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什么?槊是长刃矛?别逗了!

2024-01-29历史

很多人搞不清楚矛和槊的关系,有的人把矛和槊对立起来,认为只有长刃矛才叫槊,小矛头就不是槊。是这样的吗?

今天我就来说道说道。

先看【说文】和【释名】。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 矛,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凡矛之屬皆从矛 。」「槊,矛也 」。「槊」即「矟」,互为异体字,但【说文】中查不到「矟」字。

比许慎稍晚一点的刘熙,在其【释名·释兵】中说:「 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 」这是已知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矟」字,看文意,似乎「矟矟」为象声词。

由此我们可知, 在东汉末年,槊就是矛,或者说槊本是矛的一种,即骑兵所用的矛!

关于「槊」或者「矟」,史料中经常出现,为了引述方面,以下统称为「槊」,而且尽量不引晦涩的古文,我只做一些通俗的描述,且限于篇幅,我只说一些结论。

从用途上说,矛可以分为车战之矛、骑战之矛、步战之矛。从材质上上,矛可以分为青铜矛、铁矛。下面我把每个时期矛的发展情况简单做个梳理。

一组早期青铜矛,虽然个头不大,但矛锋和两叶非常锐利

装饰华丽的嵌绿松石青铜矛·徐州博物馆藏

东周特别是春秋时期盛行车战,矛是五兵之一,分为酋矛和夷矛,这时候几乎都是青铜矛,矛头偏小,其中,酋矛长达2丈。车兵之矛,太长太短都不好用,基本上就是两车相错时互相进攻的最佳长度,这应该是从战争的多次实践中得来的。

如前所述,槊是马战之矛,长1.8丈。但是要注意的是,酋矛2丈也好,槊1.8丈也好,都是理想化的尺寸,实际按出土实物来看3米多、4米多都有,规格并不整齐划一。

汉代以后,特别是到了魏晋及其后的南北朝时代,矛更成为重装骑兵最主要的兵器。这一时期,史书中,马上用的矛大部分时候还是称为「矛」,但后来「槊」的称呼逐渐多了起来,有时「矛」「槊」混用,比如勇士陈安的兵器因史料记载的不同就分别称「丈八蛇矛」和「丈八长槊」。南北朝时,开始有了「步槊」一说,这时候起,「槊」的涵义已经逐渐扩大,开始不仅仅指代骑战之矛了。逼得骑战之矛不得不改称为「马槊」。 这时候从称呼上看「矛」「槊」已完全混一,「槊」就是「矛」,「矛」就是「槊」了。

在这里,我想说几个历史记载中用矛的名人。

先说吕布。历史上的吕布是用矛而不是戟,他曾单挑刺伤郭汜,也曾刺杀董卓,还曾辕门射戟,当然这个戟不是他使用的戟,而是他手下士兵的戟。吕布确实是一员猛将。吕布是骑马打仗的,他用的矛就可称为是槊。

再说说公孙瓒。公孙瓒的武艺在演义里很渣,但历史上真正的公孙瓒武艺高强,他曾率几十人出塞,遇到数百鲜卑铁骑,自己用两刃矛出击,杀伤数十人而还。他用的两刃矛也可以视为特殊的槊。

这里要说说两刃矛。现在,很多人认为,两刃矛是矛的双侧开刃,所以称为两刃矛,实际并非如此!除去宋代的刀矛不论,历史上绝大部分的矛本身就是双侧开刃的,跟剑相似,就是为了更大程度杀伤敌人。既然矛本来就是两侧开刃的,古人写史惜字如金,绝不会脱裤放P凑字数,那史书里特意提到的两刃矛一定是另有其义。到底是什么呢?大家不妨猜一猜(答案见下面隔段文字)。

吴王夫差矛·春秋,可以看出该青铜矛身两侧是开刃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南朝梁有位勇将叫羊侃,梁武帝赐给他一杆总长达2.4尺的两刃矛。还有,骁勇善战的冉闵用的也是用两刃矛。

正确答案是——两刃矛,是指长杆的两头分别安装一个矛头!长杆一般为木柲或积竹柲,两边安装上矛头更适合勇将骑战。【三国志】中记载公孙瓒用两刃矛杀敌时就明确说是「两头施刃」。羊侃骑马舞槊,也唯有两头施刃,才更能产生「 左右击刺,特尽其妙 」的效果。马明达教授也曾撰文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你猜对了吗?

