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这才是帅才:3千人跳出5万日军的包围圈,没放一枪也无一伤亡

2024-04-14历史

田田俊六是日本对华的A级战犯,也是当时中国驻日联军的最高指挥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远东法院判了终身监禁,之后在监狱里服刑,直到一九六二年才获释出狱。

抗日战争期间,畑俊六把抗日根据地中的游击队看作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当日本华北方面军发起的第3个「加强社会秩序」战役时,当时接替了侵略战争的最高统帅畑俊六前往山东临沂,并亲临前线,亲自率领部队包围沂蒙山一带的鲁中地区,即所谓的「铁壁合围」。

畑俊六调集了山东的日本第十二军团三个师团、四个混成团和华北第一军团的一支军队(总数在五万以上),并与其他一些伪军队协同作战,在第十二军团总司令土桥一一将军的率领下,试图把山东的抗日军事力量和主要力量一网打尽。

「铁壁合围」就是利用强大的力量,对敌人进行地毯式的围剿,实行「三光政策」,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满目疮痍。

马牧池被袭击事件

在沂蒙山地区,有一支由115、山东两个支队组成的部队,以及山东各支部、大学院的一些骨干和学生,总共不足四万人。

罗荣桓,115师的政治委员,曾任山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在「反扫荡」中,115师和山东两个支队均由他直接领导。罗荣桓在过去的战争中,已经证实了他对敌人的判断和正确的领导。这一回也是如此,罗荣桓指挥部队打得漂亮,粉碎了敌人的「铁壁合围」。

当然,日本人此次大举进攻,给基地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例如十一月上旬,由于叛徒的带领,日军抄小路袭击山东纵队总部所在地沂南县的马牧池。

日本人趁天亮偷偷围住了他们的阵地,放出了一种气体,直到岗哨发觉。守卫军为保护南下的纵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撤离途中,一行人看到了远方的一片火海,竟然是日本人设下的「火障」,于是设下了声东击西之计,火势蔓延数十里。所以,所有人都选择了篝火。

纵队的部队原计划是沿沂蒙山的南部往西部移动,进入泰宁地区。因此,要经过新成立36师刘桂堂的部队所辖范围,便要派出代表同刘桂堂的部队交涉。好说歹说,才使刘桂堂的人放了纵队的人过去。

柳田突围

山东纵队的机关搬迁时,罗荣桓及其115师、特务营和分局机关和工会三千多名干部仍滞留在沂南县西南部留田村,形势同样严峻。

敌军急于歼灭115师,共出动三万多兵力,分别在临沂,费县,平邑,蒙阴,沂水等地包围了留田市,并以沂河沿线河阳和葛沟两处为界,截断了八路军撤退到滨海县的后路。

罗荣桓的部队,现在已被敌军团团围住。十一月五日清晨,日伪军由两面包抄到留田村五、六公里的地方,与115师团的秘密特工团和山东特委的特务连发生冲突。八路军固守各座山峰,利用地势优势,竭力与敌军周旋,但到了午后,形势愈来愈严峻。

与此同时,罗荣桓在刘田镇附近的钮家沟村主持了一个紧急的会议,召集了山东省委的主要负责人,115师的陈光,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肖华,一起讨论了如何突破重围的问题。

众人围绕着这张地图发表意见,有的主张向东方走,回到滨海县的基地;为了保全自己的力量,也有人提出了分开冲出去的建议。罗荣桓说,沂蒙山根据地决不能失去,他告诉所有人:「不要只顾着如何突破,如何保全自己。想要保全自己和基地,还是有更好的选择。」

「往南边走!」罗荣桓把手一扬,斩钉截铁道:「对,往南方,临沂,敌军的腹地!」

隐瞒真相

罗荣桓的话使他们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

罗荣桓又说,要是到了滨海,正好给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北方敌向南,山东纵队也有顽军,若向北,必受两面夹击;津浦铁路以西,交通不便,交通不便。这一次,对方倾巢而出,最薄弱的一面,才是最安全的。我们顺势而入,直捣临沂,化劣势为优势。

所以,大家一致同意了罗荣桓的建议。在他的命令下,全体工作人员和保安人员连夜撤离。特工营的一连和二连充当先锋,三连中间保护机构,四连负责保护后方。临走的时候,罗荣桓下令,所有人都要一起动手,在突围前,谁也不能说话,谁也不能发出声音。

夜里,留田市四周的山上到处都是火光,日本人的炮声愈来愈响。罗荣桓带领这个安静的部队,首先由一条长达一公里左右的缺口往南方撤退,随后逼近了张庄敌人的包围圈。战士们守得很紧,罗荣桓下令部队跑步前进,在两座山峰中间穿行,花了近三十分钟,而敌军却丝毫没有发觉。

半夜,车队到达了距临沂仅数十里的一个地方,前方火光冲天,不时可见日本人在附近巡视。日军看了一眼,注意到,敌军的巡逻队平均每十分钟就放一次绿光。

那就简单多了。三个特工大队的斥候,悄然潜行,杀死了巡警,再换上他们的服装进行巡查。突破的部队一路疾行,平安地通过了二号防线。

部队越过高山,正像罗荣桓预料的那样,在临沂一带,日本人防守松懈,他们的背后是毫无防备的。在罗荣桓的指挥下,部队往西边移动,成功越过三条防线,逃出了日本人的大包围。

六月六日清晨,一行人来到汪沟附近的埠山庄,紧挨着林(沂)蒙山高速,扎营。破晓时分,日本人的后援从大路上经过,不料日本人竟躲在路旁的村庄中。罗荣桓的部队,白天躲在村里,晚上又往西边走,到了费县的东北部,那里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

由于罗荣桓的领导,这次突出重围,八路军没有打一颗子弹,一个人也没有受伤。

结尾:留田队中也有外籍朋友。德国人汉斯·希伯,太平洋社的记者,被称为「洋八路」,跟随罗荣桓平安撤离,对他的统兵本领佩服得五体投地,曾在【战士】上刊登【无声的战斗】,赞扬他的「奇迹般的突破」。

但是,当罗荣桓率部在老寨、三角山等地作战时,希伯与罗荣桓分开,与一个八路军的一个连在一起。十一月下旬,他们在大青山五道沟区遭到日本人的围攻,死伤惨重,希伯的传译员、警卫全部阵亡,希伯一怒之下,抄起警卫的手枪与之搏斗,也被打死了。

【沂蒙山反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