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他是中共先驱,朱德和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为何历史上鲜有提及?

2023-12-21历史

世人皆知「南陈北李」,却遗忘了他们俩的串联人张申府,甚至因为历史各种原因,连他的名字也极少提及。

晚年,友人前来探望,张申府自我总结说:「我终生追求三个爱好:书本、女人和名誉。但是它们也成为了我的三个弱点。」

或许,以此三点去窥探张申府整个人生的话,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或者得到不一样的启示。

1893年,张申府出生于河北献县的书香门第,父亲和伯父都曾是晚清的进士,虽然时运不济,没有捞得一官半职,但也是富甲一方的乡绅。

张申府自幼好学,加上天赋异禀的遗传基因,每每考试名列前茅,妥妥的天生学霸,常常令同学们艳羡不已。

1906年,张申府跟随叔叔到北京求学,并在七年后的秋天,顺利考入了北大第二类预科,主攻数学方面。

后来,他又转入哲学系,期间阅读了大量西方哲学的书籍,特别崇拜哲学家罗素,认为他的哲学思想才是最迷人的,最值得研究的。

1917年,张申府留校当了助教,当时河北老乡李大钊是北大图书馆的主任,因而常去图书馆兼职,帮助李大钊打理事务,两人也常聚一起共谈国事,讨论未来的出路,因此结下了深厚情谊。

有一次,李大钊休假回了河北昌黎老家,由张申府代理主持馆务,按惯例巡查时,却发现管理员毛主席把书目抄得太潦草了。

张申府非常不高兴,于是把毛主席叫到办公室,狠狠数落了一顿,并要他把书目全部重新抄写。

多年后,毛主席仍然记得这一幕,非常风趣的调侃说:「当时张老板的脸色很难看,把刚刚到北京的我给吓坏了……」

不过,毛主席对于张申府的学识仍然钦敬,当年他写完【论持久战】,得知张申府在汉口地址,特意寄去书稿,并修书一封诚恳的请他批阅指正。

1918年,陈独秀、李大钊、张申府三个人经常相约见面,谈论时事,相互交换看法,发现彼此观点较为一致,于是萌发了创办【新青年】的想法。

期间,张申府成为了【新青年】的主要编委之一,经常陪同李大钊一起去印刷所里校对,看样版,时常忙碌到凌晨才回家休息。

后来,他们商量着创办了政治性的刊物【每周评论】,率先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并介绍和摘译了【共产党宣言】,逐渐从文化启蒙转向了政治救亡的道路。

张申府既是编辑,也是主笔,先后在【每周评论】发表了三十多篇长文,主要讨论当时最前沿的思想观点,诸如「自由与秩序」、「支持正义」、「救亡图存」等相关话题,获得全国众多青年学生们的热烈追捧。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东方局代表维经斯基来到北京,特意拜访了李大钊和张申府,商讨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相关事宜。

不久,维经斯基通过李大钊的介绍推荐,又去上海拜访了陈独秀,从此关于建党的事情正式提上了议程。

10月,罗素不远万里来到上海游学,张申府身为「迷弟」,立即动身赴沪捧场,并借住在陈独秀的家里,一面听罗素的演讲,一面同陈独秀商讨建党的问题。

张申府回到北京后,感觉北京党员的数量发展太慢,于是跑去北京、天津各大校园演讲宣传,期间结识了刘清扬、周恩来、张国焘等校园活跃分子。

不过,他们都表示对共产党还不了解,全部委婉表示不想加入。张申府费尽口舌,好不容易才把张国焘说服,并把他发展成了北京的第三个党员。

1921年初,张申府被聘请为法国里昂中法大学的逻辑学教授。

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支持他去法国教学,同时委托他在欧洲发展中国留学生入党。

刚好,刘清扬也要去欧洲求学,张申府再次与她在邮轮上相遇。

张申府知识渊博,能言善辩,继续向刘清扬宣讲「共产主义」、「十月革命」,再次邀请她考虑加入共产党。

结果,一个多月之后,刘清扬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还死心塌地的爱上了张申府。

此时的张申府,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对于刘清扬的主动示爱,他欣然接受了。

后来,张申府回忆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情感会转变的那么快,总是很容易就会爱上对方……」

世上唯有情字难解,张申府应该属于那种花心的男人,每个人都不难从他那段话里听出来。

事实上他不仅情感转变快,同时也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特别意气用事,一言不合就撒手走人。

这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孤傲自赏的性格特点,如果是用来搞学术研究的话,当然问题不大。可要是用来搞政治活动的话,却注定会处处碰壁,恐怕难成大事。

张申府和刘清扬乘坐邮轮抵达巴黎以后,不久就遇见了早来法国一个月的周恩来。

三人异国相逢,倍感亲切,兴奋的谈论着法国的所见所闻以及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打算。

刘清扬与周恩来是南开中学的老同学,彼此非常了解,后来联合张申府一起动员,劝说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多年以后,周恩来对这件事仍然心存感激。有一次他去接见全国科学戏剧代表,上台讲话时就提及了这件事:「我特别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两个人介绍我入党的。」

