。」

黄维的这番话让整个兵团哗然。连司令官自己都承认自己是外行,那么他如何能够有效领导这支兵团呢?在国共生死决战的关键时刻,主力兵团的司令竟然只是个过渡性的角色,这无疑是对军国大事的不负责任。此举导致第12兵团的军心离散,士气急剧下降。

杨伯涛在回忆录中写道:「得知黄维将担任司令官的消息后,我感到非常沉重。两年多来的内战,看着友军接连失败,我们本已处于绝境中挣扎。现在却要在黄维这样的人手下作战,无疑会加速我们的覆灭。前景暗淡,灾难似乎在眼前。」

原本蒋介石希望由黄维正式担任,而让胡琏以副手身份负责实际指挥。但胡琏认为自己才是兵团司令的合适人选,当他得知自己被黄维取代时,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因此,他借口父亲病重请了假,前往汉口。待父亲去世后,胡琏又借口患上牙龈炎,前往上海进行治疗,似乎在借故回避兵团的事务。

胡琏作为18军的灵魂人物,他的缺席直接影响了12兵团的战斗力。在他缺席的这段时间里,12兵团的战斗力急剧下降,这直接为后来的淮海战役中该兵团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胡琏救场不得

在1948年底的淮海战役中,国民党第12兵团司令黄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华东野战军已经围困了黄百韬的部队在碾庄圩,局势危急。原本,黄维计划以蒙城为中心,构筑坚固的防线,并逐渐向外发展,寻求机会消灭解放军。他的战略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就在黄维开始部署军事行动时,蒋介石急电传来,命令他「火速救援黄百韬」。在这紧要关头,黄维和他的部下都清楚,这是个极其危险的行动。他们都知道,解放军的刘伯承和邓小平肯定已在前方布下了重重陷阱,只等他们自投罗网。

然而,黄维出于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选择了服从命令。于是,第12兵团分为两个纵队,向黄百韬的位置挺进。不出所料,途中他们被解放军的大部队包围了。不但没有救出黄百韬,反而自身也陷入了困境。

此时,蒋介石再下命令,让黄维前往宿县,与杜聿明会合。对此,吴绍周和杨伯涛两位军长都极力劝阻,他们指出:「我们现在已经被解放军围困,但还没有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如果我们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只是盲目听从上级的命令,那我们只会越陷越深,走向毁灭。」

然而,黄维深受蒋介石的影响,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他在房间内来回踱步,焦虑不安。直到午夜,他才决定率领部队撤退到固镇。但此时,刘伯承和邓小平的部队已经封锁了所有退路,第12兵团陷入了解放军的包围之中,处境岌岌可危。

在这紧急关头,第110师师长廖运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自愿作为突围的先锋。廖运周对黄维说:「司令,现在形势万分危急,我愿意带领部队冲破敌军的包围圈,为大家争取一线生机。」然而,黄维并不知道廖运周其实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在黄维的指令下,大量装备和人力被转交给了廖运周的110师。然而,当110师一出击,廖运周便带领部队起义投向了解放军,使得黄维的局势更加危急。

12兵团的处境已到了绝境,蒋介石焦急万分,急忙给胡琏发电报。胡琏虽心有不满,但听闻自己多年辛苦经营的部队面临覆灭,深感悲痛。他决定冒着生命危险,返回部队。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后,胡琏立刻乘飞机进入双堆集。他到达后,立刻开始鼓舞士气,调整部队姿态,但局势已非人力所能挽回。

12月15日,黄维和胡琏决定共同突围。在突围前, 他们约定:「若有一人能突出重围,务必照顾对方的家人。」 他们各自驾驶一辆坦克,准备冲出包围圈。他们甚至带上了大量安眠药,以备突围失败时选择自杀。

然而命运弄人,两人的坦克很快就因故障而抛锚。黄维不得不弃车步行,但最终还是被解放军捕获。而胡琏在途中也遭遇坦克故障,他背中流弹,被卫士搀扶着艰

难逃生。幸运的是,他们在河边发现了一艘木船,最终胡琏借此逃脱了困境。

淮海战役之后,国民党内部对黄维的评价极为负面。许多国民党将领认为,黄维的不当指挥是导致12兵团失败的主要原因。他们批评国民党的人事制度,认为它不是基于能力和才干,而是依赖于个人关系和偏好。蒋介石对黄维的偏爱被视为导致这一悲剧的重要原因。

黄维在淮海战役中的犹豫不决,使得本已处于绝境的12兵团失去了最后的逃生机会。这一失误导致了国民党精锐部队的彻底覆灭。

战后,不论是被俘还是逃脱的国民党将领,对黄维都抱有极大的怨恨。有一次,在战俘营中,杨伯涛遇到了黄维, 他激动地对黄维痛斥:「你是国民党的罪人,却成了共产党的功臣!」

至于胡琏,他也未能兑现与黄维的承诺——互相照顾对方的家人。当黄维的妻子找到他请求抚恤金时,胡琏愤怒地斥责她:「一个全军覆没的将军,还有什么脸面来要抚恤金?」18军的覆灭,成了胡琏一生中最痛苦的回忆。

两人的结局

此后胡琏和黄维两位的命运截然不同。胡琏在1949年的金门战役中,带领国军成功抵御了解放军的进攻,取得了难得的胜利。而后的岁月,胡琏屡次在生死边缘徘徊,却总能奇迹般地存活。

1958年,解放军的炮火如雨下金门。胡琏在战火中身经百战,他听到炮弹的呼啸声后,迅速翻滚躲进地下室,幸运地避开了厄运。1964年,被蒋介石派往南越的胡琏,不断遭受暗杀的威胁。1967年5月19日,他在办公室隔壁开会时,办公桌下的炸弹爆炸,胡琏再次幸运地逃过一劫。然而,1977年6月22日,胡琏因心肌梗塞离世,终年70岁。

相比之下,黄维的命运却是另一番景象。他在战犯管理所中表现顽固不化,不仅不服从管理,还试图抵制改造。他自视为文天祥、于谦那样的忠臣,坚持自己的立场,拒绝屈服。他甚至借口研究「永动机」来逃避改造,但始终未能成功。

因为这种执拗,黄维错过了多次特赦的机会,直到1975年才被释放。但他的家庭因此饱受折磨,妻子蔡若曙因长期的精神压力而患上神经分裂症。黄维被释放后,依旧沉迷于永动机的研究,忽略了家人的感受。

1976年春,黄维的妻子蔡若曙在绝望中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更凸显了黄维的情感冷漠和责任缺失。晚年的黄维虽然渴望与旧友重聚,却因病逝于北京,享年85岁。

关于黄维晚年的转变,他的女儿黄慧南反驳了外界关于黄维未能彻底改造的说法。她援引父亲的话: 「我这个人思想转变比较慢,因为我必须根据事实来判断。如果没有确凿的事实摆在我面前,我是不会轻易认输的。」 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黄维晚年的思想变化,但是否真正代表了他的内心转变,可能只有黄维自己清楚。

这两位的人生,都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胡琏的幸运与黄维的顽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波折,更是那个时代历史变迁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