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泪目!周总理晚年被癌痛折磨的痛苦不堪,却仍然忍痛坚持处理国事

2023-12-24历史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北京机场迎来了一架从美国飞来的专机,专机上载着一位特殊的客人,它就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 。专机落地后,尼克松及其夫人帕特·尼克松微笑着从空军一号走下,向前来迎接的周总理伸出了友谊之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在此时紧握住彼此,自此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即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纪元。

尼克松在华7天时间,先后访问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周总理一直在旁作陪,陪着他走了很多地方。1972年2月28日,周总理和尼克松在上海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对于中美两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影响深远的存在,中西方两个大国自此之后逐渐打破坚冰,开始建立起了一个正常化的外交关系,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为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总理是耗尽心力。一周时间看似很短,可对于总理来说每天都是一个煎熬,他是强撑着病躯跟尼克松商谈相关事宜,并陪着他走过一个又一个地方。

连日的操劳,总理的身体是越来越差。

迎接尼克松访华的周总理

尼克松离开中国两个月后,保健医生张佐良从周总理的卫生间里,取走了一个尿检玻璃瓶,并将其送往医院。

很快,到了第二天,周总理的尿检报告就出来了,尿液中出现异样,发现了4个红血球。

作为一国总理,尿液中有异样,这绝对是一件需要特别关注的事情,毕竟周总理可是新中国的顶梁柱,断不能有半点闪失,因此当保健医生张佐良获悉此事后,就赶紧给泌尿专家吴阶平打了一个电话,问他该怎么办!

吴阶平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觉得这不是一件小事,需要特别重视,便向张佐良建议多取几次总理的尿液,让医院进行更细致化的检验。这就让张佐良犯了难,他在总理的身边做了近10年的保健医生,十分了解总理的脾气,要是突然间让总理再做一次尿检,总理肯定会有所怀疑,甚至会直接拒绝再次做尿检。

为让总理打消再次尿检的疑惑,张佐良想出了跟总理解释要再次尿检时的5种可能的病情:第一是血管硬化;第二是尿路结石;第三是膀胱有炎症;第四是尿道血管畸形;第五是血管里长良心瘤子。当然,在张佐良心里,其实还有第六种可能,那就是癌症。

年轻时的周总理

几天后,趁着给总理送药的空隙,张佐良打算把要再次尿检的事情告诉总理,可是他每次话刚要说出口,最后思来想去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只能是干着急的待着。

这时,总理见张佐良神态异常,便主动问他有什么事?

见主席主动问起,张佐良也就趁机跟总理说:「是这样的,总理前几天报告出来了,里面有4个红血球……」。

总理听后,笑着说道:「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张佐良继续说道:「总理,不是大惊小怪,尿液中发现红血球,不管有病没病,都应该要先搞清楚原因」。

「会是什么原因?」周总理接着问道。

这时,张佐良就将事先准备的5个理由,说给了总理听,总理听后,就问他:「现在需要我做什么?」。

「要尿检,再做一次尿液化验」,张佐良回答道。

周总理听后,就说道:「那就查吧!」

再次得到总理尿液后,张佐良就赶紧将它送到医院再次进行检测。第二天,报告出来了,一个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还是出现了,「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令人担忧的癌症,终究是出现在总理的尿检报告中。

当总理知道自己患癌的消息后,他显得出奇的平静,没有一丝的惊慌,依旧是如同往昔一般,专心于工作。

1973年3月,周总理前往玉泉山休养。名为休养,可是实际上总理只是换一个地方工作罢了!休养期间,总理也是一刻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还是依旧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经常是连着工作了20多个小时。

一日,总理在散步时,与身边的医护人员说:「你们要把我的病情如实告诉我,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个交待」,此时病情已经很是糟糕的总理关心的仍是工作。

总理的身体本来就弱,现在又不休息,还在拼命熬夜工作,这说实在的就是在透支生命啊!没多久,在旁照顾的警卫就发现总理经常在尿血,当警卫把这个消息告知保健医生张佐良后,张佐良就想着去劝下总理,让总理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总理总是说:

「你们先不要忙,先让我忙过这一段。再说,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大岁数 了,能多忙几天,多处理几件事就可以了」!

总理知道自己的病情如何,9月7日,总理在会见罗马尼亚代表团时,就坦然地说道: 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 但是总理不愿意休息,他知道自己休息一天,剩下的时间就少一天,国家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国事繁忙,一日不处理,国家就有可能丧失一次机会。为了复兴中华,对于总理来说每天24小时都不够,他又怎舍得放下国家和百姓去休息呢!

1975年11月,周总理的病情急剧恶化,此前好歹还能自己起床解决大小便,可是现在连躺在床上大小便都是一个难事,需要有人搀扶才可以。同时,此时总理连吃饭都是一个难题。有一回,为了让总理能补一下身体,保健医生就和厨师商量,为总理做一份红烧鱼翅,可是当总理吃到第8口的时候,总理就已是大汗淋漓。

这一顿饭,总理吃了半个小时。后来,总理实在是辛苦的再也吃不下去了,还对身边的人说:「要不是为了治病,真是不想吃这顿饭」。

到了12月,周总理的身体继续恶化,此时他已经无法正常进食,需要医护人员用管子灌进去。到现在因为癌症的扩散,总理都已经无法排便,为了让总理顺利完成排便,医生只能是在总理腹部开了一个肠瘘。

随着病情加重,周总理忍受的痛苦也越来越大,总理常常痛得冷汗淋漓,浑身战栗,但是为了不让旁人担心,他始终不肯出声,一直在默默忍受着剧烈的疼痛。

为了减轻总理的痛楚,医生先后使用了安眠药、止痛针,这些药物开始还能起到效果,可是随着频繁的使用,总理的身体开始出现耐药性,逐渐失去作用。就这样,总理临走前,一直在承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

自从周总理卧病在床后,叶剑英元帅基本上每天都会去医院和总理说话。但是因总理病情的持续恶化,总理与他说话的时间是一天一天的在缩短,从最开始的三小时,两小时,一小时到最后再也不能说话。

可是纵然这样,叶剑英元帅也始终不愿意离开,他知道总理时间不多了,现在能陪总理一分钟,就能多见总理一分钟,所以他就这样每天都坐在总理旁边,握着他的手看着他,医护人员看到这场景都躲在门外低声哭泣。

在叶帅与总理最后一次说话时,叶剑英把其他人全部支开,只留他与总理二人,这几个小时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谈话结束后,叶帅找到了当时为总理治疗的吴阶平医生,与他说道:「要多想办法,能多延长一天就是一天,哪怕一小时一分钟」,让他们必须每天24小时时都守在总理的身边。

除此,叶剑英元帅还特别告诉看护总理的两位护士,让她们一定要随身带着纸笔,说:

「总理生平最讲原则,有什么委屈也从不讲。如果他在最后的时刻,有什么要发泄的,特别是针对某些人的,一定要记录下来」。

1976年1月5日,周总理进行了最后一次手术,1月7日深夜,总理从昏迷中醒来,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对吴阶平医生说 「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同志吧,那里更需要你们……」。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这是人们抬着周总理画像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

1976年1月8日,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永远的闭上了双眼,离开了自己最深爱,最在乎的人民和祖国。

总理直到临死前,都没有发一句牢骚,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当叶帅从护士那里收到的一张白纸时,望着那张白纸不禁热泪盈眶, 总理在白纸上没有写上一个字,叶帅交给总理时是什么样的,现在还是什么样的 ,之后叶帅低着声说道:他一生都是这么顾全大局啊……。

周总理去世12年后,邓大姐含泪写下【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12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

谨以此文,纪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人民会永远铭记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