1921年4月,张申府、周恩来、刘清扬、赵世炎、陈公培等五名党员成立了旅法党支部。

当时,中国留学生认为官费生剥夺了勤工俭学自费生的入学机会,于是集体上街游行示威,抗议教委会的决定,并因此占领了学校的宿舍,宣布罢课。

不料,教委会勾结法国警方,根本无视学生们的抗议,并企图将蔡和森、陈公培、陈毅等带头闹事的学生遣送出境。

张申府得知消息后,代表中国留学生与教委会进行交涉,仍旧惨遭无情拒绝。

张申府对此交涉未果,依然不肯妥协,坚定选择站在勤工俭学的学生这边,并且愤然辞去了每月800法郎的教职表示抗议。

后来,他因为没有工作收入,生活难以为继,无奈只能依靠卖稿为生。

1922年10月,朱德来到欧洲求学,并在德国柏林特意找到张申府,强烈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前,朱德在上海曾经找过陈独秀,要求入党却被拒绝了。

陈独秀认为,朱德这样当过高级旧军官的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进步才能入党。

张申府却并不认同,对朱德的才干颇为欣赏,最后与周恩来一起介绍朱德加入了共产党。

1923年2月,张申府因为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还差点就被旅欧少年共产党「扫地出门」了。

自从中共旅欧支部成立,张申府作为党书记,同时领导着旅法、旅德、旅比三个党支部,自然也是「少共」的上级领导。

有一次,张申府再次缺席「少共」的法国会议。大家各抒己见,高谈阔论,刚开始一切正常。

也不知道是谁带头抱怨了张申府几句,没想到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开始大吐苦水,认为张申府行事专横,高傲自满,应该集体投票把他开除。

周恩来特别为难,不停为张申府说好话,事后劝说张申府:「以后不要太过高傲自满,不然群众会有意见,肯定会打击你的。」

张申府听不进去,生气回道:「你们敢,如果陈独秀是我,你们敢把他逐出共产党吗?!」

后来,还是陈独秀和共产国际出面表态:「少共无权开除张申府同志。」这样一来,才总算为张申府挽回了面子。

周恩来赶紧拦住,说:「我赞同你的观点,但是请你不要退党……」

回国后,李大钊并没有举荐张申府回到北大教书,而是把介绍到了广州大学工作。

1924年,孙中山任命黄埔军校第一批十七名教官,张申府顺利入选成为政治部副主任,同时担任蒋介石的英语和德语翻译。他也是当时唯一入选的共产党员。

廖仲恺让张申府给学校推荐优秀人才,结果他大笔一挥,顺手写了15个人的名字,他们分别是周恩来、恽代英、赵世炎、沈彦兵、欧阳继修等共产党员。

张申府把周恩来写在第一位,告诉廖仲恺:「这个年轻人特别有才能,不过目前是穷留学生,需要寄路费去欧洲,或许他才可能会回来。」

廖仲恺听了很高兴,连连点头同意,立即吩咐秘书去办理。

不久,张申府却主动提出辞职了,说是广州大学教学生太忙了,每天急匆匆这样两边来回跑,实在无暇兼顾。

还有就是跟蒋介石实在合不来,觉得蒋介石特别刚愎自用,怎么都看不惯。

1925年,中共四大会议召开,张申府极力反对国共合作,始终坚持认为工人阶级有足够的力量完成革命任务。

结果,这个提议遭到党内许多同志的指责嘲讽,认为特别幼稚可笑,过于理想化,完全不切实际。

张申府气得七窍生烟,扬言「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屑与他们为伍,今后会脱离共产党,说完愤然转身离场。

周恩来赶紧拦住,说:「我赞同你的观点,但是请你不要退党……」

然而这件事情闹得实在太大了,最后已经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

不过,张申府对前来劝说的李大钊承诺:「我在党外仍会与党配合工作,永远与党保持友谊关系。」

晚年,张申府与友人谈及此事,似乎心里颇有些后悔,说道:「我是太不世故了,只要与大部分人意见不合适,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不喜欢将就,我应该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

张申府退党后,依然积极的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领导和指挥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结果,他不出意外的被当局抓进了监狱。后来党组织积极营救,冯玉祥亲自出面保释,才得以脱身。

张申府出狱后,生活上仍然保持渣男的本色,丝毫不感激妻子刘清扬费尽心力把他营救出来,转身去和女学生董桂生同居了。

刘清扬伤心欲绝,即使被反复伤害也默默承受,希望他能回心转意。

抗战期间,张申府在武汉做过国民参政员,仍然看不惯蒋介石,不久就引咎辞职。

后来,他与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等人组织过民主救国会,当选了中国民主同盟13位中央常委之一。

1948年10月,张申府发文【呼吁和平】,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人民公敌,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全部政治前途,还与刘清扬彻底结束了半世情缘。

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人民群众已经困苦潦倒到了极致,和平民主原则为唯一解决方法。非和平必不能建国……」

不久,民盟就对外宣布已经把张申府开除,他的任何行为都与民盟无关。

刘清扬也彻底死心了,在【人民日报】上发文,公开表示和张申府断绝一切关系。

自此,张申府平生三大爱好已失去两个,即女人和名誉都没有了。当然喜欢买书、看书这一爱好并不受影响,却似乎也在无形中禁锢了他的思想,让他难以走出自我的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邀请张申府去了北京图书馆工作,这一干就是后半辈子,倒也遂了心愿。

1986年,张申府因病不幸逝世,享年93岁。这个曾经的时代弄潮儿,走完了充满坎坷却极富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