我想关于长刃矛才是槊的错误认识就可能来源于此,即——以为两刃矛就是类似于长剑样子的长刃矛,这一时期的史书又多把矛叫做槊,所以才会产生只有这种长刃矛才可叫作槊的错误理解。实际上,南北朝时期的矛,并不都是长刃的,而是长刃短刃的都有,不能想当然的认为马槊就一定是长刃的。

十六国铁矛和前燕铁矛,两支矛分别长36、20.5厘米,尺寸不大,但按这一时期史书的习惯性称呼仍然可以叫作槊

唐以后,矛头尺寸又有所缩小,更轻便实用。唐初仍然延续「槊」的称呼。唐初善用槊的好手是尉迟恭,他不但会用槊还会夺槊。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自恃擅用马槊,不服尉迟恭,二人骑马上场比试,结果片刻工夫就被尉迟恭夺槊三回。后来矛开始称为「枪」,「枪」的称呼在后代渐渐成为主流。

以上大体上就是龙哥梳理的关于矛的历史发展脉络,顺便把错误认识的来由进行了分析。

【宋史•仪衞志】说:「 槊,长矛也 」,这是说的「长」,指的总长度。有的人就觉得,丈八矛这么长,矛头肯定短不了啊,所以推断槊就是长刃矛嘛。这就不免想当然了。我不禁要问,你怎么知道总长度越长的矛所装矛头就一定越长呢? 事实上,矛头长度与矛的总长并不是成比例增长!这就好比人的身高跟身体上的某些部位或器官的大小也没有什么必然关系,这是同一个道理。 高个子就一定脑袋大吗?就眼睛大鼻子大吗?显然不是的!甚至于反过来反而是大有可能的,越长的矛头反而配短点的杆子,越短的矛头才配更长的杆子。比如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记载的步兵用枪,就比汉代的丈八矛要长得多,但枪头却不大,类似证据有很多,我就不枚举了。

五百强盗成佛图·西魏,注意看,骑兵的杆子很长,槊头却不如步兵的戟头大!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练枪图

清代骑兵持长枪图,枪头也不大

铁器时代,矛头长度增加,这主要是得益于材质的突破,这一点与铁剑要大大长于铜剑是同样的情况。但同样是铁矛,在同一时代下矛头也是有长有短。骑战长刃矛可以叫槊,骑战短刃矛也可以叫槊,甚至于在特定时期里,包括步兵在内的所有的矛都可以叫槊。

一组大小不一的铁矛·古兵器藏友斯图卡先生藏

三把大小不一的汉代铁矛·徐州博物馆藏,并不一定只有那把长的汉矛才叫槊

矛,虽然其矛头型制自古以来多有变化,但总体来说,其基本型制就是锋利的矛头加上一个长杆,其称呼虽也多有变化,「矛」也好,「槊」也好,「枪」也好,就只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而已,一开始也许这个称呼还有所特指,但渐渐地也就扩展开来,淘汰旧有称呼,而逐渐成为新的统称。

总之一句话: 并不是只有长刃矛才叫槊!

后记:

有朋友跟我说,「那么多人不明白,你赶紧科普纠正吧。」

我说,总有那么多毁人不倦的人在「科普」,把我都整不会了。好为人师本不是什么大毛病,只是,师者,应是传道解惑的,而不是传惑解道的。再者,我说了也不一定有人听,我也忙不过来,我也没有纠正的义务,何况我说得也未必全对。网上杠精又多,没准还得打起无谓的笔墨官司,杀死很多脑细胞,让我加重失眠。所以这次写,虽然背后都有材料支撑,但我也不想文绉绉的引经据典,说清楚结论就行了,能明白的自然明白。

码字不易,觉得龙哥说得在理的可以扩散!

作者:龙哥 来源: 剑胆琴心之龙哥 公众号